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合作探究

 流沙河 2018-08-23
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合作探究 - 静夜思 - 静夜思的博客

 

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合作探究 - 静夜思 - 静夜思的博客

 
转载改编节选于:写在优质课评选之后

写在优质课评选之后

 

为什么都使用分组合作探究却有成功与不成功之分,有理想与不理想之分呢?有这样几个因素影响着分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与效果。

1、教师的教学激情。这方面教师基本功好、语言煽动性强、个人性格外向的教师好于语言节奏慢、性格相对内向的教师。

2、教师上课的习惯与组织方式。若学生习惯于或适应于这种组织形式,课上教师可随机组织学生凭惯例或习惯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如何调节质疑等,这样学生与执教教师就能配合好,否则师生配合就不好。

3、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是能否成功引导学生探究的最本质的关键因素。用什么方式提出问题,怎样调动学生去探索,怎样动手动脑去思考,是教师基本能力之一,这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知识性、艺术性。

优质课的看点、亮点,得分点,就在于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师驾驭艺术展示上。获得者是这方面的高手,在创设情境方面动了脑子,在引导学生探究方面下了功夫,所以创设启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总结体会汇报给大家。

1、视频短片、图片放映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提前下载、录制、编辑、模拟现场等方式制作视频短片,让学生由短片内容或场景而引发思考。

2、阅读短文,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进而提出问题使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如会议内容、消息、活动报道、故事等都能引起关注而成为问题思考的情境材料。

3、变式训练,题目改造,角色改变(换位思考)激发学生思考。在训练时巧妙改变题目条件,题目被改造或话题发生转折,或角色被置换,这都能激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

4、实验设计创设情境,迫使学生思考。实验中的现象会使学生产生许多疑问,问题自然产生迫使学生思考,理化生有这方面的优势,其实其它学科也可从实验设计入手创造问题情景。

5、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产生问题思考。一些社会类学科多用这种方法,用图文并茂方式将调查结果呈现给学生,会引起学生思考。

6、从学生作业、课堂回答、检测试卷中所折射出来的问题,教师加以整合,提出并让学生思考、辩论。

7、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法,让学生讨论思考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数学等理科类学科,常用这种模式。

8、新旧知识的联系,新旧知识的比较,相似相近知识的联系、一类知识的归纳均可调动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9、当一个问题探究完、一节课任务基本结束、一个单元学习结束、一节讲评结束、一个例题探索之后,让学生从收获进步角度总结体会,也能有效的促使学生思考。

一个环节结束之后,体会收获与认识,是促使学生思考疏理的方式,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共同探究的交流过程,这种师生共思考、齐探究的方式课堂上最常见。

10、在学生回答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采取追问方式,也能迫使学生思考,并成为小组探究的话题。有经验的教师就是常用这种方式,依据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题材,让学生展开讨论或探究。这种方式的灵活性、及时性,开放性都需要教师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教学机智。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创设学生思考的条件与环境,激发学生动脑思考,是调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探究的基本条件。只有创设好情境,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希望老师们在加强基本学习的前提下,努力钻研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技巧,真正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探究,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方法、体验技能、学会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