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重复性练习”不能取代“刻意练习”

 恰恰365 2018-08-19

编者按:相信你肯定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吧?这一定律说的是如果你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就需要10000 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你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JotForm 创始人 Aytekin Tank 在本文中对这一定律进行了驳斥,他指出并不会让你成为专家,刻意练习(一种专注、一致并且以目标为导向的训练,它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才是关键所在。

人类正在不断超越自我。现在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更聪明、更强大,并且更具情感智慧和艺术天赋。环顾当下的任何职业你就会发现,无论是从音乐到数学还是到追踪跑步等各个领域,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已成为现实。那这种持续不断而又大幅度的成就提升到底是什么促成的呢?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吗?不,你要知道并没有所谓的一大批非常有才华的人集中出生这种事情。

精通的力量

成为你所在专业技能的大师级人物需要多长时间?所谓“才能”是你生下来就有的,类似“天赋”的东西,还是你通过后天学习才获得的东西?那些精通某项技能的人与我们其他这些普通人之间有什么不同?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最近,他们有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这些“精英人才”或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专业人士”,其实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而这共同之处并不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

展开剩余87%

揭穿“一万小时定律”的真相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 2008 年出版的《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中,将一万小时看作是一个“神奇数字”,因为他提出这是一个人想要在一项技能上达到专家水平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在这一书中,他引用比尔盖茨和甲壳虫乐队作为例证,因为这些都是广为人知地投入了大量时间来提高他们专业技能的人物。

格拉德威尔提出的这一观点理论基于来源于 K. Anders Ericsson 博士的研究,这位心理学教授率先开创了“巅峰表现”方面的研究。但 Ericsson 并不完全赞同格拉德威尔的结论,事实上,他对这一观点的评论是:

“……将人类的付出看的普遍化,并且简单化……这表明,任何人只要在特定领域累积足够时长的练习都将自动成为专家和冠军级人物。”

Ericsson 的观点是,并不是仅仅投入数千小时,或者一万小时的学习和练习时间就能成为一名专家。要想知道一名技艺精湛的小提琴演奏家或者是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为何能达到与众不同的程度,就必须知道他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于这些时间的利用不同。

他们在这些时间进行的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一种专注、一致并且以目标为导向的训练,它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这些人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练习达到的都是相同的效果。

不要高估天才的力量

人们好像通常会认为,天才就是生下来就具备某项才能。但 Ericsson 认为,遗传学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以莫扎特为例,几乎任何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位音乐天才,但据 Ericsson 表示:

“如果你将莫扎特在不同年龄段演奏的音乐作品与现在铃木教育体系下接受训练的同年龄儿童分别进行比较,你会发现他并没有那么的出众。事实上,你会发现他的表现相对来说算是平常水平了。”

Ericsson 指出莫扎特并不是因为生来就有的音乐才能才能达到如此高的音乐造诣,而是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相关练习。

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受到其遗传基因先天条件的限制这种想法,只不过是想表示‘我不行’罢了。

说到这里,你还认为之所以自己没能成为下一个史蒂夫·乔布斯的唯一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他那样的天赋吗?并不完全是这样。有大量证据表明,工作记忆(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有关人脑中存贮信息的活动方式)是可以遗传的,并且儿童所具备的这一认知能力对于他们成年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但无论一个人的遗传能力有多强,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没有多年来刻意的练习,那就无法达到很高的专业水准。

只是常规、重复练习还远远不够

通常,重复性的练习有助于我们达到中等水平的成功。在实现最初一段时间技艺上的突飞猛进之后,你就会发展自己开始停滞不前,进入职业高原阶段,然后就不再有更高的提升。这是因为当你在某项技能上达到中等平均水平之后,你的能力就不再处于一种可进阶状态,而是开始维持现状。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多年来重复的一些技能,例如烹饪、驾驶或者锻炼,却并没有让我们达到专业水准。因为我们只是在维持这些技能,但并没有在此基础上继续进阶。

对于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情况来说,基本的技能水平就已经足够。但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做到最好,达到脱颖而出的专业水平,那我们就必须克服自满情绪,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持续提升自我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顺其自然、随波逐流的状态。他们会不断分解自己已有的技能,然后将他们重新组合到一起来创造出更好、更高水平的技能。他们绝不会让自己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而是会在自己能力的边缘处继续推进练习,然后跨越这一边缘界限,不断突破自我。

五小时准则

身兼作家与企业家双重身份的 Michael Simmons 提出了一个观点,与 Ericsson 的调查不谋而合。Simmons 将其称为“五小时准则”:每周五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一小时,用这一周五小时的时间进行高度集中的学习。

正是这种持续不断、高强度的努力和投入才成就了那些有着高成就的专业人士,才将他们与我们这些普通人区别开来。本杰明·富兰克林一直遵循着严格的每日安排时间表,并留出时间进行专注的学习、反思和阅读。他会对自己的进步进行追踪,并不断制定一个个小目标。西奥多·罗斯福每天会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高强度的学习,这一习惯自他从大学时期开始,一直到他担任美国总统时还一直坚持。埃隆·马斯克对于终身学习以及自我提升的坚强信念可以说是广为人知,并且他经常会一天读两本书。

相比一万小时定律,五小时准则听上去是不是更容易操作一些?

刻意练习成就完美

展现你已有的技能会让你感到满足和舒适,但这不会实现你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同样,刻意练习就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训练。刻意练习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具有预先计划性、具有一定的策略性。

刻意练习就意味着你不能只是盲目、漫不经心的练习,你必须做到高度投入。你要知道自己是在当下能力所无法达到的边界地区试探和徘徊。这种感觉应该不太舒服,但这一过程就像是拉伸一根橡皮筋一样,你也是在不断拓展自己的外围界限。这其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也需要你一直保持做出改变的动力。

如果你并非清晰而又坚定地想要提升某一项技能,那你很有可能就会保持原地不动。换言之,如果你昨天取得了某项成就,那你今天所做的就不只是保持这项成就这么简单。

不进则退,有进步才有成长。

刻意练习四步曲

无论你是想提升哪一种技能,这一过程肯定并不总是有趣或者说令人愉悦的。从我用 12 年的时间创建起 JotForm 的经历就足以证明。在这过程中,我一直琢磨我的产品,对自我感到厌倦,并且对处理应接不暇的各种问题也感到厌倦。让我不断坚持下去的是想到我投入在这其中的时间,会让我的产品,让我达到一个更好、更高的层次。

通过倾听自己内心的这种反抗,而不是一味的抗击,我才能够在无需任何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将JotForm 的用户数量积累至近 400 万。以下是我就刻意练习所给出的四个建议步骤:

1、设定小目标

你需要不断通过实现具体的小目标,获得内心的成就感来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具体的小目标,像“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笼统而含糊不清的目标无法让你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太过崇高的目标又会让人感到畏惧,可能会让你偏离正常的轨道。

具体应该是怎样的小目标?符合正确的进步方向、小而简单、明确清晰并且可实现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是进行刻意练习的基础,它们会结合你目前所具有的知识,推动你不断突破当下知识边界,一点一滴,促成有意义的改变。其实也就是将你的长期目标、提炼分解成为一系列具体的小目标模块。

长期目标:成为专业长跑运动员

中期目标:参加2019年的马拉松比赛

实现目标的小步骤:每周增加五分钟的跑步训练时间

确定自己想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然后将其记录下来,制作一份备忘清单(checklist)。将目标分解成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能够促使你采取行动,一旦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实现体系之后,其它一切也会很快到位。

2、保持连贯性

长期、持续不间断的努力往往会令你感到有些痛苦,或者身心沮丧,但这正是重点所在。刻意练习的过程并不一定总是让你感到愉悦,你需要牺牲一些短期的乐趣才能收获长期的成功。

这种有点挣扎的状态其实可以用来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以我为例,每当有人问我是怎么在没有任何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将 JotForm 发展成为一家拥有 110 名员工的公司时,他们希望从我这听到的其实是一个充满激情或者鼓舞人心的故事。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并非对构建表格充满热情,我也并不是在追随自己的梦想。在过去 12 年的时间里,我只是每天都坚持,每天都投入无聊的工作之中,在这过程中,我也见证了无数的竞争者不断地加入或者离开我们这一市场。显然,这一过程并不总是趣味横生,尤其是当你试图在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中创建起自己的初创企业时。要知道,甚至 Google Forms 也加入了这一市场,成为了我们所要面临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但这也会不断推动你克服挫败感,从而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只有刻意练习才能让你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下去,不被周遭世界所干扰。

刻意练习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持续不间断的规律性。因此,你需要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刻意练习,并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这段时间落实到位。很快,行动会成为习惯,你就不必再费力做出任何决定,这就是它的魔力所在。

3、追踪和评估

无论你是想在哪个领域取得进步,你都需要先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对应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你每周会发布多少个故事?

每周跑多少英里?

要有条理性,每天都追踪自己的进步。与此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寻求定期反馈:包括现有专家和同行以及自我评估。他们给出的诚实的反馈可以让你看到自己实际的进展情况。

写下自己的问题,记录下相应的解决方案,追踪和评估,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4、休整

刻意练习需要你保持全神贯注,需要你投入 1000% 的注意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刻意练习往往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专家建议最佳的刻意练习时间和频率为每天一小时,每周三至五天。刻意练习时间连续达到两小时之后,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无论你一开始感觉多么想一气呵成延长刻意练习的时间,都要保持时间的简短,这样才能尽量延续这种美好的感觉。设置闹铃提醒,严格遵循到时间就结束的做法。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你需要休整,需要养精蓄锐。让自己保持高度专注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心理训练,如果你给自己合适的时间休整,那你只会感受到因此所带来的好处,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来说都是这样。

原文链接:https:///swlh/deliberate-practice-makes-perfect-how-to-become-an-expert-in-anything-ec30e0c1314e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