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大同·法华寺白塔
年代:明代;形制特点:覆钵式砖石塔,高约18米,;现状:保存完好,2006省保 ![]()
法华寺白塔,位于大同市城区内东北隅塔寺街的宝塔寺(即新寺、已毁)後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塔为明代所建,覆钵式白塔(喇嘛塔),砖石结构,琉璃饰十三天。塔高约十八米,塔座下面是二米高的砖石方形基台,并于其上建有花墙,高台西部建一窑洞。洞门上方有“小洞天”三个石刻大字,以前里面塑有佛像。窑洞南北两侧设有门洞,拾级而上可直通塔基外部。塔座为须弥座二层八角,每边长一点七米,周长十三点六米。两层分别高为零点八米和零点九米。塔座之上是两圈覆钵形金刚圈,各高四十五厘米。上为坛形塔身,俗称塔肚子,塔身高八米,下部细、中部粗,形若瓶腰。在塔身的四方各开一扇小窗,每个小窗的上部与两侧,分别有一尊砖雕的金刚,像是承托天窗的力士,又像是守卫宝塔的勇将。周围饰以彩带祥云。金刚的造型雄壮英武,雕刻细腻,姿态威严,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再上周围镶砌有黄、绿、紫三色圆形琉璃收檐,共有八层的相轮。顶部为塔刹。巨大的琉璃刹座上饰以仰莲、宝珠等。 此塔是大同惟一的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其建筑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浓厚。塔于2006年6月列入第五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资料: 网易博友微风山谷;新浪博友·杨晓利老师;网络;子杰 大同市法华寺位于大同城内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法华塔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大同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塑像灵动丰润,形象生动。壁画色彩丰富,人物众多。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浓厚。
大同法华寺白塔欣赏 ![]()
![]()
![]()
![]() ![]() ![]() ![]() 附:大同法华寺古建筑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