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增广补正:不论是由于汗不得法还是药不对证,反正在服完桂枝汤、出完一身大汗后,病不但没解,还大烦大渴、饮水不能解渴、越喝水越渴,而且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按:此条服桂枝汤后的变证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上接第25条,说汗不得法的变证;二是上接第6条说温病发汗后的变证。并以此说明,不论是因为何种原因造成的,只要现在出现的是什么方药的方证药证,就都可以用该方药治疗,用实例说明第16条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指观当前的脉证而辨证施治,而不是追究其病是因何而得来的道理。不解二字,也有二解:一是指服桂枝汤后原来的病不解、没好;二是指渴不解,渴而引饮,但饮水不解渴,反倒是越喝水越渴。第二种情况即消渴,一是胃气虚不能化水生津液,通常用人参治胃可治;二是胃气虚使里有停水不化,阻碍水液代谢,通常伴有小便不利、喝水太多了还会吐水,通常用五苓散或茵陈五苓散以治;此条所说应为第一种情况。脉洪大,洪指脉搏强而有力,如洪潮之来冲击手指,主实证、热证;大是指脉管粗,亦可主实证、热证;洪大之脉相合,通常主邪热炽盛,与浮滑而数,同为白虎汤之主要脉象。白虎汤证虽渴,然饮水可缓解,白虎加人参汤证之渴,饮水不解反更渴;白虎加人参汤之脉常洪大或浮滑数,且多汗多尿,五苓散之脉常浮数但不洪不大也不滑、常偏缓,且小便不利及无汗;五苓散与茵陈五苓散之脉证基本相同,然茵陈五苓散有发黄(黄疸)一证,五苓散则无发黄;此为各方脉证的主要区别处。此条之病,已传变为阳明病而非太阳病。 |
|
来自: 鉴益堂 > 《50一天研究一条《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