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十三年发生了什么 让宽厚仁慈的乾隆变得残酷冷血

 无限时空使者 2019-04-02

1735年,24岁的弘历登基为帝,是为乾隆皇帝。

在即位之初,乾隆皇帝表现出与雍正皇帝不太一样的施政风格。

雍正皇帝对大臣严厉苛刻,薄情寡义。大臣哪怕稍有犯错也会遭到严厉处理,轻者革职问罪,重者脑袋掉地。因此,终雍正一朝,大臣始终如履薄冰,步步惊心。

乾隆皇帝则宽松多了。他一上任,就实施了一系列的“平反”措施。比如,把雍正皇帝长期囚禁的允禵、允、岳钟琪和傅尔丹等人,予以释放;妥善处理了朝年羹尧、隆科多两案的遗留问题;重新起用了曾经被雍正皇帝贬斥的鄂尔泰,任命其为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回到权力中枢。

雍正皇帝施行严刑峻法,严厉查处和打击私盐贩子。乾隆皇帝即位后,竟然发布上谕,允许老百姓贩卖少量食盐:“贫穷的老少男妇,背盐四十斤以下者,概不许追究。”一次背负40斤盐,不会被追究责任——这在向来实行盐业垄断的古代,是一条极具改革意义的措施。

这些措施,获得了“万民欢悦,颂声如雷”,给乾隆皇帝加分不少。一个温和儒雅、宽厚仁慈的皇帝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意不意外?高不高兴?开不开心?

然而,转眼来到了乾隆十三年,即1748年。乾隆皇帝迎来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转变——宽厚仁慈的他,变得残酷冷血。就如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中所言:“乾隆十三、十四年间,为高宗生平的第一变,由寅畏小心,一切务从宽大而一变为生杀予夺,逞情而为。”

那么,乾隆十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一年的2月,大年过后,乾隆皇帝还兴致勃勃地进行东巡,来到山东曲阜拜了孔庙,又爬上泰山“一览众山小”。然而,3月31日晚,乾隆皇帝沿运河从水路回京途中,他最心爱的富察皇后病死于船上,时年37岁。

富察皇后的病逝,对于乾隆皇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再加上前一年除夕,他唯一的嫡子永琮不幸夭折。这两个打击,让乾隆皇帝意味索然,性情大变。他说:“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自去年除夕,今年三月,叠遭变故。”乾隆皇帝在即位之初,就预感到潜力十三年要发生不详的事情,竟然一语成谶!

不过,至少在表面上看来,乾隆皇帝还在正常处理公务,维系国家运转。直到一件小事情,引发了他内心深处愤怒的“小宇宙”。

4月的一天,乾隆皇帝审阅翰林院制作的皇后册文,发现汉语“皇妣”一词错误地译成了满语“先太后”。乾隆皇帝终于爆发了,下令将管理翰林院的刑部尚书阿克敦交刑部治罪。刑部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思,从重判为“绞监候”。乾隆皇帝竟然觉得还太轻,直接将阿克敦判为“斩监候”,同时将刑部官员统统革职。

这样就够了吗?并没有。

按照满洲习俗,遇到皇帝、皇后、皇太后去世,官员在百日之内不得剃头。不过,这个习俗并没有得到严格地执行。康熙皇帝几任皇后去世,外省连丧也不治;雍正皇帝驾崩,不少官员在百日内剃头,也没有被追究责任。以至于时过境迁,许多官员甚至不知道有这条规定。

现在,乾隆皇帝不但重新祭出这条规定,还将执行的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臣民,表示“本朝丧礼,剃发之罪最重”,要“明正国法,以彰祖宗之制”,一经发现,即行正法。

结果,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湖广总督塞楞额因为在百日之内剃发,被人告发,乾隆皇帝下令他们自尽。湖南巡抚杨锡绂、湖北巡抚彭树葵、奉天锦州知府金文醇等人则被革除职务。

你看,一个寻常的“剃发”问题,死了两个总督!

然而,对于大小官员来说,他们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乾隆皇帝登基后青云直上的亲贵大臣讷亲,在督战大小金川之战时连遭败绩,又私底下发了一通牢骚,结果被乾隆皇帝下令处死;

——川陕总督张广泗,同样在大小金川之战中吃了败仗,被乾隆皇帝亲自审问,以失误军机罪处斩;

——张广泗的前任川陕总督庆复,也是因为大小金川之战被乾隆皇帝下令自尽;

——1750年是在乾隆皇帝四十大寿,1751年是皇太后六十大寿,按照惯例,这两年判处的死刑犯,应该进行特赦。乾隆皇帝却宣布,贪污官员不在特赦之列,照常处死;

乾隆皇帝的严苛刻薄,甚至超过了雍正皇帝。在那以后,乾隆皇帝明确宣布要“当严而严”,至于“君使臣以礼”“宽大之政”之类,再也不提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乾隆十三年的风暴》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