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8月6日┃课题管理┃区域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

 heitudi 2018-08-20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区域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


刘松  丹东市元宝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的引领作用愈来愈彰显,一线教师 “草根式、小专题”的小课题研究被大力倡导。如何引领教师开展研究,如何将研究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丹东市元宝区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形成了区域内推动群众性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系统策略,为有志于开展区域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地区蹚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新路。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途径


一、管理入手,建章立制,确保工作有秩序开展

制度是课题研究工作顺利扎实开展的基石。为确保科研工作有序开展,需要建立一系列工作保障制度。

1.构建区、校、年级(学科组)三级科研管理网络系统,层层管理,落实到人。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学校(教)科研室→学校教研组。

2.确定科研主任例会制。每学期开学第二周为固定的例会时间,总结上学期工作,布置新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安排应急性培训,由各校主任回去转训,保证各项工作质量。

3.制定《科研主任常规工作守则》。将科研常规工作以条目的方式规定出来,既便于检查督导,又可以给新旧更替主任工作交接提供便利。《工作守则》的内容随着工作要求的不断变化随时修订完善。

4.建立网上办公室。利用qq、微信等方式,建立科研团队工作群,通过网络现场办公,布置工作,答疑解难。为不影响正常工作,可规定每天固定网上办公时间,同时要求团队成员每天要利用一定时间浏览工作信息。

5.成立科研团队组织。区域成立区、校、学科组三级科研团队组织,保障文件通知、培训指导、研究情况等信息的畅通。

6.制定《小课题管理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元宝区教师小课题管理办法》《教研员课题管理办法》《科研骨干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品牌教师评选标准》等制度,各项工作照章执行。


二、活动跟进,稳扎稳打,确保课题研究质量

结合工作需要,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活动,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

(一)召开课题申报论证交流会

为保证课题研究有序、有质进行,每次选题立项之初,组织召开不同规模的课题论证会,现场论证指导,推选确定课题立项。根据需要邀请上级科研所专家老师现场指导,从入口保证课题研究质量。


(二)开展“最佳方案设计”交流会

通过课题论证开展最佳课题设计方案评选活动,将比较优秀的方案设计推选出来发到科研博客和区教育网站上,供大家学习交流。


(三)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全员研究水平

小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将教师所需采用“面训+转训”的方式送到基层,通过科研部人员下校专题讲座、开展专栏活动等形式为基层服务。同时,注重发挥科研团队成员作用,利用他们转训有关内容,便捷灵活实用。先后进行过如何指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立项、小课题档案的建立、如何有效设计教师小课题立项表、小课题研究报告的写作、如何做研究型教师、做研究型教研员等专题讲座和辅导。

通过专题讲座、专栏活动等形式,引导教师把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好的想法和做法。通过科学规范的方式,提炼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交流。“名师大讲堂”栏目是教师交流思想、智慧互动、成果发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之一,每学期搞一次集中性的栏目活动,交流、推介、奖励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和科研成果感。这些做法吸引了更多的教师加入小课题研究,使教师真正投身于课题研究并在其中获得发展,走上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课题研究的科研发展的良性之路。


(四)开展“小课题拉练展评”活动

为更好地发挥推动基层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研究水平,精心设计开展了“元宝区教师小课题研究拉练展评活动”。全区性的拉练每两年开展一次,基层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或学期或学年进行一次。活动得到了基层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各校按照科研部事先下发的方案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经过学校层面的初评之后,将上报的课题分组,根据数量安排若干分会场进行展示,由区科研核心团队成员组成的专家评审团进行评选,确定课题等级,颁发证书,并通过不同形式宣传推广评选出的优秀成果。有效的“拉练活动”既是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各校科研主任工作的汇报交流,同时也达到了培训与检验的目的。


(五)加强科研领导队伍培训,提高科研主任科研指导能力

一个学校科研工作质量如何,课题研究开展得怎样,与学校科研主任个人研究与指导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培养一个新手需要多方面培训,需要经受各种活动的历练。在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中,加强科研领导队伍尤其是新任领导的培训,比如要求他们经常学习“元宝区科研主任工作守则”、专题讲座“怎样指导教师进行小课题立项”,每到有主任变更便及时深入基层对新任主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借助省市一级的各种会议,组织科研主任全员参加培训等等。


三、搭建平台,互动交流,注重成果宣传与推广

针对教师研究的成果,注重成果的提炼、宣传与推广,先后安排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

——不同层次:按主持人分教研员和教师,基层教师又分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

——不同内容:按课题类别(规划课题、学会课题)、按工作岗位(科研主任小课题管理、教研员课题、教师小课题)有研究方面的,也有指导、管理方面的。

——不同形式:光盘录制交流、现场交流、材料交流、ppt交流、网上交流、论坛等。

“光碟转动”活动就是科研部为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力度,创新以往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方式,与区电教部合作,发挥电子采编技术作用,将当年在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拉练展评活动中的优秀获奖成果录制成光盘,并让成果光碟在全区各校转动起来。各校利用业务学习机会,组织教师观看教师自己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录像,科研部深入其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更直接、有效地引领和促进全体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

又如,全地区的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大会,从不同层面安排了有一线教师、教研员、科研主任等人组成的发言团队,发言的内容既有课题研究的成果,也有基层课题管理的经验,让不同岗位的人都有所收获。


四、制度与奖励并行

小课题研究作为元宝区学校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每个教师必须有一项小课题研究,作为一项硬性规定,奖励工作突出者。出台了对小课题研究中成绩突出,潜心研究的教师在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中加分的政策,将学校的小课题研究工作纳入年度的“百分考核”中,不仅仅是考核教师个人工作的一项,也是考核学校科研工作的一项。


五、春华秋实,小课题研究推动区域工作形成特色

(一)形成了区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常态工作模式

在教师小课题研究方面形成了具有元宝区特色的常态工作模式:培训动员营造研究氛围→建章立制保障研究秩序→开展活动推动研究积极性→提炼成果推动研究上档次(即认识保障-制度保障-活动保障-宣传推广保障)。


(二)小课题研究带来了诸多变化

教师科研意识和研究积极性大幅提高,许多教师已经善于从每一次学习中抓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思考,并且能与自己的工作结合、借鉴;研究群体年龄结构越来越均衡,老中青都有参与,研究热情高。

一线教师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高,涌现了一批高质量的课题成果。从每次的小课题拉练中能够看到研究过程材料准备充分,研究内容的确定、措施的采用等可操作性较强,研究的成果让学生教师真正受益。

教师们由研究外行逐渐变为研究内行,有更多的教师在向研究型教师转型。选题的确定、切入点的选入都有较大改善,更加关注学生,与自己平日的工作紧密结合。如《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评改方式的探究》《小学生坚持写日记有效方法的研究》等都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立项研究,进而解决问题的。

基层科研主任和分管科研领导的指导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学校小课题研究工作较以往有很大转变,研究风气和研究水平有很大提高,推出的课题研究成果质量越来越高,这足以说明学校主管领导的指导能力和平日的工作成绩。从各校上报小课题题目的规范性、每次活动的组织、教师成果汇报等方面,都能够看到科研领导队伍素质的提升。

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骨干、名师。“十二五”以来,仅从小课题研究中脱颖而出的市级以上骨干品牌教师就有十几名。他们的成果经验在全区宣讲推广,他们个人也受到全区教师的喜爱,他们作为区科研团队骨干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很好地发挥着引领作用。

本文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2期P18-20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