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箫大师戴树红先生音乐人生纪录片

 灵石水华 2018-08-18



艺术

2018年3月20日,“箫吟春风”戴树红先生音乐人生纪录片中国首映式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主创人员、业内好友以及慕名而来的爱乐者欢聚一堂,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史教研室主任、古琴家戴薇的主持下共同见证了洞箫大家、今虞琴社社长戴树红先生由笛而箫、由箫而琴平凡而精彩的音乐人生。


纪录片由美国加州大学两位教授:民族音乐学系的Helen Rees (李海伦)和世界艺术与文化系的Aparna Sharma联合编导摄制而成。两位主创从2016年9月到2017年4月往返洛杉矶、上海两地,进行了三次拍摄。在编辑过程中戴树红老师和他的亲朋好友、学生提供了很多反馈意见。为了更好的展示艺术内容,两位主创者更多使用了手持拍摄,将质朴而真实的画面在镜头中自然的呈现出来。经过一次次修正、调整和改进终于完成了《戴树红音乐人生纪录片》。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教授 Helen Rees (李海伦):

我是八十年代末来到上海,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两年,我的运气特别好,因为他们给我安排戴树红老师作为我的专业老师。我向戴老师学习笛子学箫,特别是琴箫合奏这种风格。我的一个同事叫Aparna,印度人,她是专门搞纪录片,那么,她听到我讲到戴老师,她说我们该搞一个纪录片吧。

洞箫演奏家、今虞琴社社长 戴树红先生:

我曾经跟Helen讲过一个事情,我说我的这个箫,在我的专业笛子学生里头还没有一个人有这个要求想跟我学箫。但是Helen她作为一个外国人从28年前在这里留学,我教她以后她非常认真,她能吹到符合我的那种艺术要求。基本上中国的笛子学生、青年教师没有这个,他不可能深入到洞箫的精髓里头去。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 赵维平教授

我觉得,中国的传统音乐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逐步淡化的情况下,中国的传统古琴音乐的传承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能够把这样一个东西传承下来。我觉得她们看到了中国精华的资源,她们没有做一些其他很花哨或舞台化的东西,非常朴素,非常直接。

上海音乐学院对戴树红和李海伦这对师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纪录片得以在上海音乐学院首映也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戴树红之女古琴家戴薇的奔走协调、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苏珊·贾因的热心帮助以及亲朋好友的积极配合。

记录不仅是见证更是一种表达,《戴树红音乐人生纪录片》见证了一位执着的音乐行者谱写的人生乐章,表达的是坚守和传承!

首映式现场

摄影:王俊侃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赵维平教授致辞(中)

▲洞箫演奏家、今虞琴社社长 戴树红先生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教授 Helen Rees (李海伦)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世界艺术与文化系教授Aparna Sharma

▲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苏珊·贾因

▲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史教研室主任戴薇(戴树红之女)

▲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张祖培

▲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黄白

▲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萧梅

摄影:王俊侃

声明:以传播中国古琴文化为宗旨,欢迎分享转发。部分图片来自如有侵犯到你权益,请留言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