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79-262条

 鉴益堂 2018-08-25

《伤寒论》第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胃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读经笔记之一:太阳太明,就是太阳阳明并病,即太阳病未好,又传入阳明。正阳阳明,就是阳明病。少阳阳明,就是少阳阳明并病。

    读经笔记之二:许多人对“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这一句很不容易理解。太阳阳明,就是太阳病与阳明病并病啊,为什么说“脾约是也”?对这一句,我也迷惑过很久。后来看了胡老的解释,才明白。所谓“脾约”,就是脾受到制约。为什么脾受到制约呢?因为古人认为脾的功能在于运化,即把胃肠消化的水谷营养进行运化,如果胃中干燥,无津可运,那么脾的功能就要受到制约。

    读经笔记之三:太阳阳明,是太阳病与阳明病的并病,是太阳病未完全好,病邪又由表进入里,形成里证阳明病。如果按《伤寒论》的治病原则,下不厌迟,理应先解表,后攻下。太阳阳明病,应是桂枝汤证合承气汤证。开始时,承气汤证应不明显,而桂枝汤证较明显,应有恶寒的现象,此时,还要用桂枝汤,可以用桂枝加芍药汤,更厉害的,可以用桂枝加大黄汤。如果是阳明病明显的,已经有“胃家实”的现象了,那主要用到承气汤了。

    读经笔记之四:实际上,“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这一句,我们可以理解为:太阳病还没有完全好,病邪又转到了阳明经,形成了里证,脾胃受到了影响。脾约,就是脾胃受到了影响,就里“里”受到了影响。

    读经笔记之五:胃家实,就是脾胃受到了影响,津液枯竭,太便干燥,形成了太便硬的现象。

    读经笔记之六:少阳阳明者,即是少阳病与阳明病并病,是病邪由少阳经传到了阳明经。这个时候,如果是少阳病明显,而阳明病不明显,则要用小柴胡加大黄汤;如果阳明病明显,而少阳病不明显,就要用承气汤,或用大柴胡汤而加大大黄的用量。

    读经笔记之七:本句所说的“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形成的原因是少阳病误用了汗法、利小便的办法,而使津液枯竭,所以不但胃中澡,而且心烦,大便硬。

《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读经笔记之一:本来这一句在第179条里已经说过了,而且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似乎在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再说。但为什么要说呢?这是明确地向你说明,阳明病最主要的证是“胃家实”。人们把这一条当作是阳明病提纲。

    读经笔记之二:《伤寒论》就是这么简洁,它说阳病的主要特征是“胃家实”,而没有说还有汗出、恶热、口渴、脉洪或脉大、脉实、谵语等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胃家实,而且还有汗出、恶热、口渴、脉洪或脉大、脉实、谵语等现象的,这是热实,这是真真正正的阳明病,要且承气汤。便还有一种是,虽然“胃家实”,但却没有上述现象,往往表现了来的却是一派寒象,这是寒实。虽然是寒象,却大便不出,拉硬屎,有“胃家实”的现象,这是不能单用承气汤,要配合使用四逆汤,如四逆汤合调胃承气汤、四逆汤合小承所的、四逆汤合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三:本条和少阴病提纲一个道理。少阴病提纲是“脉细微,但欲寐”。少阴病是表病,因此,应有“脉浮”的脉象,便这里却不说“脉浮”,就是说,如果出现“脉浮,脉细微,但欲寐”,固然是少阴表证。但还有一种人是“脉细微,但欲寐”,这种人更严重了。我们知道,胡老对中医辨证论治所下的概念是:中医辨证施治,是在患病机体一般地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地,讲求一般疾病的通治方法。胡老的一个鲜明的观点就是病位反应,即正邪双方斗争的场所,是在表,还是半表里,还是里。少阴病往往机体正气十分虚弱,所以往往看不到机体反应在,没有出现“脉浮”的现象。所以它没说“脉浮,脉细微,但欲寐”。所以少阴病要以救里温里为先,而不能解表为先。

《伤寒论》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读经笔记之一:这条讲的是阳明病得病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误用了汗法、下法、利小便法,致使体内津液枯竭,而形成阳明病。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的得病原因主要是体内津液枯竭。具体的表现为:不上厕所,胃家实,大便难。有时还有谵语、口渴、心烦等现象。

    读经笔记之三:内实,就是指胃家实。在临床上,可用按腹的办法来确定,用手按压腹部,如果有“实感”,即是内实。

《伤寒论》第182条:“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分外证和内证。内证指最主要的特征是“胃家实”,它表现出来的是“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而外证表的主要特征是“热”,表现出来的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读经笔记之二:由这条可看出,阳明病的征状有两个。一是“胃家实”,二是“热”。有些阳明病,并没有胃有实的现象,但却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现象,这也是阳明病。而有的病,则没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习热”的现象,但却有“胃家实”的现象,这也是阳明病。两种情况之一,就是阳明病。两种情况均有,更是阳明病。

《伤寒论》第183条:“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读经笔记之一:这条说的是太阳病传向阳明病,刚开始时,太阳病还没消除,阳明病还没明显,所以还呈现太阳病的特点,还“恶寒”。但很快太阳病就消除,就形成阳明病,所以“恶寒将自罢”,转而“汗出而恶热”。

     读经笔记之二:恶寒是太阳病的特点,恶热是阳明病的特点。

《伤寒论》184条:“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读经笔记之一:这条所说的“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又转到了五行六气上来,易引人难解。读《伤寒论》一定要去除五行六气的观念思维,要回归到药性治病的根本上来。

    读经笔记之二:为什么“恶寒何故自罢”呢?这是因为,太阳病已经将要消除,而转入到阳明病。阳明病发热不恶寒。

《伤寒论》第185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读经笔记之一:出多汗后,体内津液枯竭,所以病邪由太阳转入阳明。如果是“呕不能食”,则是转入少阳。如果是“汗出濈濈然者”,就是出很多汗,这是阳明外证的表现。

    读经笔记之二:本条指的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是要发汗解表的。但很多重症的外感或流感,却不是一汗而能解决的。所以说‘汗先出而不彻’。

    读经笔记之三:汗出解表后,太阳病还没治愈,而又有少阳病的出现,这是太阳少阳并病。‘发热无汗’这是太阳病的证据,‘呕不能食’这是少阳病的证据。如果是太阳少阳并病,则要柴胡桂枝汤。

    读经笔记之四:如果是汗出而恶热的,则是阳明外证的特点,要用到白虎汤了。

《伤寒论》第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读经笔记之一:这条说的是阳明病的脉象是大脉。

    读经笔记之二:不要理解成伤寒病的脉象是阳明病的大脉。这条是说初得伤寒病,经过一段时间后,转入到阳明经。

《伤寒论》第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读经笔记之一:热胀冷缩,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中医学的规律。

    读经笔记之二:既然热胀冷缩是规律,我们就应用这一规律去指导我们学习运用《伤寒论》。条文中既然说“伤寒”,就是受寒的意思,按热用冷缩的规律,受寒的脉,应当是紧脉,但这里为什么却说“伤寒脉浮而缓”,这显然是违反规律的,是说不通的。胡老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说“太阳伤寒表实证,体液充实于体表,脉应浮紧”。

    读经笔记之三:既然是热胀冷缩,这条文所说的“伤寒脉浮而缓”中的“缓”字,就不能理解为太阳中风病中所说的“缓脉”。太阳中风所说的“缓脉”的“缓”字,是与太阳伤寒紧脉的“紧”字相反之意,既“不紧”的意思,“松”的意思。而这里所说的“缓”,应是“迟”的意思。热则脉数,寒则脉迟。

    读经笔记之四:这一“缓”字,不知害苦了多少人,就连经方大师胡老也难以说清楚。胡老解释这条是说“太阳伤寒表实证,体液充实于体表,脉应浮紧,现反浮缓,即体液不足于外之因,还可能里有留湿、留饮之故”。

    读经笔记之五:对这一“缓”字,胡老的学生张长恩也是说不清楚的,他说“脉浮而缓,本是表脉,然无发热、恶寒等外侯,知邪不在三阳;又见手足自温,而非手足厥冷,知非寒邪直犯三阴。脾主四肢,且缓为脾脉,若将脉浮而缓与手足自温合看,当属阳邪伤于太阴之证”。

    读经笔记之六:伤寒脉浮而缓,假如是太阳病,理当恶寒,但这里却不恶寒,却手足自温,因此,虽然脉浮,却不是太阳病,不能用解表法。这里所说的“是为系在太阴”,我们不要理解为太阴病,应理解为“里”,即人体里面出现了问题,有湿和热。所以“是为系在太阴”,应理解为“是因为病邪在人体里而的原因”。这个人体里而的病邪,就是湿和热。

    读经笔记之七:理解了“是为系在太阴”这一句,下面的就容易理解了,“太阴者,身当发黄”,就是说:湿和热积聚在人体里面,就容易发生黄疸的现象。但是,如果小便正常,就能把湿和热通过小便排了体外,体内的湿和热就不能积聚,所以说“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读经笔记之八:过了一段时间,湿气去了,但热邪还留在人体里面,就容易形成阳明内热病,所以说“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读经笔记之九:本条的难点有两个,一个是“伤寒脉浮而缓”,一个是“是为系在太阴”。在实际临床中,我们也不必太过去钻牛角尖,只要知道湿和热积聚于体内,就容易得黄疸病,而利小便除湿热则是治黄疸病的方法就可以了。

    读经笔记之十:治黄疸病有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等药方,均是湿除热的方法。

《伤寒论》第188条:“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属热证,里有热,所以外有汗。

    读经笔记之二:这个汗,是内有热而出的汗。

《伤寒论》第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也有中风吗?太阳中风是指中的是风邪,脉浮缓,头项强痛,恶寒,恶风,汗出。太阳中风,是指风寒进入到了肌肉了。那么阳明中风呢?其实就是里有热,而外又有外邪。里有热,是指里证阳明证;外有邪,是指表证,中风证。

    读经笔记之二:既然是里有阳明证,外有中风证,那么理当先解表后清里。解表要用汗法。“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均是表太阳表证病。但这里又有“口苦,咽干”的少阳病,所以这条,应该叫做“阳明少阳中风”,意思是既有阳明病,也有少阳病、太阳病,是三阳病。三阳病从少阳而治,所以这里自然就不能用汗法。

    读经笔记之三:三阳病不能用汗法,也不能用下法,要用和法。如果误用了下法,病邪内陷,则因热邪内陷而致使腹更满;因误用了下法,伤了津液,而使小便更难。

    读经笔记之四:这里的“脉浮而紧”,应改为“脉浮而缓”才对。既是中风,则应是浮缓脉。

《伤寒论》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若不能食,名中寒。”

    读经笔记之一:这条说得让人摸不着脑。把中风、伤寒与太阳病混乱了。这里的中风,是指热症,中寒是指寒症。所以这条应这样来读“阳明病,若能食,名阳明热证;若不能食,名阳明寒证。”

    读经笔记之二:我们一般都认为阳明病为热病,必脉洪大。有趣的是,阳明病提纲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它并没有说“阳明之为病,热病,胃家实”,并没有突出热字。所以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胃家实”但又没热证的,这是阴结,还是要用承气汤的。如果是年老体虚的,则要用四逆汤合承气汤。

《伤寒论》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固也。”

        读经笔记之一:这条读起来,有些难以理解,既然是阳明病,理应是热证,但这里为什么却说“若中寒者”?难道阳明病也有寒的表现?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的特点是:胃家实,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胃家实;第二,身热汗出;第三,不恶寒,反恶热。太阴病的特点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自利不渴。它的特点有:第一,腹满而吐;第二,食不下;第三,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第四,不渴。读这个条文,要把阳明病与太阴病的特点对照着来读。

      读经笔记之三:阳明病与太阴病外证最大的区别之一,应是有热无热。本条虽然说“若中寒者”,但同样要表现出热证,所以接着说“手足濈然汗出”。如果是太阴病,则无热证,所以说“自利不渴”。无热,所以不渴。

      读经笔记之四:阳明病与太阴病,均有“胃家实”的迹象。便阳明病是真的“胃家实”,它是由于内热,使津液损耗而引起的。而太阴病,它说“腹满”,好象也有“胃家实”的现象。但太阴病的这个“腹满”,它是由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虚弱而引起的,它不是内热引起的,因为脾的运化功能虚弱,所以“食不下”。它的津液没有因热而损耗,所以它“自利益甚”。如果体内的津液因热面损耗,又怎么不能“自利益甚”?

      读经笔记之五:本条所说的“若中寒,不能食”,应当是指胃中有水饮,有寒。虽然有水饮,有寒,但仍然是阳明热证,是又热又寒,是阳明为主,但又开始有太阴的迹象。因为阳明为主,所以“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因为有太阴的迹象,所以“大便初硬后溏”。

      读经笔记之六:为什么会形成“大便初硬后溏”?这是因为“以胃中冷,水谷不别固也。”本属阳明,又胃中冷,兼有太阴,所以就出现大便初硬的阳明证,然后又出现“后溏”的太阴证。

      读经笔记之七:本条给我们些什么启示呢?就要观其脉证,依证用药。如胃家实,体热,汗出,这些是阳明病的证据。大便溏,不能食,则又是太阴病的证据。体热,汗出,大便硬,当然要用到承气汤,考虑到它后面还有太阴病,所以只可有力量较小的调胃承气汤。大便溏,不能食,要用到理中汤。两者相合,就用调胃承气汤合理中汤。连理汤的道理亦是如此。

《伤寒论》第192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痛,翕翕如有热状,奄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气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读经笔记之一:《伤寒论》讲究的是证据,随证治之。学习《伤寒论》要仔细分析其中的证据,然后依据六经辨证的方法进行论治。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初欲食。既然是阳明病,想吃饭,说明胃中没有水饮。大便自调,说明津液没有丧失,此时,小便当利,但这里却说小便不利。那么小便那里去了呢?水饮排泄的渠道,一是大便,二是小便,三是汗。这里的大便是正常的,水饮没有从大便排出。那么理应从小便排出,便这里又说小便不利,那么就应当从汗排出。接着下来说,汗出后病就好了,这说明水饮是在肌肉里面,发汗就好了。

    读经笔记之三:其人骨节痛,再结合上面所说的小便不利,说明病在表。翕翕如有热状,说明有热,是热性病,是阳病,在太阳经。

    读经笔记之四:脉紧则愈,这一句大有问题。应这样来补充“与汗共并,脉紧,汗出则愈”。也就是说,水气开始是在汗气里关存的,此时的脉象是紧脉。当谷气胜水气,水气与汗一起发后,脉就变缓和,病就好了。

    读经笔记之五:大便自调,说明虽然是阳明病,但还没形成“胃家实”。翕翕如有热状,说明还没形成阳明处证,如是阳明外证,则势必汗自出。

    读经笔记之六:这条说明,病还没有完全进入阳明,太阳病还没有解。太阳病虽然还没有解,但已经不重了,靠本身的胃气就可把水气从肌肉化汗排出了。

    读经笔记之七:这条仍然要从“热”字入手。有热,则是三阳病。其人骨节痛,则病在太阳。没有“胃家实”,没有“汗自出”,则病不在阳明。没有寒热往来,则病不在少阳。

《伤寒论》第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读经笔记之一:这是附会运气学说的说法。十二经络中,申时是膀胱经远行的时间,酉时是肾经远行的时间。而膀胱经和肾经相表里。这和《伤寒论》的表、里、半表里是不同的概念。

    读经笔记之二:某人在医科大学了五年西医,毕业工作后想学点中医,学了一段时间,总觉得是满头雾水,摸头不着脑。原来,此人把远气学说作为是入门所学。

《伤寒论》第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本人虚,攻其热必哕。”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当用承气汤或白虎汤攻其热。但它又不能食,说明胃中虚冷,所以又不能攻其热。

    读经笔记之二:既然是阳明病,则必有“胃家实,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证据,必定有热。然后再有胃气虚弱,不能食的表现。

《伤寒论》第195条:“阳明病,脉迟,食难有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读经笔记之一:要紧紧联系阳明病的特点来分析。既然是阳明病,则必有“胃家实,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特点,必定是体内有热。

    读经笔记之二:脉迟,食难饱。说明胃中有寒饮。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更说明问题。如果是小便利,水饮当随小便而去。此处小便不利,则说明水饮没有排出,仍然留在体内。

    读经笔记之三:体内有水,又有热,就容易形成湿热,最后会变成黄疸。

 

《伤寒论》第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的特点是“胃家实,汗自出,不恶热反恶寒”,体内有热。所以,这里说“阳明病,法多汗”。

    读经笔记之二:为什么反而无汗呢?条文最后解析,这是因为身体长时间的虚弱,身体虽有热,但因身体虚弱,津液枯竭,虽然热想随汗排出,却无汗可排。

    读经笔记之三:这样会出现什么证状呢?“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

    读经笔记之四:这种情况,先要判断它是属于什么病。有热,是阳病,依据阳明病的特点判断它是阳明病。然后因其虚弱,最后出现的证状是“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

《伤寒论》第197条:“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读经笔记之一:首先要记住的是,既然是阳明病,则必有阳明病的特点:胃家实,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读经笔记之二:本条既然说是阳明病,则必然有阳明病的特点。“反无汗而小便利”,则说明热还不甚。为什么无汗呢?前文已经说过,这是胃中有寒,有水饮。

    读经笔记之三: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这些证据都是胃中有水饮的表现。因为胃中有水饮,所以虽然是阳明病,但水饮阻隔着热气向外散发,所以小便利。因为水气上逆,所以呕而咳,所以手足厥,所以头痛。

    读经笔记之四:如果水气不上逆,就不会有哎、咳、手足厥等现象,也不会头痛。

    读经笔记之五:胡希恕指出:食、水、血瘀均属人体自身中毒,为发病的根本原因,亦中医学的伟大发明。胡老特别重视食、水、血瘀,认为这三项是发病的根本原因。本条中,虽然是阳明病,但出现了所列举的症状的根本原因,还是胃中有寒,有水饮,是水的问题。

《伤寒论》第198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读经笔记之一:还是那句话,既然是阳明病,就要记住阳明病的特点,然后再论其它。

    读经笔记之二:头眩,多数是胃有水饮,水气上逆。这里说是阳明病,不恶寒,又能食,则胃无水饮,所以头眩的原因,不是水饮引起的,是热气上炎所引起的。

    读经笔记之三:如果这个人咳,则说明热气上炎得厉害,所以说它的咽喉就痛,否则就不痛。

    读经笔记之四:这条说的是阳明病水与热的问题。

《伤寒论》第199条:“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者懊恼者,身必发黄。”

    读经笔记之一:既然是阳明病,必有热。但这里说“无汗,小便不利”,这是水气在体内不能排出,也就是说体内有水湿,有湿有热,就容易得黄疸病。

    读经笔记之二:这条说的还是了阳明病前提下湿与热的问题。

《伤寒论》第200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读经笔记之一:这条是接着第199条说的,是指在阳明病条件下,胃有水饮的情况。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它体内有热啊,但因胃中有水饮,有寒,体内的热不能化成汗发散出来。这时,有人有火攻的办法,是想用火攻的办法逼使体内的热化成汗而发散出来。但是实际情况偏偏不是这样,虽用了火攻的办法,汗还是发不出来,只是额额头上微微有汗而已。小便不利,就是说体内的热也不能通过小便排出来。湿与热结合,就容易得黄疸。

    读经笔记之三:这条还是说阳明病胃寒的前提下水湿与热的关系。

《伤寒论》第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的特点是胃家实,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为洪脉或滑脉。

    读经笔记之二:这里说是阳明病,又说“脉浮而紧者”,是为什么呢?说是阳明病,肯定已经有阳明病的特点,说“脉浮而紧者”,则是太阳伤寒的症状还存在,浮为在表,紧为伤寒。

    读经笔记之三:表尚有寒,内热又不是很厉害,内热有时由内向外发散,所以有时会出现潮热。

    读经笔记之四:如果只是脉浮,而没有脉紧,则说明是太阳中风,太阳中风就会有汗出。

    读经笔记之五:说是盗汗,也就是还处于太阳中风转向阳明的过程,太阳中风还没有完全消除,阳明病又刚开始,没有热得厉害。说已经是阳明病了,就不会是盗汗了,应是”汗自出“,汗经常要出了。

    读经笔记之六:本条的盗汗,胡老说可用小柴胡加石膏汤,清其里热。但本人认为,既然有表证,就要用解表法,既然有里热证,就要用下法。如果是阳明病,又脉浮而紧,则是太阳病伤寒并阳明病,应用解表与清里热法,用麻杏石甘汤。如是是阳明病,又脉浮而不紧,则是太阳中风并阳明病,用解表与清里热法,用桂枝加大黄汤。

    读经笔记之七:下不厌迟。太阳阳明病,以先解表为主,三阳合病则以和为主。所以上术的太阳并阳明病,仍应以解表为主,用石膏、大黄的量宜小。

《伤寒论》第202条:“阳明病,口燥,但欲潄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肯定是里有热,便又只是口燥,并不是真的想喝水,则说明胃有水饮。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内有热,肯定是要向外发汗,但又有水饮阻止内热向外散发,热不能从体表出,只能从较薄弱的鼻子出血了。

    读经笔记之三:这条啊,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胡老说是热在血分而不在胃,但却没说清楚为什么是在血分而不不胃。其实,这就是因为胃中有水饮我,热入不了胃,就入血分,鼻子就容易出血。胡老的弟子张长恩亦是解析不清

    读经笔记之四:这条讲的还是阳明病内有水饮的情况。

《伤寒论》第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向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读经笔记之一:《伤寒论》在辨证论治方面,确实有很多精妙之处,难怪乎被喻为中医学圣典。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本自汗出,这是阳明外证的特点,“汗自出”也。但胡老却说这是太阳中风的现象,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胡老的学生张长恩则认为,既然说“阳明病,本自汗出”,就是说阳明病,不是什么太阳中风。

    读经笔记之三:病已差,应该是说了明病误用了发汗发,是误治的意思。

    读经笔记之四: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这是因为阳明外证,本来是体内有热,汗自出,又用了发汗的方法,使津液损耗,致使心烦,大便硬。

    读经笔记之五: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这句是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大便硬的情况,就是因为津液耗损。

    读经笔记之六:当问其小便日向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这句话的重点在看小便的情况,如果原来小便多,这是津液损耗;现在小便少,津液损耗就不那么大了,大便就不秘结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大便了。“今日再行”的再字,是两的意思,就是说原来的小便是四次,现在是两次。

    读经笔记之七: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这句是解释上句,为什么不久就会大便的原因。

    读经笔记之八:本条讲的是水的问题。

《伤寒论》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读经笔记之一:伤寒,是指太阳病伤寒;呕,说明是柴胡证,是少阳证。太阳病、少阳病与阳明并病,治疗的方法是“治从少阳”,即要用和法。所以这里说“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读经笔记之二:这个条文主要是说三阳并病的治法,是“治从少阳”。

《伤寒论》第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读经笔记之一:心下硬满,这个心下,就在中部,属半表里。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心下硬满,这说明既有阳明病,又有少阳病,要用和法,不能用下法,所以说“不可攻之”。

    读经笔记之三:如果用了攻下法,伤了胃气,致使“利遂不止者”,这个因误治而引起的病变就很严重,搞不好就会死人。如果下利的现象得到控制,就不会死亡。

    读经笔记之四:这里说的因误治可能导致的死亡,说得有点严重了。但是误治伤了胃气后,是会使病情加重的。

《伤寒论》第206条:“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宜利也。”

    读经笔记之一:这条争议很多。胡老说是阳气郁积在表,要用小小发汗法。胡老的学生张长恩则说是阳明外证,又未达到“汗自出”的程度,要用栀子鼓汤,重则用白虎汤。刘志杰则支持张长恩的这个说法。

    读经笔记之二:本人认为,这个条文要辨证地看待。如果这个人面色赤,又恶寒,则属太阳与阳明并病,当先解表。如果这个人无表病而“面合色赤”,则是内热的表现出,因还没有形成“胃家实”的症状,所以不能用攻法,应用清热法。因此说,张长恩的说法更为准确。

    读经笔记之三:如果又发热,皮肤又黄,这是黄疸病,是内热和湿气结合的产物。如果小便正常,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因为小便正常的话,则水湿随小便排出,不会积在体内。

    《伤寒论》第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这是阳明证,但还没有达到“胃家实”的地步,只是心烦。这时可用调胃承气汤。栀子鼓汤是经过吐、下后出现的虚烦,而这里是实烦。

    读经笔记之二:不吐,不下,这是说没有用到吐法、下法,是实烦。如果用了吐法、下法之后出现的心烦,则为虚烦。

    《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读经笔记之一:学习《伤寒论》的办法,就是要紧紧抓住“证据”,依证据而解读。

    读经笔记之二:首句便作出定调“阳明病”。既然是阳明病,肯定有“胃家实,自汗出,谵语,不恶寒反恶热”等特点。其根本原因是内部有热。

    读经笔记之三:阳明病的脉象,应该是洪脉大脉滑脉,这里为什么说是“迟脉”?这是因为是里有水饮。

    读经笔记之四:虽汗出不恶寒者。这一句也更进一步说明是阳明病。汗出,是因为里有热。不恶寒,是因为里有热,也说明无表证,如果是太阳病,则是恶寒。

    读经笔记之五:如果说脉迟是因寒,是寒的表现,则势必无“虽汗出不恶寒者”的说法。“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所以说,这里的“脉迟”,是里有水饮,不能说是寒证。要脉象与证据共论。

    读经笔记之六: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这几点都是里有水饮的表现。

    读经笔记之七: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这里所说的“外欲解也”,确实让很多人误解,以为这里所说的“外”,是指表证,但整个条文说的都是阳明病,没说太阳病,何来太阳病?其实,这里所说的“外欲解也”,是指阳明外证,是说阳明外证的特点即将消去了,接着下来是热结更进一步的阳明内证了,是“胃家实”了,所以接着就说“可攻里也”。阳明外证不能用攻法,不能用承汽汤,要用清热法,用白虎汤。

    读经笔记之八: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手足濈然汗出者,说明是阳明内证了,所以接着说: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九: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虽然发热,出汗,但却恶寒,这是太阳病的特点,要有解表法。

    读经笔记之十: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其热不潮,就是说热得还不厉害,还不能用承气汤,可用白虎汤,清热即可。

    读经笔记之十一: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腹大满不通,这是明显的“胃家实”,可以用承气汤了。但这里不用大承气汤,而是用小承气汤,说明热结的还不是很厉害。

    《伤寒论》第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读经笔记之一:本条说明,大便硬是用大承气汤的重要条件。大便不硬则不可用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潮热,这是阳明外证的表现;大便硬,是阳明内证的表现。内外结合,阳明内热的症状具备,可用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三:‘不硬者,不可与之’。这是说明,大便硬是用大承气汤的重要条件。大便不硬则不可用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四:‘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不大便六七天,有可能是有燥屎。有燥屎要用大承气汤。但‘下不厌迟’,如果不是阳明内结,用大承气汤可能要伤害到胃气。为了稳妥起见,可以先用小承气汤试一下,如果用了小承气汤,有矢气的,就说明是内有燥屎,可用大承气汤攻之。

    读经笔记之五:‘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如果用了小承气汤,并没有矢气,大便是前面的硬,后面的烂,说明阳明内结不是很厉害,还不能用大承气汤攻之。大便硬是阳明内结的表现,大便烂则是太阴虚寒的表现。这时,可用调胃承气汤或小承气汤,稍为服用,大便通即止,大便通后,还用服用理中丸。或是用三黄片合理中丸服用。‘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这是接着上面说的,大便先硬后烂,说明有太阴虚寒,不能用攻法,如果用了攻法,就会出现‘胀满不能食’的太阴病的特点。

    读经笔记之六:‘欲饮水者,与水则哕’,虽然想饮水,但一饮下后,又容易发生呕吐现象,这是里有寒饮的原因。

    读经笔记之七:‘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大便先硬后烂,后来又发热,又出汗的,大便必然又变硬,这是阳明内结的表现。此时,还是先用小承气汤试调和一下,如果用小承气汤能治愈的,就不必再用大承气汤。如果用了小承气汤后有矢气的,则要用大承气汤。

《伤寒论》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读经笔记之一:‘夫实则谵语’,是说阳明病胃家实,是会出现谵语的现象的。这是由于燥热内结,向上散发,影响到神志的清醒。

    读经笔记之二:‘虚则郑声’,什么是“郑声”呢?它给你解释‘郑声者,重语也’,重语就是反复地说,一句话反复地说。

    读经笔记之三:‘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谵语,说明燥热内结已经十分要紧。直视,则说明因为燥热,致使津液枯竭,不能濡养双眼。“喘满者死”,说明燥热得十分厉害,病到了十分紧要的关头。“下利者亦死”,本来津液已经是严重的枯竭了,如果再下利,使津液丧失更严重,病就更重了。

《伤寒论》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读经笔记之一:“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这句主要就是说津液丧失,燥热内结,会出现谵语的现象。

    读经笔记之二:“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脉短,则说明津液损耗太多,所以病重。如果“脉自和”,则说明津液损耗不是太严重,或是经过身体自我的生理调节后,津液慢慢得到恢复,病情得到减缓。

《伤寒论》第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玄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一:“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太阳伤寒,要用解表法,如果误用了吐、下法后,病情仍然没有得到解除。如果出现多天不大便,并且每天有潮热发生的,则说明病已经转入阳明。不恶寒的,则说明太阳伤寒已经解除。“独语如见鬼状”,这是阳明谵语的一种症状。

    读经笔记之二:“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这是阳明病严重的症状。

    读经笔记之三:“脉玄者生,涩者死”,脉玄,说明津夜虽然受到损耗,但还不是很严重。脉涩,则说明津液损耗非常严重,病情已经加重。

读经笔记之四:“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如果脉微,只是发热谵语,还没有到“脉涩”、“脉短”的地上,津液还不是损耗得很厉害,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下。

《伤寒论》第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读经笔记之一:多汗,胃中燥,大便硬,谵语,这些都是阳明病的症状。但是,到底是用小承气汤还是用大承气汤?胡老认为,腹痛是是重要的标志。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又腹痛的,则用大承气汤;如果出现了上述的症状,但不腹痛的,用小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二:还用一个办法,就是《伤寒论》里说到的,当你还不确定是用大承气汤还是用小承汤时,一个稳妥的办法,就是先用小承气汤试试,如果用了小承气汤后,有矢气的,就用大承气汤,没有矢气的,就不用。

    读经笔记之三:胡老有这么一个案例:陈慎吾的母亲曾患病,2个月不大便,里急后重的感觉强烈,发热谵语,苔干面黄。胡老请陈慎吾触摸其母的腹部,其母痛而叫苦不迭。胡老就确认其为大承气汤。一剂之后,解下燥屎数枚,落于盘中当当有声,病也好了。

    读经笔记之四:本条条文中,虽有阳明内结症状,但无腹痛,所以用小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五:“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如果用药之后,谵语现象消除了,就不要再继续服用小承气汤了,免得伤了胃气。

《伤寒论》第214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转微涩者,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读经笔记之一:上一条讲到腹痛与否是使用大承气与小承气汤的区别。本条进一步讲明小承气汤的特点。

    读经笔记之二:谵语、发潮热,这是阳明病的特点。“脉滑而疾”,滑、疾,这是内有热。虽然有热,但津液尚没有损耗得很厉害,尚没有枯竭,也就是阳明之热还没有形成严重的内结。所以此时,就用小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三:小承气汤证阳明内结得还不是很厉害,便毕竟出现了“谵语、发潮热”的现象,说明腹内已有燥屎。如果服了小承气汤之后,腹中转气的,说明燥屎已动,还可以继续服用小承气汤。如是没有出现腹中转气的现象,说明腹中没有燥屎,就不要再使用攻下的小承气汤了。此时,如果内热还在,可考虑用白虎汤。

    读经笔记之四:“明日又不大便,脉反转微涩者,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服用了小承气汤,本来病情已经得到解除,但第二天又出现不大便的现象。此时,如果脉象是“滑而疾”的,说明津液枯竭得还不是很厉害,可有小承气汤。但如果是出现了“脉反转微涩”的,就很难治了,不能再用小承气汤了。

    读经笔记之五:为什么出现了“脉反转微涩”,就很难治呢?就不能再用小承气汤攻下呢?脉微,则说明里虚;脉涩,则说明津液枯竭。里虚是不能用下法的,虚则救其里,要用补法。里已经虚得很厉害了,如果再如下法,就会更伤胃气,病更难治。可考虑用四逆人参汤加四物汤加小承气汤,既救里,又补津,又治燥。

《伤寒论》第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便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读经笔记之一:本条说体内有燥屎的表现为“不能食”,如果能正常吃饭,则说明只是大便硬,还没形成燥屎。

    读经笔记之二:第213条所说的陈慎吾的母亲休内有燥屎一案,其母应当“不能食”。

    读经笔记之三:阳明病有能食,一是内有水饮,二是内有燥屎,要加以区分。内有燥屎而不能食的,当有腹痛的现象出现,还会有谵语等现象。如果是内有水饮的,往往是脉迟、胸满、头眩,舌湿等现象。

    读经笔记之四:若能食者,便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胃中有燥屎,也应用承气汤。

《伤寒论》第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读经笔记之一:下血,则说明有血病,多为瘀血。血病多用四物汤,瘀血则用桃红四物汤。阳明病则用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应是“汗自出”,是全身都有汗。这里说“但头汗出”,则说明气机不畅。气机不畅的治方是小柴胡汤,所以胡老曾有此案例,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汤可调理气机,又有治阳明的功能,是少阳阳明合病的治法。桂枝茯苓丸则是治瘀血的药方。胡老的这个治法十分的高明。

    读经笔记之三:“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刺期门,就是调理气机。期门穴是肝经上的空位,所以刺期门穴能够调理肝气郁积。气机畅通后,就会全身都有汗。

    读经笔记之四:“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刺期门气机畅通后,“但头汗出”的病好了,谵语,下血的阳明病瘀血病不可能也治愈。所以胡老要用到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

    读经笔记之五:由本条可知,调理气机畅通的重要性。

    读经笔记之六:从胡老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真正的高手是有热治热,有瘀治瘀,气机不畅则调理气机,总要随证治之。

《伤寒论》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者,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前面几条说过,汗出谵语,多数是大便硬,但不一定是燥屎。燥屎,就是比一般的大便硬更严重。燥屎大多有腹痛、拒按的特点。燥屎要用大承气汤,如果只是一般的大便硬,则用小承气汤。这两个方的使用方法有几点区分的特点:一,腹痛、拒按的,用大承气汤,否则,就用小承气汤。二,脉沉脉涩的,就用大承气汤,脉滑、脉玄则用小承气汤。三、在拿不准时,可先用小承气汤,如果有矢气的,再用大承气汤,如无矢气,则用小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二:“此为风也”,是针对前面“汗出谵语者”的汗出所说的,这里所说的汗出,是指太阳中风;谵语,是指阳明内结。所以下文才说“此为风也”。

    读经笔记之三:“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本条说的“汗出谵语者”是指太阳阳明并病或合病,二阳病,治法先解表。要用攻下法的,必须是太阳病已经解除,只留下阳明内结病。

    读经笔记之四:“下之若早者,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如果太阳病未解除,就用下法,就会出现语言乱的现象,产生这种原因的现象,就是因为下法过早,使病邪内陷,热结于内。

    读经笔记之五:“以表虚里实故也”,这里的表虚,一是指太阳中风病;二是指过早用下法后,病邪容易从表入里,形成里实。

《伤寒论》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读经笔记之一:从上次写了第217条的读经笔记到现在,已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不写读经笔记了。主要的原因是,每当写到了一定的时候,总觉得到了瓶颈,很难再写。待过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新的积累后,又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读经笔记之二:读《伤寒论》,一是要八纲去指导,即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二是要依据药性去读,《伤寒论》的始祖是《神农本草经》,是我们的祖先从单味药的实践开始,经历过两味、三味、多味药的组合,然后形成药方,再发展到药方的组合,对症下药,随证治之,这些经历,是本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过程的;三是要遵循治疗方法:表则解之,半表里则和之,里则或温之或下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温之,燥则润之,火则清之,风则去风,湿则除湿等。

    读经笔记之三:本条所说,就是里病要用下法或温法,不能用汗法。记住这个原则,其它的就可迎刃而解。

    读经笔记之四:“伤寒四五日”,这是说开始得的是表病,是伤寒,此时应有表病的特点“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但接着下来又说“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这是说表病已经解除,浮脉已经不存在,病已经转入里,所以说“沉为在里”,既然病已经转入里了,那所表现出来的“喘满”就不是伤寒引起的,而是太阴或阳明所引起的了。

    读经笔记之五:里病不能有汗法,如用汗法,则使津液损耗,阳明病生,所以说“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读经笔记之六:读本条的关键,在于懂得表病、里病、半表里病的特点和治法。

《伤寒论》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一: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以和为主,不汗,不下。

    读经笔记之二: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这段讲的是三阳合病的一些症状。腹满,谵语是阳明病;身重,是太阳病;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是少阳病。

    读经笔记之三: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这段说的是误用汗法、下法后出现的症状。

    读经笔记之四: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这段说的是阳明外证,用白虎汤。

《伤寒论》第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濈然    汗出、在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这里的二阳并病,指的是太阳病和阳明病。

    读经笔记之二:并病,是指一经之病未愈而传到另一经。

    读经笔记之三:这里的二阳并病,是指开始是太阳病,太阳病未痊愈时,又传到了太阳经。

    读经笔记之四:“太阳证罢”,是指虽然是二阳并病,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太阳证已经消失了。此时当然只有阳明病了。

    读经笔记之五:阳明病有外证,有内证。外证用白虎汤之类,内证用承气汤之类。“但发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在便难而谵语者”,这些症状均是阳明内证的体现,所以要用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六:本条讲的有两点:一是二阳并病,如还有表证,要先解表;如已无外证,则可用下法。二是阳明内证的特征。

《伤寒论》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胎者,栀子鼓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一:本条讲的是栀子鼓汤的适用证:心中懊侬。即心中有说不出的烦燥。是心烦重症。

    读经笔记之二:心中懊侬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误有汗、吐、下法后,表解里实邪未尽去,热邪冲于心,冲于脑。此时,要有解热除烦的栀子、淡豆鼓来治疗。

    读经笔记之三:泻心汤类、小柴胡类亦解热清热,但除烦热还是栀子鼓汤好。

    读经笔记之四:开句便说“阳明病”,我们不要误认为说的就是阳明病,本句说的是以阳明病为主证的三阳病。脉浮而紧、身重,是太阳伤寒,咽燥口苦是少阳病,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发恶热,是阳明病。

    读经笔记之五:三阳病以和为主。此条虽然是三阳合病,以阳明病为主证,但亦不能用下法。本人认为,栀子鼓汤、泻心汤类亦属和法。

《伤寒论》第222条:“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一:本条是接着上一条说的,如果是以阳名病为主的三阳合病,误用下法后,这个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的,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治。

    读经笔记之二:上一条说,误用下法后“胃中空虚”,损伤了胃气,所以本条要用人参来补充胃气。又因出现白虎汤证,所以用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方药: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读经笔记之一:本条也是接着第221条说的。这个人是阳明病为主的三阳合病,误用下法后,如果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用猪苓汤来治。

    读经笔记之二:小便不利,口渴,如果是热证的,用猪苓汤。如果是寒证的,用五苓散。

    读经笔记之三:胡老的经验是,用猪苓汤加生薏苡仁,或加大黄3克,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用猪苓汤治急性肾盂肾炎等疾病。

《伤寒论》第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本身已经是出汗,津液损,再以猪苓汤利小便去水,胃中更枯燥。所以不能用猪苓汤。

    读经笔记之二:第223条所用的猪苓汤,是因为有内热而内有水饮,不出汗或汗出不多,小便不利,水饮无法排出。而本条汗出多,不可再用猪苓汤利其小便,损耗津液。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一:四逆汤一般用于阴证、寒证。

    读经笔记之二:浮脉是病位在表,迟脉是寒证,脉浮而迟应是指少阴病。少阴病先温其里,所以用四逆汤。

    读经笔记之三:下利清谷,这是太阴证的表现。结合脉浮而迟,则用四逆汤无疑。

《伤寒论》第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读经笔记之一:哕,即呕吐。

    读经笔记之二:胃中虚冷,经常表现为食欲不振,不喜饮水。

    读经笔记之三:火神派鼻祖郑铵安以爱不爱饮水,爱饮热水还是冷水作为判别阳证还是阴证的一个重要标准。

《伤寒论》第227条:“脉浮而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读经笔记之一:脉浮而发热,口干鼻燥,这里表热证。

    读经笔记之二:能食,则是里热证。

    读经笔记之三:表里俱热,容易引起鼻出血现象。

《伤寒论》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鼓汤主之。”

    读以笔记之一:心中懊侬,这是栀子鼓汤的适用证。这种症状的产生,就是热气上炎,影响到必脑,所以有心烦的现象,用清热解烦的栀子鼓汤来治疗。

    读经笔记之二:内有热,必能食,便现在却是烦热,影响到心神,所以及能食。

    读经笔记之三:但头汗出,说明是热气上炎。

《伤寒论》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的特点是,内证为胃家实,外证为胃家不实但有外有热。这里说“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则应是阳明外证,不可用下法。可用清热法,如白虎汤法。

    读经笔记之二:但接着又说“胸胁满不去者”,胸胁满,这是小柴胡证。这个病是阳明病合少阳病,治从少阳。

    读经笔记之三:开头便说“阳明病”,就是说这个病主要表现的是阳明外证的特点。阳明外证本应用清热法,用白虎汤法。但下不厌迟,既然有少阳病症,当先用小柴胡汤,有和法。

    读经笔记之四:小柴胡汤本身有解热的作用,因为方中有黄芩。

《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太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读经笔记之一:开头便说“阳明病”,则这个人必定有阳明病的特点,要么是胃家实的内证,要么是外有热的外证。

    读经笔记之二:胁下硬满,则是少阳病的特点。

    读经笔记之三:不大便,是阳明病的特点;但呕又是少阳病的特点。

    读经笔记之四:舌上白胎者,是说舌有白薄胎。如果是黄胎,则是热证,多为阳明病。如果是厚白胎,则阴证。这里是白薄胎,则按胡老的说法,用排除法,阳证排除了阳明病、太阳病,又排除了阴证,则为少阳病。

    读经笔记之五: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说明上柴胡汤有调理气机的功能。

《伤寒论》第231、232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读经笔记之一:这一条,胡老分析得很仔细。从脉、证两个方面一一论证。

    读经笔记之二:本条所说的“脉弦浮大”,弦脉是少阳病脉,浮脉是太阳病脉,大脉是阳明病脉。从脉象来看,这个脉是三阳病脉。

    读经笔记之三:从证来分析:短气而腹都满,为里有水气;胁下及心痛,为少阳证;鼻干属阳明证;不得汗,即不能出汗,属太阳证;嗜卧属少阳证;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为黄疸病;有潮热属阳明;时时哕,耳前后肿属少阳证;由各种证综合来看,此病属三阳合病又发黄疸病。

    读经笔记之四:脉是三阳合病的脉,证是三阳合病又发黄疸病的证。最终的结论是三阳合病又发黄疸病。

    读经笔记之五:三阳合病,治从少阳,所以用小柴胡汤;这里有黄疸病,所以要去黄利水,要加茵陈、栀子;又有水气,所以要加薏仁、白术、茯苓、泽泻等。

    读经笔记之六:病过十日,脉续浮者。这里所说的“脉续浮”,是指前而的“脉弦浮大”,是三阳合病,否则,只是脉浮则是太阳证,不可能用小柴胡汤。

    读经笔记之七: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脉浮,当然是太阳病;条文里说“不得汗”,则是麻黄汤证,所以要用麻黄汤。

    读经笔记之八: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这和肝硬化腹水病很象。就是用了利尿的办法,腹内水气仍然不能排出,就很难治了。

    读经笔记之九:本人认为,腹都满应该也是属于“胃家实”的一种。实际上,这种人的脉象也是大脉。

《伤寒论》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读经笔记之一:《伤寒论》最讲究的是脉和证,其实就是证据。本条所说的自汗出、大便硬,就是阳明病的证据。

    读经笔记之二:按理说,既然是阳明病,就可用攻下法,用承气汤。因为,这个阳明病误用了汗法,使津液内竭,这个时候再如下法,则更损津液。所以要用蜜煎导,或用土瓜根、大猪胆汁纳入肛门,使大便润滑而排出。所以说,人体的津液是十分重要的。

    读经笔记之三:曾治一70岁的妇人,也是长期受便秘的痛苦,常十多天才大便一次,口气相当的难闻。其人身体干瘦,精神不振。用四逆汤合小承气汤,再加四物汤、天麦冬给其补血补液,方用:附子20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党参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芍药10克,生地10克,麦冬15克,天冬15克,五味子10克。共13味药。5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温三服。服药当日,即能大便。服药5天,大便正常,食欲大增,口臭减少,精神大增,力气增加。再用小柴胡颗粒合生脉饮,一月后追访,大便正常,饮食正常,精神很好。总结有二:(1)此病之治,妙在里病半虚实的论证。大便难,多属阳明,但其人却精神不振,又属阴证,更何况其脉为沉脉之半虚实脉,阳明太阴共存显然,故用四逆汤合调胃承气汤。(2)第二个妙处在于,此人身体消瘦,属阳气(津液)枯竭,故用四物汤合补血汤补其气血,又用生脉饮补其阴。(3)治此病的体会也:观其脉证,其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论》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桂汤。”

    读经笔记之一:恶寒,这是表证,又出汗,则是桂枝汤证。

    读经笔记之二:经文里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本条说是阳明病,则必是热性病,又恶寒,所以是发于阳,是太阳病。

    读经笔记之三:微恶汗,这里所说的“微”字,就是说还有一些表证存在,虽然是以阳明病为主,但是还有一些表证存在。这是太阳阳明并病,先解表,所以用桂枝汤。

    读经笔记之四:为什么开始说的是阳明病,后面又说是恶寒汗出的太阳病,用桂枝汤治?说是阳明病,就是说明这个病的主要特征是阳明病。后面所说的恶寒汗出的太阳病,是还没有完全消失的、轻微的太阳病,这个太阳病与阳明病一起表现出来。

    读经笔记之五:太阳病的脉象是浮脉,但这里却说是迟脉,为什么呢?这里要体现的是脉和证的问题:脉是阳明病的脉,证是仍然存在着太阳病的证。也就是太阳阳明并病,先解表。

    读经笔记之六:太阳病的脉象一般是洪脉、滑脉、实脉,这里为什么说是迟脉?这个迟脉,是因为人体丙津液丧失损耗,所以血液的流动不快,所以是“迟脉”。这个迟脉,决不是寒证的迟脉。

    读经笔记之七:既然说是阳明病为主的太阳阳明并病,那么这里的阳明病表现出来的是什么特征呢?就是发热、胃家实。

    读经笔记之八:从这个条文里可以看出,脉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分,如果这个人表现出来的是阴证,如口不渴,喜热饮,精神不振,声音低微,则所表现出来的迟脉,肯定是三阴证的迟脉,肯定是寒证的迟脉。如果这个人表现出来的是阳证,如口渴,喜冷饮,声音洪亮,精神振奋,则虽然是迟脉,也是阳证的迟脉,是津液损耗引起的则阳明病的迟脉。

    读经笔记之九:从这条条文还可以看出,病人所表现出来的证据是多么重要的。可以说,病人所表现出来的证据,是我们解读《伤寒论》的钥匙。如本条所说的“恶寒”是太阳病的证据,又“汗出”则是桂枝汤的证据。发热,胃家实,则是阳明病的证据。

    读经笔记之十:这个条文所说的病,在用桂枝汤解表后,太阳表证消失后,可能还要用到承气汤来攻下。

《伤寒论》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读经笔记之一:既然是说阳明病,则必有阳明病证据,胃家实也。

    读经笔记之二:既然是脉浮,则表未解。无汗,则是麻黄汤证;绐合开头所说的阳明病,则此处必是因热因风而喘,即是因阳明病与太阳病的结合喘,则有用麻桂石甘汤之理。

    读经笔记之三:这里不用麻桂石甘汤,而用麻黄汤,是向人们说明太阳病与阳明病并病,要先解表,解表后才能攻下。

    读经笔记之四:这里只说‘脉浮,无汗而喘’,没有说恶寒,这是省略的写法。既然有麻黄汤,势必有恶寒的证据。

《伤寒论》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煎法:先煎茵陈蒿,后煎栀子和大黄。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则内必有热,如果这个人发热出汗的,则体内的热和水气就能散发,不会瘀积在体内,不会形成黄疸。

    读经笔记之二:如果这个人只是头部出汗,身体却没有出汗,这个人体内的水气和热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散发,容易瘀积在体内。如果小便再不利,又因体内有热而多饮水的,则热和水气更加瘀积在体内,就容易形成黄疸病。

    读经笔记之三:所以说,问大小便情况对一个医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对大小便的情况的询问,知晓病人的一些重要情况。如本条中,阳明病,发热,不出汗,小便不利,则可知体内有热。就要除热,要用茵陈蒿汤。

    读经笔记之四:我们来看看这个茵陈蒿汤,它是由茵陈蒿、栀子、大黄三味药组成的,这三味药均是清热解热的药,使体内的水气和瘀热通过大小便排除。

    读经笔记之五:由本条可知,黄疸病是由水气和热瘀积在体内散发不出而形成的,治疗的方法就是清热利小便,常用的就是茵陈蒿汤。有的还有五苓茵陈蒿汤,即由五苓散和茵陈蒿汤合成。

    读经笔记之六:由此可知,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对症下药。那种什么病都用扶阳法或四逆汤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伤寒论》第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读经笔记之一:说“阳明证”而不说“阳明病”,就是说这个病有阳明病的一些证据,但却不一定是阳明病。阳明病的特点是阳明外证或阳明内证,外证是热而汗出,内证是胃家实。这两个证据都不一定有。但是这个人喜忘,那么就是有瘀血证。

    读经笔记之二:为什么喜忘?是因为体内有瘀血,干扰到了脑神经。

    读经笔记之三:屎硬,本是阳明病的一个证据。但这里说,屎虽硬,大便却很容易,这又与阳明病所说的“胃家实”不同。

    读经笔记之四:屎硬,有黑色,喜忘,这三个证据足以说明,这个人有瘀血证。

    读经笔记之五: 我们来看看抵挡汤的组成:水蛭、虻虫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大黄三两。其实就是用水蛭、虻虫通瘀散瘀,又用桃仁、大黄来把瘀血从大便中排除,用的还是攻下法。也属于阳明病的一种治法,是在承气汤中加入除瘀通瘀的水蛭、虻虫。

《伤寒论》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要用攻下的方法,要泻之,这是正确的治法。但要注意,如果是二阳合病,或是三阳合病,则治疗原则不同。太阳阳明合病,要先解表;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少阳阳明合病治从少阳。

    读经笔记之二:阳明病,用下法后,如果病人出现“心中懊侬而烦”的现象的,我们也要注意加以鉴别。不要一见到“心中懊侬而烦”就说是栀子鼓汤证。“心中懊侬而烦”虽然是栀子鼓汤的主证,但如果出现“心中懊侬而烦”证的同时,还出现“胃中有燥屎者”,则是承气汤证。所以本条文说“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读经笔记之三:实热和虚热是承气汤证和栀子鼓汤证重要区别。

    读经笔记之四:胃家实是阳明病的主要特征。本条文所说的“腹微满”,就是有很轻的“胃家实”的症状。

    读经笔记之五:初头硬,后必溏。说的是大便的情况,开始是硬,后面的是烂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硬屎,当然是阳明证;烂屎,则又是太阴病证。这说明啊,这个先硬后溏的大便,不是真正的阳明病,是虚热。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就不能用攻下法。

    读经笔记之六:最后一句“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进一步说明大承气汤的特点是“胃家实”。

    读经笔记之七:胡老指出,如果没有潮热、谵语、手足汗出等等提示内有燥屎的特点时,可用腹诊来确定,如果按之痛的,则为实,可下之;如果按之不痛的,则为虚,不可下之。

《伤寒论》第239条:“病人不大便五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读经笔记之一:病人不大便五六日,这多数是阳明病,可用攻下法。但现实中,很多老人都有便秘现象,都有五六日,甚至十多日不大便的现象,此时,就不能一味用下法,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寒结的,要用四逆汤合承气汤;如果是血虚的,还要用四物汤;如果是津液枯竭的,还要用天冬、麦冬、玄参等增加胃液的药物。

    读经笔记之二: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等现象,都是内有燥屎的证据。

    读经笔记之三:因为体内有燥屎,所以五六日不大便。这个病,要用到大承气汤。

《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读经笔记之一:什么是“疟状”?这是一种按时发热发冷的急性传染病。所以,这里所说的“又疟状”,是指前面所说的“病人烦热,汗出则解”,烦热的现象,虽然因为出汗而暂时解除了,但这种烦热,却象是“疟病”一样,定时发作。实际上,这是一种阳明病,有内热,虽然因为出汗而暂时缓解了,却没有实际上治愈,所以会继续发作。

    读经笔记之二:什么是“晡”?这是指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间。结合前文,“日晡所发热者”,就是说,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钟的时间定时发热。

    读经笔记之三:脉实的,这是阳明病,当然要用攻下法,要用承汤。脉浮的,表未解,又有汗出,所以要用桂枝汤。

    读经笔记之四:这里说“脉浮虚者”,就是“浮缓”。如真的是“浮虚”则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读经笔记之五:胡老说“病人烦热,汗出则解”,这是大青龙汤证。本人认为,这句话要结合下面的“脉浮虚者”来说。如果单纯是“病人烦热”则是白虎汤证或者栀子鼓汤证;如果又“胃家实”,则是承气汤证;如果“病人烦热”,又脉浮,则是大青龙汤证。

《伤寒论》第241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大下后,一般大便很畅通,不会有六七日不大便的现象。

    读经笔记之二:烦不解,腹满痛,这些都是内有燥屎的证据,当然要有大承气汤。实际上,我们还要注意到大下之后,病人体内的津液是否受到了损耗,是否枯竭了,如果是,则用大承气汤的同时,还要用到天冬麦冬玄参等增液药,或用四物汤之类补血药。

《伤寒论》第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什么是“乍”?这是忽然的意思。“大便乍难乍易”,就是说大便有时难,有时易。

    读经笔记之二:小便不利,水走肠间,大便多溏,应不难。但这里却说“乍难乍易”,为什么呢?有燥屎则大便硬;水走肠间则大便易,所以说“乍难乍易”。

    读经笔记之三: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都是因为阳明病有内热,热气上攻。

《伤寒论》第243条:“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药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读经笔记之一:本条文说“属阳明”,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说法。阳明病应用寒药,用攻下法,用承气汤。而这个吴茱萸汤属辛温药,属驱寒药,用于阳明病显然是错误的。

    读经笔记之二:食谷欲呕,医者误以为是吴茱萸汤证,就用了吴茱萸汤。结果用了吴茱萸汤后,病人反而呕得更厉害。如果是寒证的呕,用了吴茱萸汤,肯定有效果。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呕吐加剧,说明这个病不是阴病,应是阳病。阳病而有呕证的,则为少阳病。

    读经笔记之三:所以,“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应改为“食谷欲呕,属太阴也,吴茱萸汤主之”。胡老说应改为“属胃也”,虽然也对,但还不够准确。因为虽然属胃,但到底是阴是阳,没有说清楚。改成“属太阴也”则就清楚了。

    读经笔记之四:属上焦也,这个说法也有问题。准确来说,应是“属少阳也”。

《伤寒论》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汗热出,复恶寒,不吐,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读经笔记之一:开篇便说“太阳病”,则此病必有太阳病的特点。“其人发汗热出,复恶寒”,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关浮”,则必是太阳病之桂枝汤证无疑。

    读经笔记之二:不吐,说明没有少阳病。接着下来又说“但心下痞者”,这是因为本是太阳病,医得误用了下法,使表邪内陷,形成痞证,这时要用泻心汤了。

    读经笔记之三:其实,从广义来说,“痞”也属于半表里,属少阳病之系列。但少阳病的小柴胡汤证的重要特点是“呕”;而泻心汤证的重要特点是“痞”。

    读经笔记之四:如果没用下法,病人出现了“不恶寒而渴者”,这是阳明病的特点。

    读经笔记之五:小便多,津液损耗,大便干枯,因而变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这不是说虽然不大便十多天,也没有什么痛苦、难受。应该是虽然不大便十多天,却没有出现谵语等明显的阳明病特点,这个不大便十多天,是由于小便多、津液损失的原因。因此,还不能用攻下法,可稍稍给他点水喝,以增加其体内的津液。由本点可知,便秘未必就是阳明病,因为阳明病必有阳明病的特点,如胃家实、谵语等。很多老人便秘是由于血虚、津液损耗,往往要用到生麦饮、四物汤等补血补液的药。

    读经笔记之六:“渴者,宜五苓散”。这句话让不少人费解。五苓散的适用证是体表有水而小便不利,因为体表属表,所以要用到桂枝,因为小便不利,所以要用到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等去水利小便药。所以啊,“渴者,宜五苓散”这句话要这样的理解,本是太阳病,医者误用下法后,形成了痞病,心下有水饮,小便不利,微渴者,宜五苓散。

    读经笔记之七:五苓散的“渴”是微渴,就是口有点渴,这与阳明病的真正的渴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大渴、真正的渴,则必属阳明病。这个微渴,是由于医者误用了下法,使表之邪热内陷,因而微微有点热。

《伤寒论》第245条:“脉阳微而汗出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太便因硬也。”

    读经笔记之一:第一句“脉阳微而汗出者”让很多人费解。主要费解之处就在于“阳微”的“微”字,很多人理解为微小、微弱。实际上,这是太阳病桂枝汤证,应当理解为“缓”,所以这句应该为“脉阳缓而汗出者”。另一个费解的地方是“汗出”,这决不是出很多汗的意思,应是“汗微出”,这是太阳病桂枝汤证,是人体机能自我调节的结果。

    读经笔记之二:“汗出多者,为太过”。本来是太阳病桂枝汤证,但医者误用了麻黄汤,使汗出过多,这是太过。

    读经笔记之三:“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此句的“阳脉实”,是对应上句的“脉阳微”而说的。阳脉实,指的是太阳病麻黄汤证;脉阳微,指的是太阳病桂枝汤证。本句所说,是指本来是太阳病麻黄汤证,用麻黄汤是正确的治法,但医者没有掌握好尺度,使病人发汗大多,这也是太过的现象。正确的方法应当是让病人微微发汗。

    读经笔记之四:“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太便因硬也。”这句说得很明白,发汗过多,而使体内津液枯竭,以致大便为硬。所以说,《伤寒论》里所说的“阳气”,是指津液,而不是火神派所说的“阳气”、“阳热”。顺便说一下,如果不把《伤寒论》先学好,就去学火神派的那一套,害处是很大的。火神派的开山鼻祖郑欣安也强调要把《伤寒论》学好。现在所举办的《扶阳论坛》真的是一届比一届差,为什么这样?原因就是扶阳派们已经陷入了唯我独尊的怪圈而不能自拔。要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真理,辨证论治才是正道。

《伤寒论》第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读经笔记之一:什么是“芤”?芤是古时候葱的别名。中医的芤脉,就是指象葱一样的脉象,就是按起来中空无力的脉象,这是“不及”的肪象,属于阴脉。

    读经笔记之二:这里所说的“脉浮”是指太阳病的脉象,太阳病属阳病,其脉象应是较有力而浮的;如果是微弱而浮的,则是阴证的少阴病。

    读经笔记之三:芤脉是阴脉,是“不及”的脉象,是象葱一样按起来中空无力的脉象。为什么会中空无力呢?这是因为津液少啊,实际上就是《伤寒论》里所说的“阳微”。

    读经笔记之四:脉浮,这里是指太阳病之桂枝汤证,这个证是出汗的,是热证,但体内津液又少。一方面是热,要损耗津液,一方面是津液不足,不能补充耗损,体内的津液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就会“其阳则绝”。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蜜和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读经笔记之一:什么是“趺”?为外侧、外表之意。百度上解释说“趺阳脉”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按胡老的理论,病位是正气和疾病斗争的部位。既然是浮脉,则斗争的部位就在表,就是表病,就是太阳病。故“趺阳脉浮而涩”可以改为“阳脉浮而涩”,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脉浮,则是太阳病,脉涩,则是津液不足。

    读经笔记之二:浮则胃气强。太阳病,是人体内正强较强,所以将病邪抵抗在体表。

    读经笔记之三:涩则小便数。这个涩,是指体内津液不足,而这个不足,是由于小便多引起的,

    读经笔记之四:一方面是太阳病有热,另一方面是体内津液不足,最后病入阳明,形成太便硬。

    读经笔记之五:脾约,是指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制约。这是因为人体内津液不足,无法运化。

    读以笔记之六:我们来看看麻子仁丸的组成:麻子仁,芍药,杏仁,厚朴,枳实,大黄。即由攻下的小承气汤,加下润肠通便的麻子仁、芍药、杏仁。攻润结合,既攻下,又润肠,从而加强了排便的功能。为什么要用麻子仁、芍药、杏仁这三味润肠通便药。这是因为,这个大便硬的病,首先是由于人体津液受损引起的,也就是说体内津液枯竭而引起大便干燥,所以要用润肠通便的药。有人曾用小承气汤合四物汤加白术、天冬、麦冬治愈老年人便秘,其法亦师于麻子仁丸。

《伤寒论》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有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一: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这句话应这样理解:太阳病得了三天,虽然用了发汗的方法来治疗,但还没有完全好。也就是说,这个太阳病,虽然没有完全好,但也只留下一点点而已,已经算不上是太阳病了。如果仍然是太阳病,就要用解表的方法。

    读经笔记之二:蒸蒸有热者,属胃也。蒸蒸有热,这已经是阳明病的证据了,因为只是体内有热,大便稍有点难,但还没有形成“胃家实”,所以用调胃承气汤,而不用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三:这个“蒸蒸有热”,肯定已经有大便难的特点。如果只是有热,则用白虎汤即可。

《伤寒论》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伤寒吐后,这是说本来是太阳病,要用解表法,医者却误用了吐法。

    读经笔记之二:误用了吐法,就损伤了津液,大便不能很顺利排出,就出现腹胀满的现象,便又还没有到“胃家实”的程度,所以用调胃承气汤来调和肠胃。

《伤寒论》第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读经笔记之一:太阳病要用解表法,吐、下、汗均为误治。

    读经笔记之二:这里所说的“汗”法为误治,是指应是太阳病的桂枝汤证,却误用了麻黄汤,以致发汗太过。

    读经笔记之三:误用了吐、下、汗法,津液损耗,病转阳明,会出现微烦的现象。如果小便又多,更是损耗津液。此时会出现大便硬的现象。

    读经笔记之四:微烦,要注意分析是栀子鼓汤证还是承气汤证。前面已经说过,栀子鼓汤证的心烦,是虚烦,没有阳明病的特点;承气汤的心烦是实烦,有阳明病的特点。

    读经笔记之五:心烦,又大便硬,这是承气汤证,但又不是很厉害,没有达到“胃家实”和程度,所以用调胃承气汤调理即可。如果肠胃干燥,有脉涩等现象,还要用到麻子仁丸,攻下的同时,还要润肠通便。

《伤寒论》第251条:“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利小便,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无太阳、柴胡证,烦燥,则是阳明病的证据。但这里为什么说“脉弱”呢?一是身体弱,二是津液枯竭。所以,不可用大承气汤急于攻下,先用小承气汤微微和之,甚至用调吸承气汤和之。

    读经笔记之二:如果说到了四五天,仍然不能大便的,则阳明病之胃家实的证据已经充足,可用大承气汤。这里所说的“与承气汤一升”,应是指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三:前面说过,初硬后溏,不可攻之。形成初硬后溏的原因一是本身有阳明病,二是水走肠间。这个病啊,要先利其小便,然后阳明病的证据已经确定,再用大承气汤。

《伤寒论》第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就是说,开始得的是伤寒病,后经过了六七日的时间,出现了“目中不了了,晴不和”的现象,就是眼睛视物不清楚。

    读经笔记之二:太阳病经过了六七天的时间,并出现了“目中不了了,晴不和”的现象,这时候是什么病呢?我们要客观分析,认真辨证,看他到底是六经的那一经。

    读经笔记之三:无表里证。也就是说,伤寒病经过了六七天的时间,表证已经消除了,又还没有形成“胃家实”的阳明病。这时候如果不认真分析,只是简单地用排除法,排除了表证和里证后,认为是半表里证,则是不正确的。

    读经笔记之四:大便难,身微热。这是阳明证的证据啊,为什么前文又说“无表里证”?这是说,表证已经解除,真正的“胃家实”的大热证又还没有形成。大便难,身微热,这是阳明证形成的初期。

    读经笔记之五:既然“大便难,身微热”是阳明证形成的初期,应该用调胃承气汤,或小承气汤,为什么要用大承气汤呢?结合前文的“目中不了了,晴不和”可知,这个病虽然还是阳明病的初期,但来势很猛,热气已经上炎,已经影响到了眼睛了,所以要急下要,要用大承气汤。这好象防洪一样,如果洪水来的缓,我们可以慢慢放闸,水将满堤坝时,我们再大放闸,再用大承气汤。但如果洪水来得很猛,虽然初期还没有水满意堤坝,但我们却要急放闸、大放闸,要用大承气汤,否则大洪水到达时我们就会措手不及。

    读经笔记之六:当然,我们可用胡老的办法,用排除法。既然说没有表里证,那么便是半表里证。既然又有“大便难,身微热”的现象,就是少阳阳明合病,我们就可用大柴胡汤,热甚的可再加石膏。

    读经笔记之七:如果这个条文里不说“无表里证”,就变成了:“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按这个条文,当然就是阳明病,结合“目中不了了,晴不和”,我们亦可知这个阳明病会来得很快,要用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八:有无表证,是很容易辨别的,按太了病的特点就可知。有无里证,亦可按阳明病的特点来辨别。有无少阳病,除依据少阳病的特点外,还可用排除法。

    读经笔记之九: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无表里证”,要这样认理解:没有表证,也没有明显的阳明里证。不明显的阳明里证,是说已经有了阳明病的迹象,而不是说绝对没有阳明病的迹象,否则下文的“大便难,身微热”这样的阳明病的证据就说不过去。

《伤寒论》第253条:“阳明病,发热汗出多者,急下之,宜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阳明病者,胃家实,有大热。发热汗出多,说明这个阳明病很是厉害,所以要用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二:这个条文,要结合第252条来看。

《伤寒论》第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发汗不解,指原本是太阳病,经发汗后解表后,表证虽除,但病却转入阳明病。

    读经笔记之二:发汗不解的“不解”,就理解为表病已解,但疾病却没有解除,而这个疾病已经不是原来的表病,是转化为阳明病了。否则,如果既有太阳表病,又有阳明病,理应先解表,不会先用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三:或者说发汗不解的“不解”,是太阳病经发汗后,已经基本好了,特点已经不明显了,已经转为明显的阳明病了。

    读经笔记之四:腹满而痛,这个痛是实痛,是拒按的痛,是热痛,这也是很急的阳明病,所以说“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第255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腹满,这是阳明病证据,阳明病当然要用承气汤,

    读以笔记之二:腹满,减不足言。这是说,出现了腹满这一阳是的证据,已经用了攻下法,但腹满这个病没有得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这个时候,要用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三:减不足言,这个“减”字,说明已经用过承气汤了,但到底是用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条文里没有说明。但不论你是用了那个方,既然“腹满”的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就要继续用攻下法,就有可能要用到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四:这里说”宜大承气汤”,而不说“大承气汤主之”,就是说,不一定是用大承气汤,有可能是小承气汤,也有可能是小承气汤。这个情况要辩证论治。但是,按“腹满”这个症状来说,要用到消除腹满的厚朴、枳实,所以用到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的机会要多一些。

《伤寒论》第256条:“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读经笔记之一:这个条文,应按冯世伦所说,改为:“阳明少阳合病,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至于其中的“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则是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不宜用来解读《伤寒论》。

    读经笔记之二:既然是阳明少阳合病,当治从少阳。但这里为什么要用承气汤?这可是下法啊?很明显,这里虽然是阳明少阳合病,但阳明病的特点很明显,而少阳病的特点却不明显,也就是说太阳病是主要矛盾,少阳病是次要矛盾。这个条文是教人抓主症的,也就是教人抓主要矛盾的。

    读经笔记之三:脉滑而数,这是阳明病的脉象。但如果因此而说是有燥屎,证据还是不足。还要问病人的大便情况,或进行腹诊,才能确定。

    读经笔记之四:这个条文是教人抓主要矛盾的,这个病的主要矛盾是阳明病,所以用大承汤。其实可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起解决,那就是大柴胡汤。

《伤寒论》第257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挡汤。”

    读经笔记之一:病人无表里证,这句话颇让人费解。如果按字理解,既然无表证,也无里证,用排除法,当属半表里证,可用柴胡汤。小柴胡汤也是有清热的功效的。

    读经笔记之二:病人无表里证,这句话在这里应是这样理解:没有明显发热恶寒的太阳证,也没有胃家实、谵语、身大热等明显的阳明证。便是它连续发热了七八日,虽然脉浮数,但亦可用攻下法。此时要辨证论治,假如只是发热,而无胃家实、大便难等证据,则可用白虎汤除其热;如有胃家实、大便难等证据,则要用承气汤攻其热。

    读经笔记之三:虽脉浮者,这句话要认真体会。按胡老的说法,病位是正气与疾病发生斗争的地方,那么,既然是浮脉,理当是表病,要用解表法,又如何“可下之”?胡老的说法没有问题,这里的脉浮,是由于体内的热气蒸腾于外,也就是气份之热蒸腾于外,在体表与人体的正气作斗争,所以表现出浮脉。这决不是太阳表病,如果是太阳表病,当有“恶寒”这太阳病的主要特点。所以说,浮脉不但主表,主虚,还主热呢。

    读经笔记之四: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如果已经用了下法,这个热应可除去,但如果数脉仍然存在,就要考虑有其它的体内有其它的有形之物证体内的热依附在上面了,这时,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吃得多,容易消化。

    读经笔记之五:脉数不解。这里不说“脉浮数不解”,可见浮脉已经消除,气分之热已经解决。

    读经笔记之六: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挡汤。结合上面所说,虽然用了下法,仍然脉数不解,仍然六七日不大便,这是有瘀血的原因,要用到抵挡汤。

    读经笔记之七:这个抵挡汤,是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组成的,是由去瘀血的水蛭、虻虫、桃仁,加上通大便的大黄组成的。以通瘀血为主,能大便为次。

《伤寒论》第258条:“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读经笔记之一:协,应当是协同的意思。

    读经笔记之二:如果用了下法,脉数不解,但下利不止。虽然下利不止,但这个依附于瘀血的热没有除去。但由于用了下法,所以这热,会协同瘀血一起排出。

    读经笔记之三:这条颇让人费解。

《伤寒论》第259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读经笔记之一:按理说,能发汗,则湿气能散发,就不会有黄疸病。

    读经笔记之二:这是原伤寒发汗,一是只发微汗,虽然表病已去,但水气仍然留在体内;二是应该还有小便不利的现象。如果小便利,则水气不留在体内,不会出现黄疸的现象。

    读经笔记之三: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为什么会出现黄疸病呢?这是因为啊,医者以为黄疸的形成,是由于寒和湿结合在体内造成的,认为既然是寒湿,就不能用下法。只在治寒和治湿上用药。

    读经笔记之四: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黄疸病,是湿热内结形成的,也就是由水气和内热在体内结合,得不到排出而形成的,而不是由寒和水气结合而形成的。为什么治黄疸病用的是茵陈蒿汤?

    读经笔记之五:为什么治黄疸病用的是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是由茵陈蒿、栀子、大黄组成的,这些都是清热利湿的药。由此可知,这个黄疸病形成的主要是湿和热,而不是寒和热。

    读经笔记之六:为了加强法湿的功效,往往用五苓散和茵陈蒿,名之为茵陈五苓散。

《伤寒论》第260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一:伤寒七八日,一般太阳病向里传化。当转化为阳明病时,有时形成黄疸病,出现“身黄如橘子色”的现象。

    读经笔记之二: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这说明黄疸病的形成是由湿气和内热形成的。小便不利,则水气排不出;腹微满,这是阳明病的证据。这个时候要用茵陈蒿汤。

《伤寒论》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

    [栀子蘖皮汤]肥栀子十五个,甘草一两,黄蘖二两。

    读经笔记之一:蘖皮有什么功效?按百度上的解释,蘖皮实质就是黄柏,是一味清热的药。

    读经笔记之二:栀子和黄柏都是清热去热的药。栀子清热去心烦,黄柏清热除湿去身黄。这个方的组成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湿热;二是有心烦;三是身体发黄。

    读经笔记之三:这个方与茵陈蒿汤有什么区别呢?两个方治的共同之处是:湿热,身黄,心烦。不同之处是:茵陈蒿汤阳明证已现,有大便难的现象。栀子蘖皮汤则还没有形成大便难的阳明证。

    读经笔记之四:这个汤与栀子鼓汤有什么区别?共同的区别是都有热,都有心烦的现象。不同的是,栀子蘖皮汤有身黄的现象,而栀子鼓汤没有身黄的现象。

    读经笔记之五:由栀子鼓汤、茵陈蒿汤、栀子蘖皮汤的比较可知先人在用药上是多么的讲究,多么的辨证,每用一味药,都有用药的依据,决不是随意用。

《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二两,连轺二两,杏仁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甘草二两。

    读经笔记之一:连轺的攻效是什么?连轺就是连翘的根,很多人都用连翘来代替。

    读经笔记之二:生梓白皮的功效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梓皮,其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

    读经笔记之三:杏仁的功效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读经笔记之四:由药方可知,第一,此病必存在表病,并且有咳喘的现象,所以要用到麻黄、杏仁;第二,有内热,有水湿,湿热结合,以致身黄,所以要用到连轺、赤小豆、梓皮等除湿清热去黄的药。第三,其人虚,所以要以甘草、大枣、生姜来温补。

    读经笔记之五:综合上述,这个病啊,最主要的表现是身黄,但有恶寒而咳喘的太阳伤寒病。这与栀子鼓汤、茵陈蒿汤、栀子蘖皮汤又有不同的区别。栀子鼓汤虚热必烦身不黄;茵陈蒿汤身黄心烦大便难;栀子蘖皮汤心烦身黄大便不难又无表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身黄心不烦大便不难,有表证,里虚,水湿较重。

    读经笔记之六:这几个方要认真对比使用。

    读经笔记之七:这几个方的组成:

    栀子鼓汤:栀子,香鼓。

    茵陈蒿汤:茵陈蒿,栀子,大黄。

    栀子蘖皮:栀子,甘草,黄蘖。

    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连轺,杏仁,赤小豆,大枣,梓白皮,生姜,甘草。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qzs3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