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手诊脉是脉诊的最大误区

 陈氏藏书阁 2018-08-24

单手诊脉是脉诊的最大误区

中国中医药报  2011216

读贵报117日第七版思健先生《脉诊里的误区》一文,深有感触,文章简短,文笔流畅,把当今某些脉诊里的误区揭露到位,入木三分。不过,用脉搏的均匀度,以分促脉、结脉、代脉或微脉、散脉一节值得商榷。古籍载:数而有止为促,迟而有止为结,止不能回或止有至数为代。拙见认为,微脉系察指下之力,散脉是察指下之形。故微、散与促结代脉不能混为一谈。除此之外,笔者还有一个观点,即单手诊脉系脉诊里的最大误区。

余幼承衣钵,记得先父教学诊脉时,明确指出:诊寸口脉时,要用左手去诊病员的右手之脉,用右手去诊病员左手之脉,相互交叉是诊脉之道。理由是诊脉部位在寸口,要避开高于寸口之障碍(即掌长肌、拇长屈肌健鞘、桡侧腕屈肌健鞘并合之处)。否则,会影响医生诊脉之指下的灵感而发生错觉。因此,单手诊脉是当今脉诊里最大误区,而且情况非常普遍。纠正脉诊里的误区——“单手诊脉,是到了迫在眉睫之时了,绝不能让单手诊脉的误区以误传误而泛滥下去,不使国粹之中医诊脉蒙灰。(童益本)D4

诊里的误区

中国中医药报  2011118

中医以三指搭脉,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脉诊的神化,常常对脉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脉诊。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脉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一次四诊的例行程序,充其量是看看脉搏跳动的强弱,数一数心率次数,对诊治无关紧要,更有甚者把脉时心不在焉,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开方上。

二是有些中医看病如相士。病家不用开口,医生一诊脉,便察言观色地揣测叙述病人的症状,故弄玄虚,以藉搭脉炫耀自己的医术。

三是有些患者有意考验中医。他们看病时不向医生诉说病痛,而是三缄其口,只是将手直接放在医生台前,想考考医生把脉的准确度,认为把脉不准的中医不是好医生。

有经验的医生以搭脉感觉到脉搏的位置,以分浮脉和沉脉;脉搏的力度以分实脉或虚脉;脉搏的频率,以分迟脉和数脉;脉搏的紧张度,以分弦脉或缓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