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皇帝死了一个皇后 杀了两个总督 革职了一批官员

 wenxuefeng360 2018-08-20

众所周知,清朝入关之初,颁发“剃头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这个高压政策引起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与抵抗,为清朝初期的天空抹上一层悲壮的血色。

令人不解的是,到了乾隆皇帝时期,有两名总督级别的高官,因为“违制剃发”,也掉了脑袋。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1748年说起。这一年的3月12日,乾隆皇帝南下视察期间,他钟爱异常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在德州舟次意外去世,时年36岁。

乾隆皇帝悲痛异常,干了不少荒唐事情。

清朝祖制规定,在皇帝、皇后去世期间,文武百官在百日之内不得剃头,表示自己内心悲痛,顾不上收拾仪表。不过,这个规定出台后,并没有得到严格地执行。如康熙皇帝几任皇后去世,外省连丧也不治;雍正皇帝驾崩,不少官员在百日内剃头,也没有被追究责任。有的官员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条规定。所以,孝贤纯皇后死后,官员们还是像以往那样,该剃头的剃头。

没想到,这一剃头,出了大事!因为乾隆皇帝重申禁令,称“本朝丧礼,剃发之罪最重”,要“明正国法,以彰祖宗之制”,一经查出,即行正法。

第一个撞到乾隆皇帝枪口的是奉天锦州知府金文醇。这位老兄在百日之内剃头,被人弹劾,抓起来交给刑部处理。刑部拟定的初步处理意见是斩监侯。照说,这已经是很严厉的处罚了。可乾隆皇帝正在气头上,分分钟都想杀头,便将刑部尚书盛安传唤过来,骂了一通,革除他的职务,从重处理,判为斩监候。

那么,金文醇到底有没有被杀掉呢?没有。乾隆皇帝发现,在百日之内剃头的官员大有人在。而且不光是官员,连盛京、杭州、宁夏、京口、凉州、四川等地的八旗驻防官兵中,就有不少人剃了头。法不责众,如果将这些八旗官兵统统抓起来杀掉,谁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呢?同时,乾隆皇帝自己的怒气也慢慢消了,觉得过于严厉地处罚剃发官员实在不妥,便打算冷处理,不了了之,就没有立即杀掉金文醇。

然而,一个月后,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被江苏巡抚安宁举报,在百日内剃发。这把乾隆皇帝渐渐平息的怒火又引发出来。乾隆皇帝痛骂周学健:“丧心悖逆,不唯一己敢于犯法,并所属官弁同时效尤,弃常蔑礼,上下成风,深可骇异。”下令将周学健革职,交给刑部治罪。

周学健的运气就没有金文醇好了。后来,他在革职期间,又被调查出“营私纳贿”“纵戚属玩法”等行为。数罪并罚,罪无可赦。当年11月,乾隆皇帝下旨赐周学健自尽。

这就完了吗?并没有。紧接着,湖广总督塞楞额,湖南巡抚杨锡绂、湖北巡抚彭树葵,以及两省文武官员均被发现在百日内剃发,告到朝廷来。

乾隆皇帝几乎要气疯了,他发布上谕称:“文醇已拟斩决,岂知督抚中有周学健,则无怪於文醇;岂知满洲大臣中有塞楞额,又无怪於学健。”在他看来,正是塞楞额、周学健等人带头,上行下效,才使得违制剃发者接二连三出现。

于是,乾隆皇帝将金文醇释放出来,“发直隶,以修城自赎”。金文醇幸运地逃过一劫。

塞楞额又将怎么处理呢?

塞楞额是满人,满洲正白旗人,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但是,乾隆皇帝根本就不因为他的满人身份从轻发落。特别是当乾隆皇帝知道塞楞额曾经三次阻止杨锡绂自首后,大骂塞楞额“丧心病狂”,又厉声称塞楞额已“身获重罪,法无可道。即或以其自首从宽处理,也不过稍迟数日之死。”

没过多久,塞楞额被刑部议罪为“斩立决”。乾隆皇帝称:“祖宗定制,君臣大义,而违蔑至此,万无可恕!以尚为旧臣,令宣谕赐自尽。”就这样,贵为湖广总督的塞楞额于当年9月被赐令自尽。算起来,塞楞额还死在了周学健前面。

至于湖南巡抚杨锡绂、湖北巡抚彭树葵,都遭到革职的处理。

其实,乾隆皇帝不仅仅在剃发的问题上大动肝火,还在其余礼仪问题上严厉问责,使得一些官员动辄得咎。如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阿克敦,在孝贤皇后册文中将满语“皇妣”错误地为翻译为“先太后”,让乾隆皇帝大发雷霆,将其革职下狱,以“大不敬”罪名定罪斩监候。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作出了宽厚仁爱的姿态,要对大臣们以礼相待。然而,短短13年后,乾隆皇帝就因为皇后之死,迁怒于大臣,严厉地处罚了一批官员。在那以后,乾隆皇帝明确宣布要“当严而严”。所谓“君使臣以礼”,从此抛之脑后,不再提起。

【参考资料:《清史稿》《高宗纯皇帝实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