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称尊长勿呼名

 E观澜 2018-08-24

称尊长 勿呼名

    【注释】称:称呼。尊:尊贵,高贵。多指地位、辈分高。
    【解读】
称呼地位高、辈分高、年长者,不能直呼其名。

    避名讳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习俗,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必须回避,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以示尊敬,叫做“避讳”。如果遇到必须说出或写出尊长的名字怎么办?过去通常的做法是改变读音或改写笔划。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黛玉为避讳母亲的“敏”字,在读书时总是将“敏”字读为“密”字,在写字遇到“敏”字时,总要少写一二笔。

    (《红楼梦·第二回》  雨村拍手笑道:“是极。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我心中每每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

    避名讳主要是对尊者表示尊敬。那么何为尊呢?孟子说:“天下有三样受人尊敬:官爵、年龄、德行。”(《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放到今天,也就是人们普遍尊重三种人:领导、老者、德高望重者。中国向来有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价值观,官员的社会地位要高于普通人;中国向来也有“长者为尊”的理念,尊敬老年人,尊敬辈分年龄比自己大的人;还有一种人也受人尊重,那就是德行特别高的人,所谓德高望重是也。

    现在虽不像过去那样避名讳了,但父母名字总是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父母名字时刻铭记在心;陌生的是,父母名字很少开口说过。

    有一次,和朋友路过一酒店,酒店门口挂一横幅:“于老爷子八十大寿庆典”。朋友奇怪地说:“这个横幅也不写名,谁知道于老爷子是谁呢?”我笑着说:“这做寿都是小辈给老辈做,谁敢把他爹、他爷的名字写横幅上呢?”

    网上看到,有一位省厅级领导,老家的人来城里找他办事,寻到他家住处,直接在楼下高声呼喊其名。可把领导气坏了,从窗口探出头来训斥道:“你胡喊什么?!”把那位老乡训得极为尴尬。这位老乡也不想想,那么大的领导,咋能容忍别人高呼小叫其大名呢?

    网上看到,一位二十多岁女硕士刚毕业就通过公开招聘考上了一个县局级单位副局长。刚上任时,有一次与局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见面,对方笑脸相迎,副局长直呼其名迎了上去,准备与人家握手。可是,对方脸色忽变,把手收了回去,呵呵道:“这个名字叫的好!”场面一时很尴尬。原来这位负责人虽是下属单位负责人,但年纪很大,她一个才毕业的女学生当众喊其名字,对方当然很生气!这位副局长总结此事时说是因为“极不熟悉官场生态”。其实这根本就不是官场生态问题,而是称呼的基本礼貌问题,扯什么官场生态?

    在单位里有的年轻人,同事明明比他大十几岁,但也学着其他年长同事喊人家“老张”、“老李”的,很不对劲。人家同龄人之间“老张”、“老李”地喊,你年龄差那么多,也跟着胡喊什么?即使人家没官职可称,叫人家“张哥”“李姐”的就很好啊!

  

    把她爸的名字贴到她家门上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两个小女孩是邻居,也是非常好的形影不离的玩伴,权且按当时女孩常用名称为小红和小兰吧。有一天,两个小伙伴玩着玩着不知怎么就玩翻脸了,吵起来了,在吵架过程中,小兰故意叉着腰把脸伸到小红面前,不停地喊小红父亲的名字,“某某某、某某某,你爸叫某某某”,这下可把小红气坏了,回到家里放声大哭。她的姐姐放学回家见到妹妹在哭,忙问:“你哭什么,谁欺负你了?”小红说:“我和小兰吵架,她吵不过我,就对着我喊咱爸的名字。”姐姐听到这,气愤地质问妹妹:“你真笨!你就不会喊她爸的名字?”“可我不知道她爸的名字呀!”姐姐说:“我知道,上次派出所来家查户口,我见她家户口本了,我知道她爸的名字。咱们用一张纸写上她爸的名字,贴到她家门上去!看她还敢欺负你不?!”小红赶紧说:“对!还要加上‘打倒’两个字,打倒她爸!”姐姐一听,说:“不能写‘打倒’,她爸又不是地富反坏。”说干就干,姐妹俩找来一张白纸,用毛笔歪歪扭扭写上了小兰父亲的名字,还用白面做了点浆糊,立刻把那张纸贴到了小兰家门上。
    姐妹俩的父亲下班刚一进家门,就问姐妹俩邻居家门上的字是咋回事,姐姐道:“小兰和小红吵架,小兰对着小红喊你的名字,太气人了,我俩就把她爸的名字贴到她家门上了!”父亲一听:“算了算了,都是邻居,又是孩子,快去揭下来,别伤了两家的和气。”姐姐一听,不愿意了,反问父亲道:“爸爸,她喊你名字你愿意,那她要是喊我爷爷的名字呢,你愿意不愿意?”父亲一听,脸立刻变了:“嗯?那会行!”

 

    陆机巧妙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西晋时有一个叫卢志的人当众问陆机“陆逊、陆抗和你是什么关系啊?”陆逊、陆抗是陆机祖父、父亲的名字,这种在公众场合直呼人家祖父、父亲的名字是相当不敬的。陆机一听,当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就像你和卢毓、卢廷的关系一样。”卢毓、卢廷是卢志祖父、父亲的名字。卢志一听,陆机也当众直呼祖父、父亲的名字,立刻就被噎得哑口无言。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 ·陆机》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志默然。)
    (陆逊、卢毓同为三国时著名人物,陆机、卢志则是他们的孙辈。)


    因为避讳而闹的笑话:
    五代时有个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讲《道德经》,门客想到书中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忌,于是就把第一句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传说有个叫贾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对自己的名字必须严格避讳。他的儿子很乖巧,一天读到《孟子》里“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大声朗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气得他爹爹干瞪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