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旭: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

 秋山云水 2018-11-30
刘旭: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

房颤,顾名思义就是心房颤动,也就是说心脏跳的节律、频率都不正常了。中国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已有十余年的历程,刘旭教授可以说是这一历程的见证者、倡导者以及积极参与者。他还勇于向常规房颤诊疗路径进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特色诊疗途径。

1964年10月出生,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主任,房颤诊疗领域知名专家。其著作《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房颤导管消融方法的著作。带领团队连续8年举办上海国际房颤论坛。

刘旭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接近1%,按此计算,中国的房颤患者高达1300万。这种常见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脑中风的发生率。

中国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已有10余年的历程,刘旭教授可以说是这一历程的见证者、倡导者以及积极参与者。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市胸科医院已对上万例房颤患者施行导管消融治疗,是目前国内完成该手术例数最多的医院。刘旭个人完成的射频消融病例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名列首位。他还勇于向常规房颤诊疗路径进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诊疗途径。

刘旭说,“射频消融术定位精确、方法可靠,但操作复杂。房颤是一种心电活动异常,射频消融术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方式,使产生房颤的病灶完全消除。我们坚持这项技术一定有希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攀登到珠穆朗玛峰峰顶。”

眼观六路的手术

下午两点钟,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导管室里,刘旭正在为一名房颤患者做射频消融治疗。他身穿三十斤重的铅衣,一边看着视频监控,一边将极细的导丝穿刺进患者大腿股静脉,一直深入到心脏左心房肺静脉部位,然后启动导丝的消融电极,在病灶处一点点消融。手术台上面有心脏三维模拟视频,一排小红点就是心脏病灶被一点点消除的痕迹。而另一面的实时X射线视频,则清晰地显示着导丝如何深入到心脏病灶处,一点点消除病灶。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房颤,顾名思义就是心房颤动,也就是说心脏跳的节律、频率都不正常了。简单来说,人心房上都有窦房结,它是控制和调节心跳节律的司令部。但因为心房不听窦房结的指挥,就会自己乱跳。房颤就属于最常见的心率失常,大概占整个心率失常的三分之一。

据统计,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7%,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刘旭曾带领团队做过一项旨在明确房颤流行病学特征的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在上海地区首批调查的人群中,其年龄范围从40-90岁,总的房颤发病率为2.68%,年龄大于60岁房颤发病率为4.18%,年龄大于80岁房颤发病率为9.8%。这一结果提示房颤在上海地区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原理是什么?刘旭说,“房颤是一种心脏电活动异常,导丝顶端的电极可以把产生这种电活动的病灶完全清除,达到拨乱反正的目的,是一种根治性技术。房颤的射频消融术结合了三维影像、心电图检测、X光影像等技术,使手术操作更精准。”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所有介入心脏病领域最复杂的技术,比冠心病支架手术、起搏器安装、先心病介入、普通消融术更为复杂,对医生的手法操作要求非常高,需要医生眼观六路、手眼协调。刘旭说,“医生必须要眼观六路,才能具备手术的基本条件。人的心脏空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医生的操作要适应不同的解剖结构,才能精确定位病灶。过去一台手术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技术提高了,一台手术平均需要1.5个小时。”

近日,一个来自日本的59岁患者王老师特意在网站上感谢刘旭治好了他的房颤,“来上海做手术的决定是正确的”。王老师原来是复旦大学教师,早年去日本,现在在北海道一个大学当老师。他患有严重的甲亢、房颤,心脏功能已经衰竭,当地医院说没办法治疗,他又到名古屋最著名的一家医院看病,同样不建议做手术。王老师通过网络了解到刘旭教授,特地慕名前来求医。刘旭通过一次消融术,就治好了折磨他多年的房颤,王老师康复后回到日本,日本医生还特意给刘旭写了感谢信。

新技术伴随波折

刘旭教授是国内率先开展射频消融临床应用的医师之一,尤其擅长房颤的射频消融术。他是如何开始摸索着一技术,又经历了哪些波折?这一切还要从1998年说起。

那一年,30多岁的刘旭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在法国碰到了世界第一个发现房颤起源点的专家,他与专家交流:“房颤能根治吗?”专家告诉他:“射频消融术有希望根治房颤。”专家的一句话点燃了刘旭的热情。他回国后想办法与国内最好的电信生理专家联合攻关,设计射频消融的手术方案。“当时只知道房颤的起源点在肺动脉部位,但是如何消除病灶?还有很多技术限制。”

2001年,随着三维技术应用于临床,让刘旭对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他借助国外文献资料,加上自己的摸索,通过三维技术的辅助,使房颤射频消融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伴随着波折和歧路。一开始,刘旭对技术探索的艰苦没有思想准备,也对房颤发病率如此之高没有预估,一切都是靠自己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刘旭说,“房颤是一种电活动异常,而电活动 来无影去无踪 ,我们早期摸索的时候,寻找病灶的过程特别繁琐。还记得第一例手术,由于没有经验,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找到病灶。经常是病人已经在手术台上等了四五个小时,还是没有发现病灶。可是回到病房却又发病了,每次碰到这种情况都会特别沮丧。有时病灶很厚,怎么也消融不掉。面对众多的未知因素,一度感到这个技术太繁琐。”

直到法国医生提出肺静脉起源学说——“90%的房颤起源于肺静脉部位”,这一学说如同大海航行中的灯塔,给刘旭的临床探索指明了方向。“电活动难以捕捉,但是我们通过解剖治疗同样能把病灶治好,从漫无边际的寻找,到集中在肺静脉寻找病灶,终于找到治疗房颤的途径。还记得当时有个股市大户,就因房颤晕倒过几次,我们给他做好消融术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症状。”

作为中国最早进行房颤导管根治手术的医院之一,上海市胸科医院已对上万例房颤患者施行导管消融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阵发性房颤95%的患者,持续性房颤80%的患者术后永远与房颤“告别”。

首创“CCL”术式

房颤是一种“三高”疾病,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如果按照13亿人口计算,估计中国房颤患者多达1300万,是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现代研究已经初步揭示了房颤的发病机制,人体内的心房就好比一间堆满柴草的房间,一旦肺静脉等处冒出“火种”(病灶),“火种”便会不断地“点燃”心房内紊乱的“干柴”(基质),熊熊烈火一经燃起,房颤就会轻易发生和维持。  

刘旭说,以往医学上治疗房颤的手段很有限,主要停留在药物方面,不但不能根治房颤,而且控制发作的效果很差;而近年通过医学研究证实,人体心房的某些特殊部位与房颤有关,通过导管手术干预这些部位可以根治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不仅仅可以根治房颤,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高达正常人群5.6-17倍的脑卒中发生率和高达正常人群2倍的死亡率。目前,可根治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

按照最新发布的房颤治疗指南,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期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比如我们现场见到的肺静脉消融术,仅针对于阵发性房颤。长期以来,由于慢性房颤患者的病程较长且心房的电解剖重构明显,再加上诸如心功能不全、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较多,给慢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带来了诸多挑战,堪称房颤消融的最后堡垒。国内外许多大型心脏中心均提出了各自的消融术式,以期攻克这一顽症。

刘旭说,“各家术式虽各有所长,譬如,目前很多国际中心跟随的法国复合消融术式成功率很高,却耗时长、创伤大,对术者经验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术后房扑、房速等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因此不利于在国内开展。而美国的碎裂电位消融术式虽然简便,但消融终点相对较模糊且成功率尚有争论。”

刘旭的团队在借鉴法国复合消融术式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国际上首创“CCL”术式。该术式消除房颤的触发和病灶并改良心房的基质,从而治疗房颤。这种介入治疗的创伤极小,通常患者只需在局麻下,穿刺静脉,提供血管入径即可,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是清醒的。手术时间进一步降低,多控制在3小时左右。这种新型术式增加了慢性房颤消融的成功率,降低了手术并发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刘旭不但完成了国内最大系列的房颤导管消融病例,还向常规房颤诊疗路径进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诊疗途径,称之为“胸科理念”。

按照这套理念,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前无需进行食管超声检查;提出持续性房颤的“CCL”消融术式;提出慢性房颤碎裂点位的作用;提出房颤消融术后房速的临床治疗原则……这些理念均在国际上主流杂志包括《欧洲心脏病杂志》上发表,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7项。在攻克房颤导管消融术之后,刘旭教授正不遗余力地将这一技术向全国推广。胸科医院每年都要举办房颤国际论坛,举办四五次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培训班,目前已经培训了全国各地一百名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