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答类编11

 天地虚怀xia 2018-08-18

问答类编11


问:是否有不能证得佛果的人?

 

帕奥禅师答:根据南传佛法,有几种人不能证得佛果:第一种人是佛陀,因为佛陀已经证得佛果,他不能再证得佛果。

 

已经从佛陀那里得到授记,未来将成为辟支佛、上首弟子和大弟子的人,也不能证得佛果。

 

因为,他们肯定只会如佛陀所授记的那样,分别证悟辟支佛、上首阿罗汉弟子、阿罗汉大弟子。

 

证悟之后就不再有来生,不会再有名色身体,来履行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舍,这十种波罗蜜。

 

再者,已经证悟任何一种道果的人,也不能证得佛果,即使是证得最低的道果——须陀洹道果的人。

 

因为,须陀洹最多再经过七番生死,就会断尽一切烦恼,在最后一世死亡之后,即进入般涅盘。

 

他没有时间,去履行至少要历经四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来积聚的十种波罗蜜。

 

至于普通阿罗汉弟子,如果已经从佛陀那里得到授记,他们也不能证得佛果;

 

因为,他们肯定会如佛陀所授记的那样,成为普通阿罗汉弟子。

 

然而,如果还未曾得到佛陀授记,他们就还可以修习菩萨道,履行十种波罗蜜,也许终有一天,能得到佛陀授记,而成为真正的菩萨。

 

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尝试,但是成功的机会,是相当小的。

 

问:《中阿含经》里记载,阿难尊者在躺下时证得阿罗汉果,当时他如何观察名色法?

 

答:你应当记得,在阿难尊者出家为比丘之后,他就能够分析内、外、过去、未来、现在、劣、胜、粗、细、远、近的五蕴,

 

他也能够修行缘起法,及照见那些五蕴的因,也能够观照那些五蕴及它们的因,是无常、苦、无我。

 

后来,在他的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间,听闻富楼那尊者开示时,他证悟须陀洹道果,同时也具备了四无碍解智。

 

要证得四无碍解智的人,必须曾经在过去生中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的程度。

 

在证悟须陀洹道果之后,他继续修行观禅,长达四十四年之久。

 

在他即将证悟阿罗汉果的当天晚上,他彻夜行禅,尤其是观照身体四十二部份的色法,为无常、苦、无我。

 

然而,由于过度的精进,他的定力变得薄弱,因此他想要躺下来,以便平衡精进根与定根。

 

在躺下来的过程中,五根达到了平衡,而在身体尚未接触到床之前,就证悟了阿罗汉果。

 

你应当了解,这并不是顿悟,因为在证悟初果须陀洹之后,他还以四十四年的时间,运用种种方法,

 

如:名色法、五蕴法、十二因缘法,来彻底地观照名色,为无常、苦、无我。

 

如果禅修者彻底地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名色,为无常、苦、无我,而且观智已经成熟;

 

那么,在证悟道果的边缘,他可以只观照自己最喜欢观照的法及相。

 

例如,他可以只观照色法为无常,这就足以使他证悟道果。

 

然而,如果还不能彻底地观照名色为无常、苦、无我,他就不可能借着只观照一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而证悟任何道果。

 

 

问:具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各种善心的人,如果想投生人间,是否需要发愿?

 

答:不需要。如果想要投生人间,他必须依靠欲界的善业,然而,该善业必须在他临命终时成熟才行。

 

不论他是否发愿投生为人,只要他对人生还有执着,他的欲界善业,就会依照自然法则而产生果报。

 

然而,如果在临命终时,他进入任何一种色界禅或无色界禅定;那么,他将依照业果法则,而自然地投生于色界或无色界。

 

 

问:禅师在开示中曾经提到,我们的释迦菩萨过去世投生为狮王时,有一只兔子在睡梦中被掉落的果实所惊吓,以为世界末日到了,因而引起整个森林里所有野兽恐怖。

 

当时狮王则逐一地追查,最后得知乃是误传所造成。弟子很好奇,人与人之间尚有语言隔阂,何以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可以沟通?请禅师慈悲开示。

 

答:我想那是因为,释迦菩萨的波罗蜜之缘故,使得他能够与其它动物沟通。

 

例如,当佛陀说法时,只用一种语言。但是,全印度各地讲不同种方言的人,都能够清楚地了解,佛陀所说的法。

 

问:修白遍时,以头盖骨的白色为对象,除了容易取相之外,还有其它意义存在吗?

 

答:事实上,我也教导禅修者,以白花、白石头、白布等的白色,作为对象来修行白遍。因此,任何白色的物体,都可以作为修行白遍的对象。

 

问:如何才能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

 

答:要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你必须修行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身念处包括止禅与观禅,而其余的三种念处,则纯粹只是观禅。

 

当你修行安般念时,就是在修行身念处。如果能以至诚恭敬的心,持续不断地修行;

 

你的正念将会愈来愈强,定力也会愈来愈深。于是,你的心变得非常宁静与清醒。

 

修行到观禅时,你能够清楚地见到,内在与外在的名色法,以及它们的因。

 

换句话说,你能够清楚地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受、心、法。

 

因此,如果想要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你应当努力培育强而深的定力,进而修行观禅。

 

如果你能证悟阿罗汉果,那是最好的,因为阿罗汉一直是保持警觉与正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