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界中最古老的动物,逃过地球三次生物大灭绝,却被人类盯上了

 昵称413468 2019-09-18
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地球直到今天已经发生了5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都带走了地球上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生命,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恐龙大灭绝,白垩纪末期,这种统治地球数亿年的生物彻底消亡,之后才有了人类的诞生,而在此之前的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则最为恐怖,地球百分之九十六的生物都彻底死亡,只有极少数的动物才苟延残喘了下来,这其中就有我们要介绍的动物,
鲎虫
。据生物学家的考察发现,鲎虫在地球生活了至少3.5亿年的时间,可以说是见证了恐龙的衰亡,有看到了人类的兴起,被生物学家称之为活化石。
鲎虫虽然有活化石的美称,但在生物界的地位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这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实在太常见了,稻田里、水洼中、甚至是下过雨的路面上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其貌不扬的小虫子。
它的身长不足十厘米,即使被人看到,也会把它当成普通虫子来对待,如果遇到讨厌虫子的人恐怕都会被一脚踩死,它们身上披着坚硬的外壳,基本没多少防御作用。鲎虫的体型如果放大无数倍,恐怕会让人联想到什么外星生物,但它如此微小的体型,真让人看不出它有什么本事能活过三次生物大灭绝的,但正是鲎虫的这个小,为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恐龙虽然大,不也照样变成飞灰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鲎虫也有着其独有的特点,这家伙有三只眼睛,颇有点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的感觉,但鲎虫最上面的那个并不是眼睛,而是鲎虫的感光系统,真正用来看东西的,还是靠下面那对眼睛,不过就算这俩眼睛其实也和摆设差不了多少,鲎虫的两个眼睛只能模糊的看到10厘米范围内的东西,比我们人类的高度近视者还要可怕,不过对于鲎虫来说,这么一点距离应该也够用了。
鲎虫主要生活在淡水当中,它的一生相对于人类来说就短暂很多了,一只正常生长的鲎虫只能生存两到三个月就会走向死亡,那么它们是如何躲过三次生物大灭绝的呢?这还要多亏它们的繁殖方式,鲎虫的虫卵有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如果环境适合虫卵孵化,那么它们就会马上孵化,如果不合适孵化,鲎虫虫卵就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干旱、高温、辐射、极寒等环境,都无法消灭鲎虫卵,这些虫卵会随风飘荡,或者被其它动物带走,直到遇见合适的生存地才会孵化。另外鲎虫虽然分雌性,但雌性鲎虫却可以进行孤雌生殖,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只剩下一只鲎虫,它也不必担心灭绝的可能。
但随着鲎虫被人类的发现,它们的用途也被慢慢开发了出来,在网上有很多买卖鲎虫的商家成罐出售鲎虫,欧洲人喜欢用鲎虫捕捉自己车库中的蚊虫,日本农民发现鲎虫能除去稻田里的杂草,甚至比除草剂还管用,而美国航空航天局就更厉害了,他们将鲎虫带上空间站进行测试,发现这种在地球最多只能活三个月的动物,在太空却能存活一年半之久,这意味着鲎虫在未来或许可以成为太空旅行的高蛋白食物。鲎虫可能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挺过了三次生物大灭绝,熬死了恐龙,却被人类当成了高蛋白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