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茶入道

 陈禾塬 2018-08-25


    

/陈禾塬

 

茶,我从小的记忆中,喝的少,实用的多。如茶祛湿,除腥膻,去口臭,煮茶叶蛋……还有父亲教我一招,终身受益!

我父亲喜欢喝绿茶,而且保管和泡茶水平高超。过去没有冰箱,父亲就用暖水瓶储存绿茶,塞紧瓶口,一年不变色。泡出来的汤头绿茵茵的,而且香气扑鼻。还有一招,不知是学来的,还是祖传的,亦或是自创的,养眼明目妙招。就是用喝过剩下的绿茶过夜存放,第二天早起第一件事,用隔夜茶汤漱口洗眼睛。开始我不屑一顾,甚至嘲笑父亲,后来见父亲70多岁眼不花、耳不聋,小五号字的报纸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于是我深信不疑,如法炮制几十年。好了,跟我父亲一样,视力特好,7号字也能看清楚。

所以啊,中国人聪明,单方治大病,小法入大道。

除此之外,我对茶一无所知。什么红茶、岩茶、普洱、龙井、茉莉啊,什么茶经、茶道、茶客啊……甚至茶马古道的大片也没兴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位青城山月庐茶舍的女主人——明若。

听这名字,看这字面,又加之年轻美貌,云发皓齿,目光如炬,有人禁不住垂涎而赞。不过一壶茶的工夫,一席话的交流,一间茶舍的布局,让你渐渐平静下来,变成一位规规矩矩的茶客。这就像一个随地吐痰的人进了一幢富丽堂皇的别墅到处找痰盂一样,无邪自正啊!

明若泡茶,你完全找不到恰当的词语形容或表达其内在的神韵和曼妙,与舍间茶女乃天壤之别也。与其说她是在泡茶,不如说她是在用真心呵护茶,用真意敬奉茶,用真神融汇茶。此情此景,此时此刻,难道你喝的是茶么?如果是,那你一定是一位七窍之心仅通一、二者,不屑与你品茶论道。

明若泡茶,不紧不慢,温文尔雅,没有娇柔的表演,没有牵强附会的语言,只是专心于温杯、醒茶、冲泡、出茶、置杯、分茶,也静静的闻茶、赏茶、品茶、饮茶;茶客们也是一闻醒茶香、二闻杯底香、三闻茶汤香,三香过后已经入脾入肺,如痴如醉;再细细咂上一口茶汤,忽然间一股香汤热流分别下注丹田,上涌泥丸,令人心旷神怡,超凡入圣也。

更有甚者,我居然在杯底闻到两层香。第一层是一种弥漫性的氤氲之气,香气浓郁;忽然云开雾散,从杯底窜出一缕幽香,直入脑腔,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如见本性。明若微笑着说:“您不错啊,闻出两层香。只可惜第二层香被您忽略了。”我追问:“第二层是什么香?”见她笑而不答,我便瞎猜起来。第一层茶香,第二层主泡人的心香,第三层茶客的肾香。哇噻,我竟然猜对!实际上第二层香是我观察出来的,第三层香是我琢磨出来的。因为茶客闻杯底必须左手持杯,小指顶着杯底。玄之又玄,心肾相交,茶香为媒,《内景图》之妙旨跃然茶台也。

不就是一壶茶嘛,至于吗?其实细究起来,禅茶、道茶备之详矣,非一般学问啊!

但见明若泡茶,竖直腰板,正襟危坐,虚领顶劲,息停脉住;醒茶时,双目垂帘,神照壶中,心香入茶也;冲茶时,圆睁凤眼,茶气薰睛,肝清目明也;左手掐心字诀,右手提壶,绕左至右,神情专注,心心相通也;高举水壶,细注不断,耳听水声,目不转睛,双肾后突,肝肾相通也;赏茶时,息之以踵,肺舒脾展,毛窍开通,无不透澈。这是泡茶么?简直就是明修茶道,暗养五脏,明心见性,修真悟道嘛!

所以啊,一般人是泡不出明若这样的茶色、茶香、隽永的回甘。于是我笨拙地卖弄了两个词:金汤隽永,回甘无穷。多亏没有文人在此,也不怕底儿掉。

之所以明若能泡出这样高境界的茶汤,得益于拜了一位茶道高人为师,同时她也是一位虔诚的修行人。她每周雷打不动,必到寺庙里做义工。不管多大的事,不管多急的人,一到时间,撒腿儿就跑,常常丢下客人,自顾去了。而且吆喝一大帮人去寺庙做义工,看焰口,跳禅舞。心儿静了,性儿纯了,灵儿就明了,茶道也就通了。

借品茶,以访真人;借访真人,以悟真道矣!

以茶入道,可也。

 

 

2018818日识于武当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