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的性味归经要点

 三元中医刘慧壹 2018-08-17
​中药四气五味
中药升降浮沉
中医药物归经
第一篇中药四气五味
中药的药的药理,就是中药的性能,并不包括中药的的理化内容,中药的理化实际上西医的药理,是西医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对中药的成分的分析,其意义不可抹杀,但是,它的结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它的结论对中医中药的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它和传统的中医中药的机理却少有相吻合之处,中医临证治疗,如果按照现代药理分析的结果进行处方用药,中医几乎是无法临证,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出一张合符中医中药理论和辩证施治精神的处方,纵使开出了处方也是不伦不类的处方,既像中医又像西医,特别在治疗效果上不可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原因是西医讲究中药时只是对中药的部分有效成分进行分解和讲究,而中药的功效是单味药所成分的综合作用,对于两味药以上的复合处方来说,更是多味药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运用现代科技提取中药中某种有效成分的片剂或酊剂,其实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而是一种新的西药,这同从夹竹桃中提取的西地兰用于治疗心率不齐是一回事,那是西药而不是中药。因此,中药的药理是指中药传统意义上的性能,运用科学手段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结论,不能视为中医中药的一部分,只能是西医医药的扩充,属于西医西药。另外,中医的药理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不单是药品,中药如果离开了其他三个环节,仅仅谈中药,其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因此,中药的药理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中药性能。
性:是指中药的性质特点。包括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能:是指中药的作用机制和功效,包括归经、升降沉浮、补泻等。自古性和能多并称,是中医药理的核心内容。
中医药理,是千百年来指导人们临床实践而行之有效的幷经得起重复验证的实证理论。中药的药理的产生和形成,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生活实践。根据汉初.陆贾记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在寻求食物的同时,必然会误食一些有毒之物,因而会发生不良的反应,从而就产生了有毒无毒的概念,人们就根据其有毒无毒思避就,有毒者则予以避之,无毒着则予以利用之。在品尝诸物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诸物的味觉的差异,大凡诸物之味可归纳为甜、酸、苦、辣、咸,古人称甜为甘、称辣为辛,即今之所言五味。先人在长期的采尝服用的过程中,久之必然会注意到一些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一些独特的反应,有的反应会矫正一些机体的不适,有的会增强机体的功能,通过经验的积累,先人的意识中慢慢的就有了一些物质具有培补强壮的作用,一些物质具有
攻伐剔除的作用,进一步产生补泻的概念。但是,这一阶段还不能对物质的五味、有毒无毒、补写特性自觉地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因此,这个时候还没有产生药的概念。
2、医疗实践只有具有了自觉将上述物质特性付诸与医疗实践时,药物才真正的产生,药者,“治病之草”也(《说文》)。不做治疗之用的物质便不能称之为药物。人们开始使用药物时是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总是先于理论,这是一切科学产生和形成的共同规律。只是凭经验进行对号入座,某种物质可治疗某症状,既无病的概念,更无证的概念。后来在实践中发现某些作为药物使用的物质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继而又从中找到它们之间的一些内在的联系,悟出其中一些规律。诸如从作用部位上发现具有治疗人体上部疾病的药物都具有上升、升提之性能;治疗外部疾病的药物多具有发散的特性;治疗下部疾病的药物多具有下行、降逆的特性;治疗内部的疾病的药物多具有补益或清消的特性;接着又从治疗的症候性质分析,某一类药物对热症有效,推断出这类药物属于寒性;某类药物治疗寒症有效,推断出这类药物为热性。药物的寒热性能的概念的形成远远晚于药物的五味概念形成。由于药物的寒热程度不同,进一步产生温凉划分,产生了四气的概念。最后,古代医疗实践者,把药物的性味、补泻、有毒无毒、升降沉浮特性综合起来考虑运用于临床实践,形成了早期的中药药理。
药物的归经的认识相对于药物的四气五味来说则更晚,它是人们对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以及人体的经络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得已归纳形成的,当然同样是古代医疗实践者经验的总结。是基于人们对药物功效更明确的认识,中医中药的归经学说,是中药药理发展到比较完善的重要标志,中医归经学说的产生,大大的提高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3、理论的实践理论的产生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药理论的产生其作用除了指导临床选药用药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推演、分析、综合、归纳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丰富原有的理论,使过去的理论得到进一步验证、完善、提高、发展。加快理论从经验形态向科学体系迈进。科学的理论再同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医学向前发展,把理论和医疗实践推向新的高度。中医中药的发展同样是走的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医中药从来就没有脱离过临床实践,也从来没有忽视过对临床实践的总结,这是中医为什么在经历多次否定风潮之后,而没有动摇其根基的原因,中药是有效的,这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铁的事实。
一、性味
(一)四气
四气即今之四性。四气本来是指香、臭、腥、臊。它和五味一起,是物质的普遍特性,在发现的初期,并没有医学价值,只是有了药物之后,四气和五味才具有了医疗价值。由于四气同临床和理论的价值不大,(唯有香有较大的临床和理论价值,而且至今被沿用,其它三气已不大运用),后来由于对药物治疗症状的性质分析,而得出“四性”,人们便将原来的四气的概念进行了移植,而称四性为四气。为什么将四性称为四气,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四点: 1、从物质本质的哲学角度来看,古人认为物质世界阴阳二气的作用下衍生的,万物皆以阴阳二气概之,而阴阳之性悉为寒热,因而言寒热二气,所谓“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火之气为热,水之气为寒。又寒热在程度上有所区别,故分为寒、凉和温、热四气;2、道家、佛家等认为人体无非“气”而已,治疗乃是调气之盛衰,因而言四性为四气;3、可能是人们沿用四气和五味称代物质的习惯,后来发现了四性,而四性的医疗价值更大,则以四性称代四气,四气代四性仅仅是处于语言习惯;4、古人根据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
寒四时的自然气候来作比喻,故称四性为四气。以上都仅仅是笔者的主观猜测,究竟是什么原因,还待进一步的考证。宋代寇宗颐认为四气当改为四性,他在《本草衍义》中说:“凡称气者,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是药性也。”“则气字当改为性字,于义方允。”(《同上》)。于是得到许多现代医家的赞许,现在许多医书中不少已经将四气改称为四性。我个人认为,既然已经约定成俗,没有理解上的障碍,说四气大家都能够明白语意,保持传统的语言风格还是不改的好。
寒热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病性的概括。在中医基础理论还没有形成,临床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时,寒热的概念就已经形成,对于中医的临床实践起了重要作用。寒热的概念在临床治疗学中意义重大,人们概括症状的寒热性质的同时概括出药物的寒热特性,提高了药物治疗的针对性,大大的提高了临床疗效,产生了中医临床治疗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尤其是为中医的辨证施治体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也就是说,治寒症以热药,治热证以寒药。这是医家不能废弃的准则和不能改变的根本大法。这是中医正治法,即逆疾病症候的性质而选用药物的治疗方法。除此之外,中医还有一种处方用药的方法叫做反治法,即“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即顺从疾病症候表面特性的处方用药方法。而热症用热药、寒症用寒药,必须引起高度注意的是,这里的热症和寒症不是假寒热症,表面是热症实际其本质是寒症,表面是寒症其内在本质是热症,处方用药当然应当针对疾病的本质,因此,所谓的反治之法实际上还是正治之法,只不过从表面现象上看是顺从其症状特性而用药,其本质是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反治的说法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正治法,反治之说其实是欠妥的说法,有误导医生用药的嫌疑,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应当摒弃。至于后来医家创立的所谓“塞因赛用、通因通用”的说法,也同样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切不可从字面上去理解,通因通用,可以肯定,并非完全意义的“通”症,虽然没有实邪但必有实热也,有实热则宜使用寒泻之药攻下导滞热下行,使滞热之邪有出路也,则邪除病解。热症用寒药正治也,实热积滞不下,实证也,实证攻下导滞热,正治也,表面看府通,亦有积也,有积仍可下,下之轻症也,调胃承气汤证是也。塞因塞用,塞中必有虚也,非邪虚,乃正气虚也,正虚当补,正治也,补正虚以推动有形之邪出也,正气得补,实邪得除,其病可解。补针对其正虚,亦属正治之法。因此,所谓反治之说其实均不能成立。
四性作用范围很广,也很复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只是总的原则,总的原则之下还又分表里寒热。表寒之证只能治以表热之药。如麻黄、桂枝、防风、羌活之类辛散温热之品,解表散寒,而不宜温里散寒的附子、干姜之药。里寒之证,只能治以温里散寒的辛热之品,如附子、干姜、肉桂、呉萸之类,若误用之,或无功效,或使病症变得更加危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即世所称“医杀”也。证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辩;法亦有汗、吐、下、和、清、温、补之别,临证用药,大相径庭,不可不辩。因此,用药应在辩证施治的前提下谨慎选用,不明辩证,姑且用之,杀人如反掌。
(二)五味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淡味附于甘,涩味为酸味之变味。五味是起源于最早的中药属性。它的产生除用口尝之外,有的也是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多数情况下是口尝和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得出的结论,而且主要是按照其临床实践功用来确立的。例如防风之性味为辛、甘、温,实际上用口去尝,并无甘味,言其
为甘味,只是根据防风临床运用中有治风不伤阴的特性,为风中之润剂而推断出来其味为甘。又如银花,《大辞典》说其“甘、寒”,《滇南本草》则言其“性寒、味苦。”实际上用口去尝,银花有明显的苦味,但是,银花之苦没有多大的临床意义,现在的药书多从《大辞典》说,不言其味苦。
五味的作用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其本身也还存在特异性。如甘能益气、缓中、止痛,但是甘草有调和诸药的作用,所以能够调和诸药,原因就是甘草味甘,那么是不是甘药都能够调和诸药呢?显然不是。甘草调和诸药,只是甘药中甘草的特异性的功用,在阐述其功用时,我们是用甘能缓和、调和故能调和诸药,来圆其说而已。
1、辛味辛的作用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即散、宣、行、通、升、润。
1)散:散有两成意思。(1)散凝寒、发郁热。辛味之药因其味辛有发散之功,性寒者散郁热,性凉者散凝寒,辛散解表是辛味的第一大功用,辛所以能够解表,是因辛有发散的作用,通过辛的发散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2)散结;结指气与有形之邪互结的症候,如痰结、水结、血结等。痰结,治以半夏、南星之辛散;水结,治以巴豆、甘遂之辛;血结,治以三棱、莪术之辛;辛所以能够散结,乃辛气发散可破结。
2)宣。宣也有两成意思。即宣发和宣透。(1)宣发,辛味有向上宣发的特性,肺主宣发,是肺脏的生理特点,肺气郁不得宣发,则肺气雍滞而病喘。麻黄、桔梗之辛可宣肺以平喘;
2)宣透,因辛有向上向外发散的功能,故能透邪外出,麻疹初起、疮疡初发、温病由气入营皆需宣透,以荆芥、银花、连翘、薄荷之辛透之。
3)行,为推行。使停滞的气、血、水、津液得以畅行。辛性走窜,有促进气血和水等流通的作用。行气,又称理气,即梳理气机。木香、玄胡理气解郁;川芎、乳没行气活血;防已、泽漆行水消肿;
4)通,为通闭。(1)通阳。如通脉四逆汤证的阴阳格拒,使用葱白;又如当归四逆汤证的细辛。(2)通窍。如通关散之麝香、细辛治牙关紧闭,昏厥。
5)升,是指升发提升之意。如升陷汤中的升麻、柴胡,取其升发阳气,托举脏气之用。
6)润,这是个颇有争议的功效。润,在这里并不是指滋润、滋养解,辛味多芳香燥热之品,岂有滋润之理。这里的润字,当作滑利、流畅解。辛有散结,通闭,除滞、解郁的功能,使气血通畅,津液布达,这里的润字是通利的意思。因而,古人有称气血不利,津液停滞之症为“燥”证习惯。如肾燥一病即是肾脏主水之功能失常,因而气血阻滞,津液蓄积。治肾燥则以辛味之药为主,佐以甘淡之品,辛可除燥证,故古人言辛能润燥。另外,根据古人的“祛邪即是扶正”说法,辛能祛燥,燥祛则正气来复,岂不是辛能润燥。
附辣味,辣是辛之极。辣味之品多浓重,刺激性大,一般都是温热燥烈之药。其功能有二。
(1)散寒,如呉萸,治疗寒证之胃痛吐涎沫;细辛治疗偏头痛等。(2)局部麻醉止痛,如花椒、细辛治疗牙痛,用口舌尝试,舌尖有明显的麻辣感。
2、甘味
甘味的主要的作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补、和。
1)补,其所以能够补,以其甘主入脾胃,大凡补益之药均为甘味,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营卫气血津液皆从其出,故脾旺则正气旺,古人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补益之品都必需通过脾胃运化才能达到全身,脾胃衰弱无生机时,古人则认为是“死”症,即难治之绝症,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有一份胃气,便有一份生机”。补益有补气、补血,补液、补阴、补阳,补五脏等等,无不依赖脾胃之气的运化,脾不旺则不受补。因此,补血、补液、补阴均必需在脾胃之气旺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若脾胃气弱,当先扶脾土,或在补血、补阴、补液之方中配伍补气之药,否则,不仅无效,而且会碍脾,使脾胃呆滞、不能运化。补气,如人参、黄芪之类;补血,熟地、阿胶之类;补精,熟地、河车、龟板之类;补阴,熟地、鳖甲之类;补阳,附子、肉桂之类;补液,麦冬、玉竹之类。无不味甘也。
2)和,即缓和。包括缓和药性,缓和药势,缓急止痛平和药性四个方面。
(1)缓和药性,即我们常说的调和诸药。使诸药之偏性,得以缓解,而使之彼此协调,共同完成其治疗作用。代表药物为甘草。
(2)缓和药势。有的药物药势峻猛,在病轻或病体虚弱时配匹一味甘药,以缓和其药势,十枣汤中的大枣,其用药目的就只要是为了缓和甘遂的毒性和药性;
(3)缓急止痛,痛证中经脉拘急者,如芍药甘草汤,甘草之用即在缓急止痛。
(4)药性缓和,这里和前面讲的缓和药性不同,前面谈的是使药性缓和,这里是指药物本身具有甘味,能够使药性得到缓和,避免药物的偏性,如防风,是祛风剂中具有甘味的药物,其药性相对和缓,少燥烈之性,古人称之为“风中之润剂”,所以然者,乃辛温之中有甘缓也。
过服甘味之品易导致纳呆,中脘痞闷,便溏等副作用。因为甘润生湿,甘能雍气,过食甘味之品,则泥膈碍胃,脾气为湿困,必纳呆,脘胀、便溏;气雍则脘胀噫气。因此,服甘甜之品不宜过量,或配辛香之品同用。
2、酸,酸为之作用比较简单,即收敛固涩。收敛固涩有止汗、止遗、固精、止带、止涎、止泻、止嗽、止喘等功效;止汗,如五味子、山萸肉;止遗,如金樱子、桑椹;固精,如芡实、山萸肉;止带,柯子、白果;止嗽平喘,如柯子、五味子、银杏;止泻,如川楝子、乌梅等。
3、苦,苦能泄能燥能坚阴能杀虫。
(1)苦能泄,泄,排泄也,性沉降,杏仁之苦降肺气平上逆之咳喘;大黄之苦降通利大肠;栀子苦降三焦郁火而小便出;皆苦泄之能也。
(2)苦能燥,燥就是吸收水分。如苦温燥湿的苍术、苦寒燥湿的黄连等。
(3)苦能坚阴,坚阴就是说能够使体内的阴液保存起来。既然苦能燥湿,多服久服有劫阴之弊,焉能坚阴?看起来很矛盾,古人言苦能坚阴特指固守肾精,如黄柏、知母能泻肾中之火,肾中有火,则肾精走泄,或为梦遗,或频于房事,肾火祛则阴可守而不泄也,故言可坚阴。
(4)苦能杀虫。大凡虫亦畏苦,喜甜。甜甘之极也,甘能生湿,湿地易生虫,燥品虫所恶,大苦则可驱虫甚至杀虫,故杀虫之药多大苦,如川楝皮之类。
5、咸,有两大作用,即软坚散结和润燥。
(1)软坚散结,使坚软也,使结散也。如治癭瘤之海藻、昆布,能是其软化,佐以消散之品可治癭瘤。又芒硝味咸,能够软肠中之燥矢,配大黄、厚朴攻下肠中之热积。又外伤之肌肤肿胀,可以生芒硝外敷肿胀处能消肿止痛。
(2)润燥,咸味之药有润燥一说,即能是燥矢得津液滋润,则燥矢行。代表药物有芒硝。芒硝味咸,能够吸收大肠中水分使燥矢变软,增水行舟也。大概咸为钠离子,能够使细胞内液的水分向细胞外渗透,给干燥的大肠增加水分,热结大肠的燥矢则易于排出。
(三)四气五味的综合作用
每味药都有性(气)和味,药性和药味共同组成了此药的综合功效,缺一不可,所以中药的性和味不是彼此孤立的,相反,性和味是高度统一的,举例说,麻黄,性温,味辛苦。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都是其性味结合的产物。麻黄性温,则能祛寒,但其祛寒乃表寒,以其味辛,辛味宣散,走表,故祛寒乃表寒,祛寒的机理是辛温发散肌理之表寒之邪,使肌肤皮毛开泄,表寒之邪随汗而出,无辛则皮毛腠里无以开。无温,寒邪羁留不得解,温辛结合发表散寒,表寒得祛。麻黄宣肺平喘,肺主宣发又主肃降,麻黄味辛有苦,辛能宣散开肺气之郁闭,苦能泄能降,平肺气上逆之嗽喘,麻黄辛开苦降具备而性温,故主治寒喘;肺为水之上源,肺主通调三焦水道。肺所以能通调三焦水道是因为肺司宣降,通过宣降将水谷津液布施全身,通调水道功能障碍则病水肿,麻黄辛开苦降,入肺经,肺合皮毛,故能治风水,通条三焦水道又能治全身水肿。小便闭者,亦可通过辛开宣散肺气,使小便得解,以其提壶揭盖,气通则小便通也。因此,药物的功用,在于性味协同,相互促进,共谋疗效。
第三篇中药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势。是中医药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一)、升降浮沉与疾病症候内势
升降浮沉学说首先是生理运行机制,肝与肺,肝升肺降;肝与胆,肝升胆降;脾与胃,脾升胃降;肺主降,心与肾,肾升心降,又每一脏器内部也有升降,最突出的是肺,肺主呼吸司开合主,一升一降均;肝主藏血,白天布血于全身,夜卧血藏于肝等等,不可偏废。升降太过或反作,则会发生疾病。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形式。《内经》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气机紊乱“出入废则神机气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若由外感、内伤或痰食等导致气之运行障碍,可出现郁滞、逆乱、上逆、下陷、内闭、外脱等病证,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从药物作用于疾病症候的势上,对其调节功效的概括。当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作用是向上、向外的谓之升浮,具有升阳、举陷、发表、开窍、催吐、祛风、散寒等作用;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疾病趋向是向下或向内的病证,如腹泻、脱肛、崩漏或表征不解等。产生的作用是向下向内的谓之沉降,具有潜阳、降逆、收敛、止咳、平喘、清热、利水、通便、渗湿、止吐等作用,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病势趋向上或向外的病证,如呕吐、喘咳、肝阳上亢、自汗或盗汗等。总之,升即向上,是指药物具有向上的作用趋向,如升举阳气的黄芪、升麻等,可治疗清阳下陷的久泻、脱肛、崩漏不止,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病证;催吐的瓜蒂、胆矾等,治疗痰饮壅塞的病证;开通心窍的冰片、麝香等,治疗痰迷心窍、机巧失充的昏迷、癫狂、痴呆,瘀阻心脉的胸痹心痛等病证;升津止渴的葛根,治疗津不上承的消渴病证;聪耳明目的葛根、菊花等,治疗耳鸣、耳聋、眼目昏花等病证;通鼻窍的辛夷、苍耳子、白芷等,治疗鼻塞鼻渊等病证。
浮即向外,是指药物具有向外的作用趋向,如发散表邪的羌活、桂枝等,治疗风寒外束的感冒等病证;治疗皮肤搔痒的病证;透疹的薄荷、蝉蜕等,治疗麻疹、风疹等病证;宣肺的麻黄、桔梗等,治疗肺气失宣的咳嗽;托毒生肌的黄芪、人参等,治疗痈疽溃脓后疮疡脓水清浠、久不收口的病证;透营转气的银花、连翘,治疗温病热入营分证。沉即向内,是指药物具有向内的作用趋向。如敛汗之五味子,治疗自汗、盗汗之病证;敛神之酸枣仁、柏子仁,治疗失眠、多梦的病证;敛精之芡实、金樱子,治疗遗精、滑精类病证;敛肺之罂粟壳、诃藜勒,治疗久咳肺虚病证;敛疮之五倍子,治疗疮疡久不收口的病证,敛肠之赤石脂、禹余粮,治疗久泻不止的病证。降即向下,是指药物具有向下的作用趋向,如具有泻下的大黄、芒硝,治疗便秘的病证;利水渗湿的茯苓、泽泻,治疗小便不利浮肿病证;降逆止呕的半夏、代赭石等,治疗胃气上逆的呕吐、呃逆病证;纳气平喘的蛤蚧、胡桃肉、沉香,治疗肾不纳气的的久咳久喘病证;平肝潜阳的珍珠母、龟板等,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病证。
大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是明显的,但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利水。川芎既能上行巅顶止头痛,又能下行血海通月经,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床应用中辨证施治。
(二)、升降浮沉与性味和质地
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由药物气味厚薄、四气五味和质地共同决定的,它同时也是中药临床运用时具体功效的生动体现。药物气味厚薄能够决定其作用的升降浮沉,张元素之《医药启源》创造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以阴阳为纲对每味药的气味厚薄加以分析;汪昂在《本草备要》中云:“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精辟地概括了气味厚薄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一般来说,辛夷花、薄荷、麝香等味厚之品药性多升;大黄、黄芩、丁香等气薄之品药性多
降;防风、荆芥等气厚之品药性多浮;五味子、浮小麦等味厚之品药性多沉。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可平喘、利水;川芎既“上行头目”,又“下行血海”。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中药四气即寒热温凉,不同气性的药物升浮之性不同,即四气也能决定中药的升降浮沉。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寒无浮,热无沉”。强调了四气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一般地讲,具温热之性的药物如防风、白芷、干姜、细辛等多升浮,寒凉之性的药物如大黄、黄芩、栀子、苦参、五倍子等多沉降。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中药的升降浮沉同样起到决定作用,王好古云“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这是从五味与阴阳对立的关系上对中药升降浮沉的论述。李时珍云“酸咸无升,甘辛无降”。进一步阐明了五味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一般而言,辛甘淡之品药物,如辛夷花、细辛、当归、干姜等多升浮,酸苦咸之品药物,如芒硝、五味子、车前子、木通等多沉降。
除了四气五味之外,中药的质地也是决定中药升降浮沉的一个重要因素,药物质地有轻泡重浊之别,这是药物与身俱来的特性,中药质地不同,则升浮沉降之性有别,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云:“(麻黄)体轻而浮升,(桂枝)体轻而上升,(石膏)体重而沉降,(杏仁)浊而沉降”。一般而言,花叶皮枝等体轻之品,如薄荷、辛夷、桑叶、桂枝等药性多升浮,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药物,如石决明、龙骨、朱砂、赭石、鳖甲、苏子、枳实等质重之品多主沉降,但是中药的升降浮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花叶质地松泡药物,本主升浮,但旋复花却能降气止呕,其性沉降;槐花凉血止血治肠风下血,番泻叶泻下导滞均不具升散之性,丁香辛温,专于降气止呕,本性沉降,子实质重之品,本皆沉降,但蔓荆子上行头目,内外疏散表邪;苍耳子外散风寒,上通鼻窍;牛蒡子上清头目,利咽喉,外散风邪,均具升浮之性。
(三)、升降浮沉与加工炮制和配伍
炮制是通过外部条件使药性变化,克服药物偏性,使之更适合病情的需要。张元素《医学启源》中云:“黄连、黄芩、知母、黄柏治病在手梢皮肤者,须酒炒之,借酒力上升也,咽之下,脐之上者,须酒洗之,在下者,生用,凡熟升生降也”。陈嘉漠在《本草蒙荃》中也云:“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中软坚”。如药物经酒炒则性升,姜汁炒则性散,醋炒则能收敛,盐水炒则能下行。药物在复方配方中,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较强的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蹬制约,沉降的药物在同较多较强的升浮药物配伍时,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桔梗“辛苦,阳中之阳,渭之舟楫,诸药中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为舟楫之剂,方中配合应用可引诸药上行,伍以牛膝则引药下行。《本草蒙荃》中云:“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本草纲目》也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这说明升降浮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临床用药时,除掌握一般原则外,还要了解它的转化规律,以便运用自如。
升降浮沉只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而忽略了四性五味,归经等性能,是不够全面的,因此必须把几方面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应用。
第三篇中医药物归经
(一)、定义:归经学说,是中药药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中药的升降浮沉学说一样,是阐述中药的药物作用指向、药物在机体内选择性作用机理的学说。对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中医治疗学中有突出的地位。
(二)、归经学说的理论来源:1、来源于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菊花能够清肝明目,故归肝经;麻黄能够宣肺平喘,故归肺经。2、根据五脏与五味的关系。如《素问。至真大要论》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但是这种喜恶归类,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是运用于解释某些功效上相符的药物作用。如桂枝入心,以其色赤入通于心脉,但并不是所有赤色的药物都入心,如赤石脂,并无入心之功。因此,药物的颜色同脏腑经络归经不能机械地套用,还必须同临床功效、五味和五脏的关系结合起来分析,否则将会落入形而上学的窠臼。3、根据脏像学说。脏像学说不但是认识人体生体机能的核心学说,同时也是辨别病症的重要依据。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的影响、病理改善、症候的转归,提高人们对中药的认识的。后世对中药的作用归纳也往往是以其对脏腑经络作用来界定,如清心、润肺、平肝、滋肾、补脾、益胃等等。又经络内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沟通机体内外的同道。“六经辩证”“十二经辩证”都是建立在经络辩证的基础上的。经络既是辨别疾病部位所在,也是中药作用指向目标之一。因此,凡是能够治疗某经疾病的药物,中医就将其归属于某经。麻黄能够治疗手太阴肺经的疾病,就归为手太阴肺经。麻黄还能治疗足太阳膀胱经的疾病,因此还归足太阳膀胱经。
(三)、归经理论的运用。中药的归经的运用原则是把中药的作用和主治与辨证论治结合起来运用。如肺经有病每见咳喘,其辩证则有寒热虚实之分,论治即有温清补泻之别,故选用归肺经的药物时有很大的区别,如属肺经实证寒喘者,选麻黄以温肺散寒平喘;属肺经实证热喘者,以黄芩、石膏清肺平喘;属于虚寒喘证则选用百部、党参、苏子以补肺平喘等。
(四)、归经的不足
1、归经理论不能全面概括所有的中药功效指向。归经所指的药物作用是脏腑经络,一般适用于可以用脏腑经络辩证的病症,除此之外就不能给予一个恰当的解释。如收敛生肌、蚀疮去腐之类药物,砒霜、铅丹、血蝎等,其作用部位是局部的皮肤、肌肉反应。但是这种功效与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没有太多的联系,所以自古就没有谁去穷究其归经何许。又如麻醉、止痛、止痒之类的药物,如曼陀罗、乌头、川椒等,按推论,这些药物影响了意识,感觉,可以依据心主神明来确定其归经,但是又与心的阴阳气血经络无什么关系。归于心经又太牵强。还有解毒药,驱虫药,并非作用于脏腑亦非作用于经络,归经理论也无法给予明确的归属。再有现代研究发现中药许多新的功能,如升压、抗休克、免疫、降脂等等,暂时没有归经的具体标准。
2、中药归经理论需要进一步的校正。为什么说,中药的归经要做进一步的校正呢,下面我举解表药来做个说明。解表药,从其解表的角度来看,大凡辛温解表的药物多入膀胱经,如防风、羌活、藁本等。又有入肺经者,如紫苏、辛夷、荆芥,还有既入膀胱又入肺经者,如麻黄、桂枝等;原因何在?这里的问题出在经腑不分上。所谓入某经,并非概言经络之经而
是脏腑经络之别。入肺是指对肺系疾病有治疗作用,药物的功效指向直接指向与肺脏疾病,入膀胱经是指膀胱之经病,而非膀胱之腑病,其药物作用指向于足太阳膀胱经,这里的膀胱经是经络之经。这里有个规律,凡是言入脏者,多指入脏,凡是言入腑者多言其经络之经。防风、羌活、藁本入膀胱经它们与膀胱之腑何干?所言如入肺经者而不言入膀胱者有两各方面的情况,一是受温病学术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辛凉解表的药物中多言归肺经而不言归膀胱经推断而出,辛凉解表药是温病常用药,其受温病治疗学说的影响很大,因而治疗温病表证的解表药几乎没有言如膀胱者。言归肺,意义同归足太阳膀胱经;二是指对肺系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即入肺脏。也有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者。因此,紫苏、辛夷、荆芥但言入肺而不言其入膀胱也,犹言薄荷、桑叶、菊花入肺经意义一也。中药的归经在表述上很混乱,必须统一标准,做重新界定,使后学者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然会如入雾州,分不清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