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璇琮坑 2018-08-19

      带一老一小去东戴河避暑一个月,16日返京,不幸的是赶上了当天G6事故堵车,在北京城就走了近四个小时,真是进京容易回家难,闹得一老一小全都晕了车,我是干着急没法子,汽车怎么也不能长翅膀。

    今年北方可称酷暑,就连往年基本可以不用空调的东戴河,也有十来天空调没闲着。当然比起北京来还是要凉快多了,空调也只是白天用。

     出发前我曾整理了一些西班牙之行的片子放在了草稿箱,结果现在的新浪博客草稿箱里的文章用手机发不了了。于是自己家的这片自留地就荒了一个月。好了闲话少说,继续我的《西萄16日游记

     在塞戈维亚住了两晚后我们启程前往西班牙的另一个古城--托莱多。途中参观了著名的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这座皇家修道院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建筑之一。名为修道院,实际上它是集修道院、宫殿、陵墓、教堂、图书馆等多位一体的庞大建筑群。在菲利普二世统治后期它还是当时最强大的政治力量中心。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1.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外景。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是菲利普二世于1563年动工,1584 年竣工,历时 21 年建成的。整个建筑呈长方形,长 207 米,宽 161 米。是一座用灰色花岗岩建成的 4 层环绕楼房。内有 15 个回廊、16 个庭院、88 个喷泉、86 座阶梯、1200 扇门以及 9 座塔楼,放眼望去很难看到尽头。它的外墙相当光滑平坦,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图案,惟一的装饰也就是西班牙建筑中传统的尖顶塔楼。
    用灰色花岗岩建成的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同其周围荒芜环境中微蓝的远景相得益彰。这座暗色调的庞大建筑物,反映了它的设计建设者--菲利普二世内敛的性格。据说要想数清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的门窗也非易事,从未有两人能够得出一致的数目,基本上所有的结果都接近于这样的一组数字:大约1250扇门和2500扇窗。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2.
     埃斯科里亚尔,西班牙语意为“成堆的矿渣”。它是菲利普二世用数百万吨的花岗岩石建成的。
    在它的四角上,各耸立了一座55 米高、尖顶上竖立着一个金属球体的 7 层角楼。据说这种灰色长方体的整体外观,不仅增加了庄严肃穆之感,而且还有纪念基督教徒圣洛伦索的象征意义。因为当年基督教徒是被罗马国王装入一个灰色长方形铁罐,用熊熊的炭火活活烤死的。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3.从这个角度近观一下角楼。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4.内部众多庭院中的一个,记得当时是在这里的一个门内存的包。
    整个修道院内部严禁摄影,我们只能在外围拍些边边角角。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5.长廊。
    修道院里有许多这样的长廊,长廊两边大都布满巨幅的壁画。画的内容除了打杖就是宗教,由于宗教知识的贫乏,无法知道画里的故事。记得过了这条走廊就不允许拍照了。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6.埃斯科里亚尔教堂华丽的屋顶。
     埃斯科理里亚修道院内的教堂跟其它教堂一样金壁辉煌。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7.教堂主堂。
    教堂内最大的祭坛有 15 米宽,26 米高,祭坛分 4 层,分别用碧玉、缟玛瑙或红大理石的柱子支撑。4 层搁板上共有 15 座铜制雕像,最高一层是基督和圣母的雕像,旁边是圣彼德和圣保罗的雕像。
    在大祭坛的两侧有两组铜铸雕像群,这是意大利米兰的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精品,一组是卡洛斯一世国王和他家人的雕像,另一组是菲利普二世国王与他的 3 位妻子和一个儿子的雕像。祭坛周围挂满了著名绘画大师绘制的圣像、宗教画或各种精美的雕饰。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8.主堂旁边小礼拜堂里的《基督受难》石雕。
    这座由十六世纪意大利著名雕刻家本维努力托·塞利尼创作的用白色大理石的耶稣像和黑色大理石的十字架组成的石雕作品是基督教艺术的经典之作。据说它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公爵送给菲利普三世国王的礼物,当年是由十名脚夫从意大利一直扛到这里的。
    记不清教堂里让不让拍片了,我只用手机拍了上面这么几张,有可能是偷着拍的。
    教堂南面有国王行宫,菲利普二世的房间里有是16 世纪的陈设和国王的个人物品,这些物品在今天看来实在是有点差。那里面管得很严我连手机都没拿出来,网上也找不到任何影像资料。
    菲利普二世可以从他的的内室直接来到教堂内。当这位国王日渐衰老、精力大不如前的时候,他仍然能够直接从自己的房间看到主祭堂。国王的内室位于教堂的东侧,好像是从建筑主体中突出的一部分,因此它也被称为圣洛伦索栅栏的“把手”。 
   菲利普二世是一位生性内向,忧郁、虔信宗教而又多病的人,他想找一处休养的清净之所,以逃离身为世界大帝国国王所要承担的繁重工作。他混迹于僧侣之中,不愿接见自己的朝臣。对于他来说这个修道院再好不过了。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9.埃斯科里亚尔图书馆。(这幅是我用手机偷拍的)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的建筑内部最漂亮的要数位于西部出口处长长的走廊里的图书馆。这是埃斯科里亚尔大教堂最富丽堂皇的大厅,菲利普二世在世期间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图书馆内的天花板彩绘着科学和艺术寓义内容的图案,图书馆中藏有 4000 份手稿和 4 万册书籍,其中一些为稀世珍本。最古老的一本是 1500 年前的拉丁文《圣经》手抄本,最珍贵的一册为用金纸刻字贴成的金书,重 50 公斤。图书馆中还保存有像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这些新教徒的论文。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10.这幅来自于网络,侧拍的照片能看到书柜里的书。
    图书馆很长,大概有三四十米,宽在七八米左右,这里视野开阔,两边的书柜一直向着远方延伸。透过书柜,可以看见那些厚重的泛黄的书籍。图书馆里非常的安静,我们在里面转来转去找金书未果。
     菲利普二世建造埃斯科里亚尔的动机之一是为他的父亲卡洛斯一世国王 (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修建一所陵墓。1586年卡洛斯一世的遗骨被放置此地。但这座皇陵直到菲利普三世1617年执政,才开始在教堂的主祭坛下动工。这里埋葬了从 16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即从卡洛斯一世到阿方索十三世)大多数国王的遗骨。
    我们进去前何导就告诉我们怎么进到陵墓之中。可是当我们走进庞大的修道院内,根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但我们知道陵墓是在地下,根据这一点我们在一个岔路口选择了下坡的路,还真走对了,那条路很长,我们顺着曲曲弯弯的走廊一直往下走,终于到达了地下陵墓。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11. 埃斯科里亚尔的皇家地下陵墓。 
    在下到这个地下陵墓前我还有少许的担心,那里面会不会臭?结果完全没有嗅到异味儿,难道是通风很好?或者做了特殊的处理?
   后来我向何导提出了这一问题,那些遗体不掩埋直接放在石棺内,在腐烂的过程中难道不臭吗?
   何导给出的答案出乎我们所有人的预料,由此我们才了解到西班牙皇室特殊的殡葬方式。
   原来遗体不直接放入其间,而是经包裹后置于地窖让其腐烂,几十年后当所有的肉体全部腐烂后才将遗骨收入石棺中安葬。因此西班牙皇室的安葬仪式一般都由孙辈进行。何导说去年现国王才安葬了他的曾祖父,还说而今这个地下陵墓只剩两个位置了。等用完了,西班牙皇室只怕是要另择地方了。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12.石棺之上常有这类石雕。
    陵墓在地下,空间采用暗色调,以黑灰色的大理石和深棕色的实木为主,表面都有抛光,然后顶上吊着一个巨大的吊灯,昏暗的灯火反射在石室的每个角落,让人觉得肃穆但却不压抑。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13.每个石棺前都有文字说明,可对我们来说等于没有。
    地下陵墓肃穆的氛围使我没了拍片的意识,上面三图来自于团友的微信圏,忘记是谁发的了,在此谢过。
    等我们回到集合地点才知道我们算是看的比较全的,他们有的没有看到教堂,有的没有找到地下陵墓。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14.在巨大的建筑群面前,人显得多么渺小。
    等我开始整理这些照片上网查询时才发现,我们漏去了最该去的地方---花园,在那里可以拍到修道院的全景。下面这张照片选自于网络,放在这里算是一个念想吧! 
西萄16日游记(七上)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15.在花园的高处还能拍到倒影。(图片来自网络)
    有塑有石雕的修道院正门我似乎没有看到,难道我们走的是后门?
   感觉跟团旅游每天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很难消化。
   第七天的游历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