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匾额上的断箭,为何无人敢取?

 颜逸堂主 2018-08-21


故宫,在古代也被称为紫禁城。


其中的“紫”字大有来头,据说当年老子出函谷关时,有一道紫气从东方飞至,守关人在看到紫气的同时,就看见老子骑著青牛姗姗而出,守关者立即明白这是有圣人出关。



自此以后,“紫色以及紫气东来”被人们视为一种吉祥的寓意,代表著有圣贤或是帝王出现。


古代皇帝身份尊贵,所居住的宫殿防备极其森严,寻常老百姓难以接近,综其所有,古代故宫便有了“紫禁城”这么一个称呼。



但是你知道吗?


即使是这样一个地方,也曾遭到了寻常百姓的侵入,甚至还在宫殿的牌匾之上留下了一道颇具讥讽意义的标志。


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这个标志所在地点是故宫隆宗门。


这座隆宗门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到了后来又曾在万历以及清代顺治年间两度重修。


在今天,隆宗门西面的区域目前还未对游客开放,仅仅只是门内的空间被改造为向游客提供餐饮休息的场所。



在隆宗门内顶端朝西处挂有一面门额,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门额上“宗”字的左侧金线位置有一个小黑点。


事实上这是一枚深深钉入门额的箭头。



没错,这就是那一道颇具讥讽意义的标志就是这一支断箭。


古代皇宫守卫森严,能够在这种地方使用冷兵器甚至还射中牌匾,对于皇室来说难道不算一个侮辱吗?


那么这支箭矢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留在这里的呢?


时间大约要追溯到200多年前。



清代在隆宗门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带发生农民起义,农民领袖林清策划并领导京畿一支队伍直接攻打紫禁城。



当时嘉庆皇帝正在围场行猎,所以京城内只有较少的禁卫军留守。


林清觉得时机很好,就集结了200余人对紫禁城进行攻击。


九月十四日,起义军乔装打扮,兵分两路,计划从东、西华门进入宫城。 西华门一支在内应太监刘得才、刘金等人引领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门,并在此展开激战。



最后起义军败下阵来。


在战斗中,起义军将一支箭射到了隆宗门的牌匾上。战斗结束后,嘉庆皇帝命人将箭斩断,箭头却没有取下来,就留在了牌匾上。


这一留,便直到了如今。



这一场农起义军直取皇宫的大戏,这次变故给嘉庆皇帝以很大的震慑。


史料记载的措辞为“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嘉庆帝深刻的反省破例向天下发了“罪己诏”以检讨自己作为人主的过失。


并且下令隆宗门上的断箭谁也不许拔下来,拔者必死!或许他是想以此作为鞭策自己、警醒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