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6

 鉴益堂 2018-08-25
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增广补正: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指下腹部对应膀胱所在位置的部位;虽然不是一定就是指结在膀胱里头,但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后面有尿血,所以也可能是指急性膀胱炎之类的这类病症。而造成表不解的原因很可能是湿热结聚,与28条解说中说到的情况相类似。所以这里热结膀胱的症状可能还有小腹满痛、小便不利且黄赤之类的证情),其人如狂(指被病痛折磨到要发狂、发疯、忍无可忍的烦躁、郁闷、痛苦到极点的样子,最常见的就是易暴怒、躁狂等症状,主要是由郁结、瘀结所致)。此时病人要是血自下(主要是指尿血(热结膀胱),而不是指大便出血),下(指尿血)者愈(可参考46、47、55、56条,此病由水血瘀滞郁结不通所致,前述诸条没有小便不利,病郁在上,故衄血而解;此条小便不利,湿热郁结不通于下,故尿血使其郁结得通而愈;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这是病情的一种发展情况。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参考前“血自下、下者愈”的解说。由于这时表证还十分明显和严重(发热恶寒、无汗、小便不利且黄赤、脉浮紧之类),很难确定这种热结膀胱、其人如狂的证情是由里证造成的,因为表实证的表不解、郁结瘀滞太重(阳气重)也是能够造成这种结果的,所以先用解表剂解表、开郁、袪瘀以治为妥,虽然有小腹满痛(热结膀胱)的证情,也不能因此就盲目地认定一定是里证而去贸然攻里。这时的解表常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这类方剂。但如果这时能够明显确证是里证而不是表证、或确证为表里合病的,那么是可以攻里(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栀子柏皮汤、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等)或表里同治的,而不能还是盲目坚持先解表后攻里这样呆板,因为要是能确证是里证的话(如发热多恶寒少、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脉浮滑、脉大实有力、脉沉迟有力之类),那么这个表证(发热、头痛项强痛、身疼痛等)是不是由里证导致的一种假象就很难说了),这是病情的第二种变化。外解已(一是经过上述的解表治疗;二是病人自己没有了表证,说明病已经完全传里),但(只是)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这里不是主之,说明这里的述证并不是桃核承气汤独有的确证,上面提到的攻里方剂,如果对证的话,这里也是可以据证选用的,而不是只能使用桃核承气汤这个方)桃核承气汤,这是病情的又一种变化情况。

按:本条所述的小腹急结、其人如狂(解释参考本条的增广补正)虽然是桃核承气汤的见证,但却不是确证,比如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同样有这二证的表现。临床上要使用本方,还须注意有下述的表现。因为此方是血、热郁结的病而不是水食郁结的病,所以大小二便应该仍是畅通的,这就与承气汤的大便不通、湿热黄疸证的小便不利区分开来了。另外,由于是血分的积聚,从日本经方家的临床经验上说、从腹诊上看,其小腹急结主要发生在左下腹或肚脐的左侧为多。同时由于是血热郁结的病因,常伴有热性出血证的发生,如眼部出血、脑部出血溢血、衄血,外部感觉常是眼红肿眼赤眼部充血而疼痛、面红耳赤、头顶部额部眼部疼痛剧烈如裂、皮下出血、疮疹癣疡、小便或大便出血、妇女阴道出血或经闭或痛经、血压过高、脉洪大、脉浮滑之类,还可以再参考方剂的相关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