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藏书阁 2018-08-24

肺虛

泛指肺氣不足或肺陰虛而言。臨床表現有少氣,呼呎淺短,耳聾,咽乾等(《素問‧臟氣法時論》)。參見“肺氣虛”、“肺陰虛”條。

肺氣虛

指肺氣虛弱。主要症狀有面色淡白、短氣,聲音低弱,畏風,自汗等。

肺陰虛

指肺陰虧虛而出現燥火病變。主要症狀有乾咳少痰,潮熱盜汗,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燥音啞,舌質紅乾,脈細數等。若虛火傷絡則痰中帶血。常見於肺結核,慢性咽喉炎,咽白喉等。

肺實

即肺經邪實。可因風寒,痰熱,痰濕,痰火等多種病因而致。臨床表現隨病因不同而異。如喘咳息粗,胸滿脹痛,痰涎壅盛,咯痰稠黃或帶血,突然失音等,多屬肺實見症。

溫邪犯肺

指溫熱之邪侵犯肺經。風溫病邪,多從口鼻侵入,初起部見肺的症狀,如咳嗽,發熱口渴,或見咽喉焮紅疼痛,舌邊尖紅,脈浮數等。多見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體炎等疾患。

肺氣不宣

不宣,是不能宣通的意思。肺司呼吸而開竅于鼻,外合皮毛。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功能正常,表示肺氣宣暢。如因外邪侵攻,皮毛閉寒,肺氣不能宣通,可出現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症狀。肺氣不宣與肺氣不利有某些相同之處,但習慣上肺氣不宣多指外感表證,肺氣不利多指水腫,氣喘方面的病症。

 

肺氣不利

肺主一身之氣而通調水道,如由於某種原因引起肺氣不利,除出現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外,還可影響水液的運行和輸布,致小便不利而出現浮腫。

 

肺失清肅

指肺失去清肅下降功能的病變。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它的功能以清肅下降為順。如邪氣犯肺(包括外感、內傷等各種病因),失去清肅下降的功能,則會產生咳嗽,痰多,氣喘,胸膈脹悶等氣逆症狀。所以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氣損傷,肅降失常,很容易導致“肺氣上逆”。臨床所見的哮喘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即屬於肺氣上逆現象。

風寒束肺

指風寒外邪侵攻于肺。主要症狀有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頭痛,惡寒,微熱,無汗,或只覺惡寒而無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相當於風寒感冒。

風寒束肺

指風寒外邪侵攻于肺。主要症狀有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頭痛,惡寒,微熱,無汗,或只覺惡寒而無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相當於風寒感冒

肺津不布

原文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指肺不能正常輸布津氣,出現喘咳等病理情況。肺是接受由脾輸送的精氣,經過肺和心的作用而輸布到全身。如肺受熱灼則肺陰耗傷,津液輸布失常;肺受寒束,則水津不行,停而成飲,均可聚液成痰,發生喘咳等證。

燥氣傷肺

指秋燥的邪氣傷于肺。燥是六淫之一,秋天氣候乾燥,容易從口鼻入侵于肺,耗傷肺津,出現乾咳無痰,或咯痰帶血,咽喉疼痛,胸脅痛等燥氣證候。臨床上分為溫燥和涼燥。多見於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白喉、急性咽喉炎等疾患。參見“溫燥”、“涼燥”條。

痰阻肺絡

指肺臟受邪之後,失去輸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現痰盛氣逆,喘咳等症。臨床上分為“痰熱阻肺”和“痰濕阻肺”,各詳該條。

燥氣傷肺

指秋燥的邪氣傷于肺。燥是六淫之一,秋天氣候乾燥,容易從口鼻入侵于肺,耗傷肺津,出現乾咳無痰,或咯痰帶血,咽喉疼痛,胸脅痛等燥氣證候。臨床上分為溫燥和涼燥。多見於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白喉、急性咽喉炎等疾患。參見“溫燥”、“涼燥”條。

痰阻肺絡

指肺臟受邪之後,失去輸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現痰盛氣逆,喘咳等症。臨床上分為“痰熱阻肺”和“痰濕阻肺”,各詳該條。

痰熱阻肺

指痰熱壅阻于肺,發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痰鳴,胸脹滿悶,咯黃稠痰或痰中帶血,甚則呼吸迫促,胸脅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大都由於外邪犯肺之後,鬱而化熱,熱傷肺津,煉液成痰,痰與熱結,壅阻肺絡所致。多見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合併感染,支氣管哮喘合併感染等疾患。

痰濕阻肺

指痰濕壅阻于肺,發生喘咳的病理。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如脾陽虛,運化失職,不但不能把精氣上輸于肺,反而聚濕成痰,影響于肺。主要症狀有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滿悶,稍為活動則咳嗽加劇,氣喘,舌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等。多見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患.

熱傷肺絡

指肺絡受火熱所傷,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理。臨床上分實熱和虛熱。實熱多因外邪鬱而化熱,熱傷肺絡,或肝脈實火,上迫于肺所致,咯血量多,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多滑數;虛熱多因平素肺腎陰虧,虛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僅痰中帶血,可兼見低熱,午後潮熱,兩顴潮紅,咽喉乾燥,舌質嫩紅苔少,脈細數等。

痰濕阻肺

指痰濕壅阻于肺,發生喘咳的病理。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如脾陽虛,運化失職,不但不能把精氣上輸于肺,反而聚濕成痰,影響于肺。主要症狀有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滿悶,稍為活動則咳嗽加劇,氣喘,舌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等。多見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患。

熱邪阻肺

指熱邪壅阻于肺,發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痰稠黃,或痰中帶血,甚則呼汲迫促,胸脅作痛,舌邊尖紅,苔黃乾,脈洪數或弦數。多見於支氣管炎,肺炎等疾患。

熱傷肺絡

指肺絡受火熱所傷,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理。臨床上分實熱和虛熱。實熱多因外邪鬱而化熱,熱傷肺絡,或肝脈實火,上迫于肺所致,咯血量多,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多滑數;虛熱多因平素肺腎陰虧,虛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僅痰中帶血,可兼見低熱,午後潮熱,兩顴潮紅,咽喉乾燥,舌質嫩紅苔少,脈細數等。

肺絡損傷

指因久咳或劇咳而損傷肺絡,引起咯血。多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疾患。

肺熱

熱邪犯肺,肺受熱灼所出現的肺熱證,臨床以面頰紅赤,咳嗽痰稠,胸痛,甚則喘促,咯血為特徵。參見“溫邪犯肺”、“熱傷肺絡”、“火盛刑金”等條。

肺熱葉焦

語出《素問‧痿論》。指肺有鬱熟,肺臟長期受熏灼而發生痿證。其病理有兩種情況:

  1. 肺痿。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症;
  2. 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無力,不能舉動為主症。參見“痿證”條。

肺火

指肺熱火旺。有虛火,實火二種。臨床表現:實火咳劇痰少,咳聲有力,或咯痰稠黃,痰中帶血,舌紅苔黃,脈滑數等;虛火多屬久咳陰虛,咳聲無力,伴有潮熟,盜汗,脈細數等。

肺燥

指燥邪傷肺,或肺陰虛傷津化燥的肺燥證。主要症狀有乾咳,咯血,耳咽乾燥,或咽喉焮痛,音嘶,口乾而渴,舌體苔白而乾等。

陰虛肺燥

指肺燥之由於陰虛所致者。肺為嬌臟,怕受火灼,如肺腎陰虛,內熱虛火灼傷于肺,則肺燥而陰更虛。主要症狀有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咽痛嘶啞,舌嫩紅苔少,脈細數等。可見於肺結核,慢性咽喉炎,白喉,支氣管擴張等疾病。

水寒射肺

指寒邪和水氣影響肺臟的病理。平素患痰飲或水腫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動水飲,寒水上逆,以致肺氣失宣。主要症狀有咳嗽,氣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膩,脈浮緊,伴有發熟、惡寒等.

肺腎兩虛

指肺臟和腎臟俱虛的病理。臨床表現有二:

  1. 肺腎氣虛。肺司呼吸,為氣之標,腎主納氣,為氣之根。肺腎氣虛則見喘促短氣,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患。
  2. 肺腎陰虛。有因肺虛不能輸津滋腎的;有因腎虛陰精不能上承或虛火灼肺的。往往呈現乾咳,短氣、咽喉乾燥,腰酸腿軟,骨蒸潮熱,遺精盜汗等症狀。多見於肺結核病。

 

金實不鳴

金實指肺氣實;不鳴,即音啞。金實不鳴,是指肺氣實而聲音嘶啞的病理。多由於感外邪而致,但有寒熱之分:

  1. 外感風寒,內遏于肺,寒氣凝滯,肺氣失宣,開合不利,可突然聲音嘶啞。
  2. 風熱燥邪,灼傷肺陰;或寒鬱化熱,煎熬津液,痰熱交阻,肺失清肅,證見聲音嘶啞。

此外,亦有因肺有蘊熟,復感外寒,熱受寒束,肺氣失于宣暢而音啞的,都屬二證。金實不鳴是病機上的術語,病名稱為“暴瘖”,即突然失音,相當於喉部或聲帶的急性炎症、水腫等。

金破不鳴

是肺氣損傷而聲音嘶啞的病理。肺主氣,腎納氣,二脈均與發聲有關。肺腎陰虧則肺燥而熱鬱,陰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潤,故聲音嘶啞。多見於晚期結核病,慢性喉炎等。本病多屬虛證,失音呈慢性進行,故又稱為“久瘖”。失音可間歇出現或持續存在,說話較多時則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見,一般無外感症狀。

大腸虛

即大腸氣虛,常兼見脾虛證候。主要症狀有脫肛,久瀉不止,完榖不化,糞便色淡不臭,腸鳴等。若久瀉不止,臨床上多虛寒並見。稱為“大腸虛寒”。詳見該條。

大腸虛寒

是大脈由於虛寒而傳導失職的病理,多與脾腎虛寒有關。主要症狀有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脈沉細等。多見於慢性腸炎,慢性痢疾等。

大腸寒結

指寒氣結于大腸而出現便秘的病變。主要症狀有腹部隱痛,大便秘結、口淡、舌白少苔、脈沉弦。多見於寒性便秘。

大腸液虧

大腸津液不足所出現的病變,多與陰血不足或熱病傷津有關。主要症狀有便秘或排便困難,兼見消瘦,皮膚乾燥,咽乾,舌紅苔少,脈細。多見於老年性便秘或習慣性便秘。

大腸熱結

指因邪熱結于大腸而引起的病變。臨床表現有便秘,腹痛拒按,舌黃苔燥,脈沉實有力。多見於各種外感熱病的氣分階段。

大腸濕熱

原文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指濕熱蘊釀于大腸的病變。主要症狀有下痢膿血,腹痛,“裡急後重”,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多見於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性腸炎。

熱迫大腸

指濕熱傷及腸胃,以致大腸傳導失常,發生腹痛泄瀉的病變。主要表現為瀉下如注,糞便黃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