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某项目“7.11”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高空坠落死亡事故案例

 杨景利 2018-08-18

宁夏## 2X660MW 某火电项目“7.11”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高空坠落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18 年 7 月 11 日 22 时 30 分,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劳务分包)进行炉前平台 34.4 米 D 轴与 K1 轴连梁(6758mm×400mm×900mm,重 2029kg)安装作业。现场负责人蒋某某负责监护,施工作业人员张某某、张海某、李某某、石某某(死者,男, 42岁,民工)、王某某、胡某某等 6 人。张某某(地面司索工)、张

海某在地面进行绑扎配合吊装,李某某(安装作业司索工)在锅炉 27 米炉前平台处指挥平臂吊(QTP 型 2100t.m)作业,石某某(死者)站在 D 轴 34.4 米立柱侧面筋板上,负责对 D 轴立柱与连梁进行定位,王某某、胡某某分别站在对侧 K1 轴立柱两侧横梁上对连梁和 K1 轴立柱进行定位,周某某(平臂吊司机)操作平臂吊进行吊装作业。 22 时 40 分,连梁吊起后,张某某将指挥权交给 27 米位置的李某某指挥。

23 时 10 分左右,连梁到位,石某某用定位销对连梁与 D 轴牛腿临时固定。对侧王某某、胡某某用撬杠进行与纵梁腹板连接时,在微调连梁位置时,司机与现场指挥之间出现指令误解,致使吊钩发生较大转动,使定位销弯曲(夹角约 50°)拔出,连梁大幅摆动(碰撞时间持续约 3 分钟),造成石某某失稳下坠,连梁旋转反复撞击,导致防坠器钢丝绳断裂,石某某从 34.4 米位置坠落至地面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将伤者搬运至车上拉至###市第一人民医院。 7 月 12 日凌晨 00: 00 时左右,石某某经抢救无效死

亡。

【初步原因】

经初步调查分析,施工单位在进行 2 号炉炉前平台 34.4 米D 轴与 K1 轴连梁定位过程中,在微调连梁位置时,司机与现场指挥之间出现指令误解,致使吊钩发生较大转动,使定位销弯曲拔出,连梁大幅摆动,造成石某某失稳下坠,连梁旋转反复撞击,导致防坠器钢丝绳断裂。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暴露问题】

1.施工单位对此次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未按要求进行安全交底,现场负责人只对作业人员进行简单的安全提醒,未能有效防止指令误解。现场平臂吊司机临时调配进行钢结构吊装作业,未接受专项安全交底。

2.现场安全防护用品、设施使用不当。经检查施工单位在安全网、安全带、安全绳、防坠器等安全用具和安全防护设施定期检查实验工作未全面开展,记录台账不完善。7月13日锅炉爆燃事故案例

3.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未尽到监管职责。对吊装作业风险认识不足,未进行旁站监护,未尽到安全监控的职责。

4.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平罗项目对吊装作业管理重视不够,对吊装作业风险认识不足,预防措施及监管不到位。

5.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疏于管理,对作业人员相关的安全培训不到位。

6.平罗项目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理念不深入、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风险认识不到位、管控不到位,对夜间作业、吊装作业未能实施全过程监督,。

7.平罗项目安全事件掌控不到位,事故发生后信息沟通不及时,应急处理不到位。

【预防措施及重点要求】

1.严格吊装等高风险作业管理,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交底,安全设施(安全网、脚手架、安全带)管理,将安全措施、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2.进一步加大对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作业管理。现场任何作业,不论大小,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危险点防控,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设施,严防事故发生。

3.各单位要进一步做好施工组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减少夜间作业,避免疲劳作业,特别是吊装等高风险作业。确需夜间作业的,要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保证照明充分,措施到

4.各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风险点管理和对分包队伍管理,对当天实施的有风险的施工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高度重视。重点作业,重点监护。对现场管现薄弱的分包队伍更要重点关注,督促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设施、施工人员培训的落实,作业过程及时纠正违章,切实保障施工安全。

5.要强化安全网管理。所有易掉落处均要设安全网,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安全网的完善性检查。

6.各单位要督促监理单位履行好旁站监护、安全监控等安全职责,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作用。

7.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对安全风险大的施工分部分项作业进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