分享

来看看当代名老中医如何“治未病”?

 閑雲野鶴alucrr 2018-08-17
重要小贴士

为满足广大用户的实际需要,2018年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应用培训全部为网上直播培训,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号:TCMISS2014)菜单栏即可点击播放,手机端随时可观看,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作者:青玲

⊙编辑:一墨



 “治未病”既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核心,它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治未病”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后经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阐发,清·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完善,及后世医家的实践与升华,现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当代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医德高尚,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对“治未病”养生防病,保障身体健康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当代名老中医“治未病”养生防病思想进行初步整理,以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


01
未病先防,养生保健


未病先防是指疾病发生前,在中医学养生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应的养生方法,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它是养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固护正气,防重于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实现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当代名老中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谙中华养生之道,既是养生的理论家,又是养生保健的实践者。


南通良春中医药研究所朱良春教授,其健康长寿五秘诀是:要想活得好,天天练“慢跑”;要想白天不累,晚上“子时”前入睡;要想长生不老,越老越要“用脑”;要想一身轻松,营养均衡“气血通”;要想成寿翁,一切要看“空”川。


江苏省中医院干祖望教授的养生八字诀是:童心、蚁食(吃少、吃杂)、龟欲(不贪、不争)、猴行(灵活、好动)。童心、龟欲谓之养心,蚁食、猴行谓之养生,养心重于养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颜德馨教授养生心得是:调情志、常运动、勤动脑、节饮食。


上海中医药大学裘沛然教授以其亲身实践,对中华文化与养生之道作了镇密的研究和创造性的阐述发挥,提出养生且莫贪生、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养生首先养心。


脾胃为本、抵御外邪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仓廪,脾胃对人体抵御外邪起着重要的作用,脾胃的盛衰,关系到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正如《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认为,脾胃健旺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强健,身体没有弱点给疾病以可乘之机,则不易成病;既成病之后,调理其脾胃则病易愈,并指出平时应注意节饮食,慎起居,劳逸适度,注意脾胃,减少疾病发生。


02
已病防变,防微杜渐


已病防变是指在既病之后,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恶化,又叫“早治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提出并强调已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如何防止疾病的传变,及早采取干预性治疗,《难经·七十七难》提出:“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此理论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得以完善,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张仲景秉承《难经》思想,根据五脏乘侮传变规律提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清·叶天士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止温病的传变。当代名老中医把中医学古老的养生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勇于实践,疗效甚佳。


善调脾胃,可安五脏


《灵枢·五味》曰:“五脏六腑皆享气于胃。”《中藏经》又说:“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脾胃位于中焦,主受纳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脏腑因受外感内伤而发生疾病时,大多影响脾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胡建华教授认为,脾胃损伤,百病丛生,而久病不愈,亦与脾胃相关。胡教授常把调护脾胃作为治病的前提,提出五脏中不论何脏之病,皆宜调护脾胃。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临床常见病,邓铁涛教授在指导该病的治疗时指出:“心衰从脾论治”,“治脾胃可以安四脏”,临证中常以温胆汤灵活加减,还根据广东地处岭南潮湿之地,易损脾胃正气的特点,常在温胆汤中加用益气健脾之品,如黄芪、五爪龙、党参、山药等。


寓治于养,方法多样


中医养生学提倡在治疗疾病时,尽量利用药膳、气功、推拿、针灸等养生康复方法来代替或配合药物治疗,寓治于养,使正气得到维护,更有利于康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张镜人教授善用膏方调治慢性疾病,组方以“脾胃同举、以平为期,调治三宝、脾肾并重,通补相施、寓治于补,选药精细、轻灵取胜”为特色。


广州中医药大学周岱翰教授遵从“脾旺不受邪”学说,认为“养正积自除”是治癌根本,论治不忘补中,药治食疗并重,提出“顾护胃气,带瘤生存”的观点,并撰写《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一书,强调饮食营养对于癌瘤调治的重要性。


及早施治,慎防传变


清·叶天士注重温病治疗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体现了温病治疗过程中的预防医学思想。


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仕昌教授根据岭南地区气候、环境,以及人体体质、饮食习惯等,认为岭南温病具有明显的热象偏盛、易伤气津、多兼湿困的特点,患者往往表现为虚实夹杂,湿热胶结的矛盾状态,治疗应予清热解毒、顾护气津、运脾化湿等,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化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伤脾。


急黄由热毒内陷所致,病情危急,厦门市中医院康良石教授主张采取“阳黄宜早清里驱邪;急黄初成宜早用凉血救阴、泻火解毒;急黄神志轻度异常,宜及早开窍醒神、泻火解毒;急黄鼓胀、尿少,宜及早化瘀逐水、泻火解毒”的“四早”措施防治。


03
病后调摄,防其复发


病后防复是指疾病将愈,或愈后防止疾病加重或复发的传统养护措施。张仲景早在《伤寒论》就提出“劳复”与“食复”之变,他告诫人们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劳作,病后调摄,防止复发。


慢性肝炎病机复杂,病情缠绵难愈,湖南省中医研究院諶宁生教授、重庆市中医研究院罗本清主任、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昆山主任,调治该病的经验是:从养生及精神心理调节方面配合,安慰与饮食宜忌结合,情志疏导、药难替代。慢性肾病由于病情缠绵,外易受风、寒、湿、热病邪侵袭,内易受七情、饮食、劳倦影响,或外感入里转化,易发生各种变证。


海南省中医院罗凌介主任、江西中医学院皮持衡主任的调治经验是:情绪的调节、饮食起居的调养、劳逸适度的控制对病情的好转和向愈非常重要,并宜节盐、防感冒、防过劳过逸。


现今,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仅要消除疾病,还要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愉快地工作与生活。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它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当前医疗模式已从“有病医病”的被动状态,逐步发展为“没病防病”的主动状态。广东省中医院成立治未病中心,已显现出良好的前景。当代名老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恰好契合于当前这种健康理念,它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对多种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等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值得加以总结和继承发扬。



[本文为原创发表文章。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告诉您获取积分的方法。

联系方式:xinyaosheji@163.com

电话:13611387581

管理员微信号:TCMISSvi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