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万小时定律并不严谨

 李爽爽姐 2023-04-11 发布于河北

在提升自己技能,不断精进的道路上,你总会听说到一个定律叫做1万小时定律。

这条定律告知人们:如果你想在某一专业领域获得更为优异成绩,就要秉承1万小时定律的规则。

在畅销书《异类》这本书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我们: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越。

基于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定律?

首先我们要明白,格拉德威尔属于畅销书作家,那也就明白他出书的目的在于销售书籍本身。

而当读者听到,只要练习1万小时,就能成为领域内领先者、遥遥者。

无论天赋,无论出身,你都会为此怦然心动,感觉到买到此书,平凡的人生终于可以开始逆袭。

但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真的是存在1万小时定律吗?

在读《刻意练习》这本书,作者艾利克森会告诉你一种不一样的认知。

我们有时候在某一领域显得非常的专业,往往不需要1万小时。

1万小时定律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同领域专业技能的获得练习时间,并不存在1万小时作为最低阈值。

在书中给到了一个案例:史蒂夫,在记忆数字的时候,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在短时记忆中通常只能记住是7件事物。

而他通过了找方法,刻意练习的技能,从第9个数字到后来逐渐增加到能能记录82个数字,成为当时世界上能记住最长数字串的第一人,也只经历了200个小时的练习。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在其中也会成为一大影响因子。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年幼的莫扎特在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时,无论是哪种调子便能马上准确的辨别出来。

回归到莫扎特的家庭,我们能看到莫扎特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音乐教师,在他的家里摆满了各种乐器,所以很小莫扎特就经受过音乐的训练。

在莫扎特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环境的熏陶,也与他有这方面的天赋才华有关。

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成正相关。

回归于我们的生活中,就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也有不乏一些看似努力但其实没有成就的人。

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发现更有效的训练方法,而是在机械的每日花上几小时,完成了1万小时的目标,却没有真正达到高手级别。

比如:我们门口的保安每天的工作八小时,工作三年半的时间已经累计在工作岗位上1万小时,但也没有成为保安界的高手。

所以1万小时定律正确观点解释为:

在我们成就事业成为杰出的人物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越的努力,也许并不需要恰好的1万小时练习,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练习。

就是因为读到了《刻意练习》这本书,我们才明白,原来有些事物是不需要花费1万小时就能达到的,而我们需要保持的就是日精进,不断突破。

在读书营的小伙伴利用读书进行阅读的同时,知识的输出本身就是一种日精进。

每日参与打卡,将自己在书中读到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伙伴,形成正向正向反馈。

如果你也存在读书的卡点,一本书读不下去,或者读书太深奥,不能理解,也欢迎加入读书营与更多的伙伴思维碰撞,发生链接,获得你自己的心流时刻。

给自己实现一个自我的蜕变机会,永远都不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