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鞑子占天下

 马兴鹏 2018-08-20

/马兴鹏

 

说的是马氏家族的事,也就是我的先祖们的事。

鞑子,其实是鞑靼。史载:明朝时曾先后崛起过两支蒙古部落,一支是瓦剌1439年,瓦喇首领也先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并建立了起一支迅疾如风,能征惯战的强大骑兵队伍,其领地扩展了到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达西伯利亚,南抵长城的广大地区。14497月初,也先发兵4路攻明,明军以50万对付瓦剌军的三、五万人,竟然不敌,导致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以后的若干年,瓦剌部落逐渐衰落下去。继之而起的另一支蒙古部落鞑靼,首领为俺答汗。俺答汗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之孙,18岁走上政治舞台,屡建功勋,率军10余万,成为称雄于蒙古右翼土默特诸部的万户首领。俺答汗远见卓识,他很早就意识到了长期的战争,使蒙明双方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为结束这一局面,他以战求和,率兵打入北京又撤出(史称庚戌之变”),最终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隆庆封贡,结束了北疆少数民族地区与明朝长达200年之久的战争局面,先后在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换来了边民释戈而荷锄,关城熄烽而安枕的和平景象。明朝万历六年(1578),俺答汗还赴青海西会见西藏喇嘛索南嘉措,尊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首创达赖称号;他还下令在归化城等地修建寺庙,大力扶持喇嘛教,使喇嘛教开始在蒙古广泛传播。到了明朝末年,蒙明之间的融洽关系再度紧张,双方军队在边境屡屡开战,战争中一个新的家族——马氏家族便由此诞生了,这个新诞生的姓不同于百家姓中那个古老的汉族姓,此为蒙古族的姓。

据马氏家谱记载:明朝末年,一支由鞑靼军首领铁木尔率领的军队与一支由李文忠将军率领的明军军队在甘肃、宁夏一带展开激战,最终铁木尔的鞑靼军不敌,向甘肃白银、靖远的黄河方向败退,明军穷追不舍。在前有黄河阻拦,后有明军追击的危急时刻,铁木尔大喊一声乌兰,救我!刹那间,奇迹出现了,从天降下一座大山,将明军阻挡在山后。乌兰,在蒙古语中为英雄的意思,如:外蒙的首都乌兰巴托即为蒙语红色英雄城。此山后来被命名为乌兰山,即英雄山,位于现在甘肃省靖远县城南部。

明军绕过乌兰山继续追击,可鞑靼军还没有渡过黄河。情急之下,铁木尔率众跪下,向长胜天大神祈祷:万能的长胜天呀,请给我们一条生路吧!霎时,奇迹再度出现,黄河上升起一座巨大的冰桥,铁木尔一见大喜过望,迅速率众抢渡过河。过河由七位首领断后,最后一个首领为铁木尔的驸马,姓卢。冰桥在抢渡过程中逐渐融化,卢氏驸马走到桥中央时,冰桥一折为两段,驸马大叫一声,连人带马跌入河中,淹没在滚滚的洪流中。

注:

一、在我的老家中原村,有一片土地名叫“卢家地”,相传铁木尔将此土地作为嫁妆赐给了卢氏驸马。此地一直由马家耕种,庄稼长成后,卢家便派人来收割。后来,马卢两家疏于走动,渐行渐远,到了民国十三年,两家竟然为此地打起了官司。此地最终判归卢家,因为卢家出了个不大不小的人物,而马家衰败的一塌糊涂,一蹶不振,此为后话,但却印证了上述传说的某些真实性。关于冰桥一事,我的爷爷解释说那是一个夹杂着木材和柴草的巨大浪头,自然能够承受马匹过渡。不知道这一解释能否行得通。

二、在靖远县有两个村:上小卢村和下小卢村,以前,这两个村为一个整体,统称卢家村,相传此为卢氏驸马家族的集聚地。

铁木尔率领鞑靼军渡过黄河以后,迅速进入山区。为了躲避明军的追杀,他们弃武从农,改汉姓、学汉话,与当地汉族互通婚姻,逐渐过上了汉族的农耕生活。

铁木尔将自己部落的姓氏集体改为了“马”姓,改此姓氏主要有两种含义,其一:鞑靼部落本是马背上的民族,此部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马,姓“马”以作纪念;其二:在连年的征战中,马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鞑靼部落依靠马夺取了半壁江山,马儿们又在危难之际救了鞑靼的将士,姓“马”是为感恩。

注:

一、经此一投,马氏家族的一部分迁移到了新疆,1998年,新疆那边曾派人与我的爷爷联系,商谈续家谱一事,但最终不了了之。另一部分人马,去了乌克兰,并在当地建立了铁木尔王国。还有一部分人马主要集中在甘肃白银一带,势力范围在马氏家谱中是如此记载的:“前有营儿门,后有芦塘城”。营儿门即为现在的甘肃省靖远县营坊村一带。芦塘城位于现今甘肃省景泰县。

二、据我的爷爷讲,当时,马家在营坊村附近的山谷中安了一个纯铁做的大门,此门在民国十三年时还在,解放后,毁于洪水。在马氏家族集居的地方,无一杂姓,全为马家。如甘肃省靖远县曹岘乡的山头、山后等村以前就全是马家,至民国以后,才零星有其他姓氏的人家迁入。而该乡的中原村至今还是全村姓马。

三、铁木尔死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将他所盘踞的山头称为“铁木山”。此山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现在靖远县五河乡,为该县最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自改了汉姓以后,马氏家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不久,便与当地的原居民产生了冲突,马鞑子天下的事便发生在这一时期,时间大概在民末清初。

天下,其实就是争地盘。

相传马氏家族与当地的另一大家族因土地问题屡起纷争,争斗中,双方家族的人互有死伤。那一家族觉得长期下去不是个办法,便想出了一计,那就是让马家站出一个人来,将他的肚子豁破,让他抱着肠子行走,能走多远算多远,所经之地全归马家所有。如果马氏家庭无人敢站出来应战,则马家现有的土地全部归他们所有,此计好毒呀!

没想到那个家族刚刚一提出豁肚走路占地盘的诡计,马氏家族中立即就有人站出来应战了,这个人便是后来闻名于甘肃省靖远县一带的马鞑子。此君为马氏家族的一个小孩,年龄只有13岁。马鞑子是那个家族对马氏一族的蔑称,污辱之味甚为浓厚。我们且不去理会这些。

马鞑子豁肚的地方在现今靖远县的马滩村,从马滩村剖开肚子开始,这个13岁的小孩抱着外露的肠子向前走去,又是翻山,又是越岭,又是过滩,最终因流血过度,力不能支,倒在了现在曹岘乡河湾村的村头,将方圆100多里的范围走成了马家的地盘。

据传说,本来马鞑子还能坚持走的,但没想到在河湾村的村头碰到了一个挑担的货郎,他一见这个13岁的小孩子在捧着自己的肠子走路,当时就吓坏了,一下子丢了货担转身就跑,谁知,这个货郎在丢货担时,不小心将担货的扁担砸在了马鞑子的身上,马鞑子大叫一声,栽倒在地,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马鞑子最后被安葬在了他倒下去的地方,随葬的还有他心爱的狗。他的墓至今还在河湾村头,一个大大的馒头似的土堆,每年的春节来临,坟头总是纸钱飘扬,香火袅袅。坟头的草丛中有一个大洞,洞中常有青蛇出没。坟头还长着一果大大的野枸棘树,相传是他心爱的狗的化身。马鞑子后来成了马氏家族心目中的大神,他被供奉在河湾村的邻村——全村姓马的中原村的大庙里。神像双眼圆瞪,口中含着一把亮闪闪的刀,双手托着外露的肠子,样子十分吓人。供奉神像的大殿的墙壁上画着他豁肚走路占地盘的全过程。据说,他的神像还曾被供奉在马家的家庙——靖远县寺湾坪庙里,此像后来毁于文革时期,连同庙门前的一个石碑一起被捣毁,埋在了地下。寺湾坪庙作为国家的一个旅游景点至今还存在着。

但,作为蒙古族鞑靼部落的一支马氏家族经过与当地居民的长期融合,不仅改了汉姓,说了汉话,并最终演变成了汉族。

注:

 令我感兴趣的是迁徙到新疆的那一支鞑靼人马,他们是否也起了汉姓?是否也姓马?是否已经被汉族化、回族化、维吾尔族化,抑或还是蒙古族,依然保持着先祖们的遗风?还有,那批在乌克兰建国的人,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过得如何?

这是我想知道的,也是我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写出来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