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原理-气合运用线索下的陈式太极拳

 觅书时代 2018-08-17

气合,这个概念在日本武术中非常常见。但在中国武术中却成了玄妙之物。

合气道、空手道、剑道中,都存在气合的教学。偏巧到了天朝,大家说气,说意念。

换个名字做解释,其实没什么,结果搞出一堆玄学蒙人,这就不应该了。

早年一位武警朋友教我,发声 yi xi hei he ha,作为练气的方法。实践之后发觉,这五个声音正好是从上向下存在五个共振位置,利用这种共振收缩不同的身体肌肉群共同运动。

无独有偶,剑道中往往也会发声 嘿,或者发声yi ya的连贯音。和上述方法恰好可以对应上:稍微了解一点辅音和原因的区别就很好解释。

yi xi hei he ha,实际上,前面的辅音y x h,发到最后,y x很难区分,而h的音实际上也成了虚音被弱化掉了等于说,yi xi hei he ha到最后成了: i i ei e a,这都属于元音发音。

剑道的气合 yi ya过度到一起,也就只剩下了 i~a。

跆拳道中也有气合,发音为“发财呀”,日刀古流示显流在劈砍时发音“切斯多”。

多联系之后,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共性:利用声音整合肌肉群,做到整体发力,并且通过气合声音的变化,进行整合变化,从而打到整体发力的动作配合武术流派的招式。

东亚武术用呼吸整合力量,所以说并不是个例。

中国武术中有很多发生配合动作,难道你还认为是个例吗?

那么我举出标题中的例子:陈式太极拳的发声。

陈式太极拳发力存在发声,这也是一种气合的运用。

但是怎么发声才对?它的意义是什么?大家只觉得就是“哼”的一声,理由呢?

大部分练习陈式太极拳的人并不明白,这个气合怎么用。

因为大部分练习者,并不了解陈式太极拳的本源。

我不止一次的强调,藤牌兵和大枪,是陈式太极拳的组合基础。

太极拳的设计来自于军阵武术,来自于军阵兵器。

你只需要买一根至少3米以上的太极大杆,然后抖一抖,你立刻会明白:

当你“哼”的气合正确的时候,你可以抖出最大的力道,而且是身体整劲发力,同时恰好丹田向下压,双腿稳健,完全符合太极拳上身风摆杨柳,下身稳如泰山的特点。并且胸口一点也不憋闷。而且身法上恰好是六合。

抖大杆,是陈式太极拳非常重要的特色之一。虽说大枪是拦拿扎,但是陈氏的大杆强化了弹抖造成的攻击效果。陈氏大杆存在军阵武术江湖化的一个变迁,这一点和咏春六点半棍有类似的经历。

大杆属于重兵器,如果不加以练习别说抖白蜡杆,手指都未必有劲抓紧。但是如果用陈式太极拳抖劲去发力,会造成很恐怖的攻击效果。笔者在俱乐部尝试用2.8米的大杆对抗试用了一下弹抖,枪头还包裹了3cm厚度的硬质海面,打在护具头上,对方的回馈是:“跟中了摆拳一样。”

笔者的抖杆技术是渣渣,已经可以如此。那些练得勤快的抖大杆的人,只会比我狠,不会比我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