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的仕与隐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08-18

陶渊明的仕与隐

看到一些人因为读了五柳先生的《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就下断言说,陶渊明的归隐是因为他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家中还有“童仆相迎”,可以说家境应该是比较殷实的。因此他的归隐只是一种文人仕大夫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就回家过自己的悠闲生活,他应该没有太多的物质生活上的烦恼。

殊不知这种看法过于断章取义了,如果看书仔细点再读读他的《归去来兮辞》的序言,就会发现事实和我们的想象并不一样,序言的一开头就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陶渊明的家境是很贫寒的,尤其是在他归隐没有经济收入以后,就更加拮据。这在他的很多诗中都有描述。“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饮酒其十六》)“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饮酒其十五》)

陶渊明的仕与隐

有人可能要说这大概是诗人的夸张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写给儿子们的信,这是陶渊明五十三岁时,所患疾病一度加剧。重病中他自恐来日无多,故留下了这封带有遗嘱性质的家书《与子俨等疏》,信中他说“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使汝等幼而饥寒……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你看他的儿子们是要忍饥挨饿和辛苦劳作的,所以陶渊明归隐以后的生活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潇洒、舒适。

既然如此那他为何又如此毅然的选择了归隐呢?这要和他生活的时代有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社会风气败坏的时代。实际上陶渊明的归隐也是经过多次艰难痛苦的抉择。陶渊明的祖父陶侃曾被封“长沙郡公”,他家是地道的官宦世家,他曾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是从小读着儒家经典长大的,也曾有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他说自己“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无奈生在乱世,又性情刚正,最后不得已才彼世隐居。

陶渊明曾经三次出仕,第一次是“起为江州祭酒”,主要因为“亲老家贫”,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家里又十分贫困,为了赡养老母他才出来做官。

陶渊明的仕与隐

第二次是在桓玄军中做了参军,当时孙恩叛乱,桓玄是打着讨平叛乱,安定天下的旗号起兵的,陶渊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投身军中。但平定孙恩叛乱以后,桓玄有了自己的野心,自己起兵叛乱。陶渊明只好离开。这时刘裕的势力大了起来,兴兵讨伐桓玄,陶渊明又投身刘裕军中做参军。同样好景不长,平定桓玄后,刘裕干脆杀了皇帝,陶渊明再次归隐。

第三次陶渊明做了彭泽令,又是因为家贫,“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孩子多,家里穷,没办法只好出来做官,赚点生活费。正如孟子所说“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陶渊明一点都不忌讳这一点,坦坦荡荡的说出来。但是陶渊明的性情毕竟过于刚正,他没有办法去过那种媚上欺下的官场生活,所以他只做了81天的彭泽令就弃官而去,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少年时听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要的故事”认为陶渊明一定是个清高孤傲的人,读了他的诗集,却感觉不到他的孤傲,事实上他只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说自己“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污浊的官场。东皮居士曾盛赞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饥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陶渊明的仕与隐

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看了他的只言片语就下断语,这往往会流于片面,只有读了他的作品全集,你才会得出一个相对中肯的评价,也才会见到一个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