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宋朝的最后一缕英魂,消散了……

 明远小筑 2018-08-23

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宋朝的最后一缕英魂,消散了……

文天祥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吗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季羡林《有为有不为》

1127年1月9日,金军攻破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一百五十六年后,南宋也已经灭亡了四年了。同样是1月9日,宋朝的最后一缕英魂从容就义。

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在之后的官场生涯中由于性格刚直,屡次上书弹劾权臣,针砭时弊,所以起起落落,始终不受重用。1275年,临安危急,宋廷向各地发出勤王诏书,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捧着诏书一番痛哭之后,散尽家财作为军费,迅速召集了一支上万人的部队入卫京师。

战事不利,文天祥作为使臣赴元军讲和谈判的时候也被扣押。不久,宋朝投降,文天祥在被押解途中找机会逃脱之后,在江西一带辗转领兵抗元,最终兵败被俘,在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前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结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

崖山海战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开始了第二次囚徒生涯。这期间,不论是投降之后的南宋皇帝和其他人来劝降文天祥,还是元人以性命胁迫,威逼利诱,文天祥都不为所动,坚守着自己的气节。忽必烈出于稳固统治、安抚汉人的角度,并没有杀文天祥,而是把他关在了一处简陋肮脏的囚室,希望通过这样的折磨来逼迫文天祥投降。可文天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种折磨更无法改变他的心志。在这样的监狱生活中,他写下了《正气歌》这首五言古诗。

正气歌

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文天祥的书法

三年后,1283年1月9日,文天祥临刑赋诗,面南而拜,从容就义。他死后,元廷特许其夫人欧阳氏为其收尸,在衣袖间发现了他的绝笔: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好一个义尽仁至!好一个庶几无愧!

征 稿

欢迎各位喜欢创作的书友向我们投稿,分享有关季羡林、传统文化、文学艺术、读书治学等原创内容,字数在一千至三千为宜,发送至goodeditor@126.com。

经作者授权可开通打赏,打赏收入全部归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编辑:郭磊峰

排版:郭磊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