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6

 鉴益堂 2018-08-25
原文: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

增广补正: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发热者,如有承气汤证(如头眼剧痛、烦躁、腹中大实满痛、小便黄赤、脉沉迟有力、发热而不恶寒反恶热之类),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实指无里实之证,不仅小便,其他里实的脉证也必然同样没有;脉也是浮脉之类的表证脉象,证也应该仍是表证的证情,发热也是发热恶寒同重之类的太阳病的发热特征),虽不大便六七日,亦知病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据证选用麻黄汤、大青龙汤、桂枝汤等方剂治疗。如果头痛剧烈又不能得到适当、及时的治疗的话(无论是麻黄汤证没有及时发汗或承气汤证没有及时泻下。此时量血压的话,基本上都能量得血压高甚至过高,这个数据可以作为重要的临床参考),就必然会导致衄血的出现(不仅是衄血,脑出血、脑溢血等的所谓中风症的发生机率往往比衄血更高,必须高度重视)。

按:本条所说的方证、方剂全部是一些代表性的简略之辞,分别代表着里证和表证,至于具体的方证药证方剂药物的运用,必须临床据证,不能拘执条文,如承气汤到底用哪个承气汤(包括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解表到底用哪个方,都必须临床时具体辨证,否则,象这里说的头痛必衄者,用桂枝汤是极不合适的,往往会加剧其衄的情况,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知道,这里使用麻黄汤、大青龙汤之类会更加合适,所以不要看见一个宜字就认为一定应该用桂枝汤,用桂枝汤是必须要符合桂枝汤证的脉证才能用的,这个已经是反复强调的了。
本条有两个重点:一是不要一看见不大便六七天了就以为是里证而用攻下之剂,要仔细辨证,看到底是什么证什么方,辨准了才能对症下药;二是说明无论是表证、里证或半表半里证,如果出现剧烈头痛、辨证又是郁结瘀滞重的,就要高度注意其有出血证的可能,这也为我们在临床上辨别和处理急性出血证(如脑出血,脑溢血,中风猝倒,眼、耳、鼻部出血等)提供了一个辨证与治疗的保贵经验。除了这里提到的承气汤(里证)、前面提到的麻黄汤、大青龙汤(表证)外,《金匮要略》中讲到的治吐血衄血的泻心汤(半表半里证),也是治疗此类病证的重要方剂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