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元节,你必须知道的二三事!

 超越自我极限7h 2018-08-25

中元节,俗称鬼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鬼节可以说是迷信,但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背后包含的是对故人的怀念。从由来就可以知道,“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所以它的意义在于缅怀先人,尽孝;教育后人,感恩。



1.感恩祭祀 


中元节的主要活动是感恩祭祀。运用“恭”字诀,把握时令点实践。


正如一些典籍中所讲,主管中元节的是赦罪地官,在此期间运用悔过迁善等方法,应当是最佳的时候。但是,一定要将质元的通道连通以后,才能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农历七月份天地间阳消阴长,故处暑节气前后的民间习俗,多与交通阴阳祭祖、放河灯超度等类活动相关。历史上,民间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起,就有开启鬼门的仪式,直到七月底关闭鬼门止,同时在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很多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为“七月半”或”中元节”。



另外还有“七月半,鬼下畈”的说法。在这期间,家庭及宗亲都会抓住时机举行家祭和族祭,而在民间则会举行非常隆重的普度布施活动。相传普度活动从开鬼门开始,就举行唱经、放焰口、竖灯篙、放河灯等系列活动,招孤魂野鬼等而超度,以积攒公益福德。其关键活动是通过搭建普度坛以祭,架设孤棚舍以招,并穿插抢孤等方便行事,有些地方为了获得更大的功德,甚至还会去抢鬼等等。


总之,古人比较重视在这期间多做点善事,把它们都给超度了,直至鬼门关闭,布施活动也同时结束。


时至今日,宗亲式与社会性的这类活动已经消亡,只剩下家庭祭祖的小私仪式。


2.放河灯 


七月处暑期间中元节放河灯,在历史上原本是一项社会公益民俗文化传统。


萧红曾在《呼兰河传》中描述:“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这里的描述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据古代典籍记载,放河灯相助的应当是横死在“中阴界”的各类灵魂,他们上下不得而游荡于阴阳两界之间,没有出路。


随着中元节阴气上升,若再借水的阴气涤荡,以及人们的良好祝福,其残余阳气就会迅速解除,成为纯阴,在河灯光明的指引下,摆脱中阴界直入纯阴的地狱中排队候生。利用天之时,水之利,人之善,才是放河灯助一切横死(非正常死亡)者这种民俗文化的质象原因。



河灯也称之为“荷花灯”,施放者在底座上放好灯盏或者蜡烛,在中元夜经过一番真诚的祷祝仪式以后,将河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然后任其漂流,以实现普度水中的孤魂野鬼和其他横死的落水鬼的目的。


本来中元节施放河灯,实质上也是一种助人利己的祈福活动,只是现代已经失去内核,蜕变成一种娱乐的趣味形式,殊为可惜,本来还可以积攒一点功德,结果弄得成了一种玩笑,值得人们好好反思。 



文章选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 中央编译出版社 熊春锦先生著 ISBN:9787511730770

图片来源:图片选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