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房颤动(房颤),究竟要不要选择射频消融手术?效果好不好

 忘掉不该忘会忘 2018-08-1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患者,究竟要不要选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效果到底好不好?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实际上,医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房颤”虽然是一种病,但实际上,房颤和房颤又各有不同。从房颤的致病因素来说,引起或导致房颤的病因五花八门,先天性以及遗传因素、各种心脏疾病、全身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肥胖、酒精摄入等,这些因素在每个房颤患者的发病中所起作用的比重并不一致,有的是多因素所致,有的则是以某一个因素为主。从房颤的发作时间来说,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从是否合并明确的心脏病,又大致可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与无明显心脏病的房颤(特发性房颤)。

因此,每位患者的房颤既符合这一疾病的一般规律,也可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任何患者房颤的诊断和治疗,都要结合患者本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总体上来说,房颤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器械治疗以及其它治疗(电复律,生活方式的改善等)。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心慌症状、减少血栓中风的发生、恢复或维持正常的心跳等等。器械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等,治疗的目的也是围绕着减少房颤发作、恢复正常的心跳,降低血栓中风的风险。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上述治疗措施中多种方法的组合搭配,通常是“组合拳“,而不是仅靠一种方法。当然,不同的患者,其治疗方法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作为一种心脏微创技术,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已有30年的历史,它成名于对阵发性室上速(室上速)的良好根治效果,一经出现,即“惊艳“了心血管治疗领域。近20年来,经全世界医疗界的共同努力,射频消融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也日趋成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难度较大(总体上比阵发性室上速难度系数大很多),因此,在房颤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是医疗界对射频消融技术成熟运用的体现。

综合当前国内外的共识,认为:对于阵发性房颤,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长期用药或者难以耐受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可推荐为一线治疗。对于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如果病史较短、,且伴有症状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导管射频消融可作为合理的选择。如果房颤合并心衰,且其症状与房颤有关,导管消融也可作为合理选择。在临床实践中,房颤的患者是否选择射频消融手术,主要还是结合其具体的房颤病情、患者意愿、家庭情况以及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等等多种因素后作出决定。

需要指出的是,房颤的导管消融虽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现今仍难以做到像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那样理想的效果。室上速和房颤射频消融的难度系数介绍如下:

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总体上相对简单,少数较难甚至极其复杂困难(个别病例的难度可超过房颤消融)。不同水平的医生完成室上速射频手术的总体效果差别不是太大(类似百米比赛各选手的成绩,虽有差别,但不太明显)。手术后,多数患者可取得根治的效果,复发比例很低,并发症很少。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仅需服用1-2个月左右的药物即可停止用药,此后即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房颤的射频消融,总体上较难,复杂和困难病例的比例高于室上速。不同水平的医生完成手术的总体效果差别可较大(类似马拉松比赛各选手的成绩,差别较为明显)。手术后,复发的比例高于室上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室上速的手术。术后,部分患者需服用数月(3个月)左右的药物,此后可停药观察,但还有一些患者仍需长期甚至终生用药治疗(比如抗栓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因此,对于房颤患者,应该根据房颤的具体病情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若有射频消融的计划,建议尽量到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医院进行。根据我个人的体会,目前房颤射频消融的总体效果还是满意的,令人鼓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