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沼泽地里的三眼怪虫,见证了恐龙的诞生和灭绝

 弥渡07kuyl23rl 2018-08-20


一场大雨过后,有市民在地面上的小水坑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生物。

它像虾一样有着坚硬的外壳,却没有虾的前肢和纤细外形。

这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古老生物——鲎(hòu)虫。

恐龙最早出现于2.3亿年前,大部分于6500万年前灭绝。

而鲎虫至今在地球上已经延续了3.5亿年。

它见证了恐龙由出现到灭绝的全过程。

鲎虫虽具有“活化石”的高贵身份,在生活中却不怎么起眼。

它常生活在池塘、水稻田等淡水区域。

即使在下过雨后泥地中坑坑洼洼的小水坑,也可能发现它的踪影。

但身长不足10厘米的纤小身躯不容易吸引人的眼球。

即使侥幸被人注意到,也常把它与其他昆虫混为一谈。

鲎虫的体型扁平,约40对胸肢从36个体节*中延伸而出。

它们构成了鲎虫最主要的功能器官,每一节附肢都具有分工明确的特定功能。

除了爬行、游泳等运动之外,它们还以奇特的方式完成难以想象的艰难任务。

比如产生水流将食物引导到嘴里。

有些还具有类似腮的功能,帮助他们获取氧气进行呼吸。

*注:雌性鲎虫有36个体节,雄性鲎虫有39个体节,表现出性别二态性。

坚硬的褐色盾形背甲覆盖了鲎虫的头部和胸部。

既保护着2/3的躯体,也让它伪装成池底的沉积物。

鲎虫虽然长相平平,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它具有三只眼睛*,并在头顶排列成三角形。

一双对称的复眼,一只无节幼体眼居于其中稍高的位置。

 “节肢动物中的二郎神”这一称号鲎虫是当之无愧了。

*注:鲎虫的英文名为Triopslongicaudatus,triops在希腊语中表示“三只眼睛”的意思。

《西游记》中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是法力无边的神通眼。

而鲎虫的单眼则没有那么玄幻,它只是用来感光的器官。

一对复眼才是它用来识别图像信息的视觉器官。

复眼这种视觉器官多在昆虫和甲壳类节肢动物身上出现。

而且往往具有数量多而体积小的特点。

比如蜻蜓就具有28000个复眼,能精准地捕捉飞行中的小昆虫。

复眼的分辨率受到像点的限制,一般影像分辨率比人类低,而时间分辨率大约是人眼的10倍。

通常复眼的体积越大,小眼面的数量就越多,它们的视力也就越强。

图:蜻蜓的复眼

而具有两只小面积复眼的鲎虫是天生的“弱视者”。

它最大只能分辨出2×16×16的像素,相当于一个高度近视的人。

它只能识别附近10厘米左右运动的,或体积比较大的障碍物。

平凡的长相与极强的保护性外表让它逃过了人类的捕食。

甚至在自然界中也几乎没有天敌。

但作为牺牲,它同时也活成了小透明。

这个远古流传的生物有的时候是透过别的节肢动物被人所了解。

鲎虫是淡水甲壳动物,却与海洋里的其他同门动物有着奇妙的渊源。

它与流淌着蓝色血液的鲎外形相似,身长却不足它的剑尾大小。

两者都是起源于古生代泥盆纪,在地球上生活超过3亿年的远古生物。

于是鲎虫也被视为微型鲎。

而无论在体型上还是结构上,它都与螯虾有着更相近的共通之处。

鲎虫又因经过恐龙时期还没灭绝而成名。

于是它也被称为“三眼恐龙虾”

但不同于鲎与螯虾体内酷炫的蓝色血液。

鲎虫有时会因血液中存在血红蛋白而呈现粉红色。

在地球的生命历史中,曾发生过五次轰动全球的生物集群灭绝。

二叠纪末陆生生物70%的科和海洋生物95%的物种消失;

三叠纪末大多数大型两栖类动物被淘汰;

白垩纪末则冲击了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恐龙灭绝。

而鲎虫却完好度过了这三次世纪大灭绝,直到今天也依然顽强延续着。

图:地球不同时期存在的物种

鲎虫每一代的正常寿命只有短短的40~90天。

凭借短暂的生命完成漫长的物种延续。

这期间跨越的艰难阻碍可谓令人惊诧。

脆弱的低等生物得以实现伟大的生命传承,自然有其独具奥秘的生存术。

图:不同阶段鲎虫的生长情况

存在感极低的特征让鲎虫成为亿万年来孤独的物种。

但也是躲避了自然界中激烈生存竞争的存活优势。

目前已知的捕食者只有一些水禽和木蛙。

而几乎全部体积比它们小的有机生物,例如藻类、蝌蚪,甚至同类鲎虫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

虽然天敌稀少,但自然环境的恶劣多变让地球上的物种经历了多次颠覆性更替。

而鲎虫则是凭借其最初始的形态——虫卵,熬过了种种极端气候。

多种繁殖方式让鲎虫基因搭配策略相对更多,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发展出单独的亚种。

这也给了它们更多的生存可能性。

动物界中常见的有性生殖在鲎虫中是稀少现象。

雌雄同体虽然存在,但也比较少见。

而鲎虫是一个雌性居多的物种群体。

由未受精的卵发育的孤雌生殖则成为了它们的主流生殖方式。

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快速地完成。

雌性鲎虫体内的虫卵形成几个小时就会释放出体外。

此后,脱离母体而自生自灭的虫卵则展现出惊人的耐受力。

虫卵视环境而决定自己的发育状态。

假如环境有利,它则在环境基质中产生趋于白色的卵,孵化而出。

而在高温、干旱、极寒或强辐射等环境中,它也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当发育到原肠胚时期,它会使细胞脱水停止所有代谢活动。

图:鲎虫的虫卵

这时虫卵进入滞育期,以死亡的假象保存生命,抵抗外界干扰。

滞育期状态最久可以持续长达25年。

这帮助它们渡过了各种自然灾害,甚至三次生物集群大灭绝。

可谓是实现物种延续的唯一功臣。

顽强抵抗恶劣环境的滞育期虫卵同时还是扩大种群分布范围的传播使者。

轻盈的虫卵常常以风作为媒介飘散各处。

而它们有时也会搭上鸟类或其它动物的便车,居无定所。

到达一处合适的栖息地,它们就在水源充足的水体中重新孵化出幼虫。

研究发现,即使是从死去的母体中取出还没来得及释放出体外的卵。

在适宜的条件下育养,也能孵化出正常的幼虫。

鲎虫虽脆弱,但它却凭借强韧的虫卵完成伟大的物种延续。

顽强的生命现象不就是自然界最奇妙之处吗?

随着鲎虫的活化石被考古学家挖掘,研究发现这一物种神奇的生命历程。

近年来它逐渐出现在人类的视野的得到关注。

这个古老的生物同时也作为益虫被大众所认识。

图:浅池塘中的鲎虫

它能捕食库蚊的幼虫。

因此在网购平台上都能看到包装成罐的鲎虫售卖信息。

而在日本,它则多被用作除草剂。

NASA曾将鲎虫带上空间站测试其在太空中的生存情况。

他们发现在地球上只能存活3个月的鲎虫,测试中竟有18个月的寿命。

这说明它有望作为高蛋白食物,供给未来太空航行的长期任务。

图:人工养育的鲎虫

鲎虫作为生物界的小透明,小心翼翼地生存了3.5亿年之后终于得到人类的关注。

人类的干涉尚且不知会对这个物种造成伤害抑或是保护。

且看它还能拿出过去的韧劲,渡过多少浩劫。


*参考资料

Triops longicaudatus. Wikipedia.

薛俊增, 方伟, 吴惠仙,等. 中华鲎虫外部形态结构的初步观察[J]. 四川动物, 2010,29(2):209-211.

Fryo'Brien L L, Mulla M S. Optimal conditions forrearing the tadpole shrimp, Triops longicaudatus (Notostraca:Triopsidae), a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against mosquito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 1996, 12(3 Pt 1):446.

鲎虫:起什么哄,没见过活化石啊?果壳.

Autumn Spanne. 10 Trippy Facts AboutTriops. 2016.

Triops longicaudatus. Animal Diversity We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