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害温州女孩 1 上一次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是5月10日。 滴滴公司百万悬赏凶手,完美的进行了危机公关。 遗憾的是,空姐乘坐滴滴遇害的悲剧并没有能让这家屡屡出现事故的公司引起足够的重视,等你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你就会发现真的不是谁要故意黑它,而是事实本就如此。 这个世界上永远杜绝不了凶杀案,萧七也不是玻璃心的人,但是这次温州女孩儿滴滴遇害案确实是一个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 昨天下午,温州23岁的赵姓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一点半左右于乐清飞虹南路上车,目的地永嘉上塘,常规路况应在两点四十分左右到达目的地。 期间,两点十分左右,女孩儿给好友的微信中提到“司机开的山里没有一辆车,有点怕”,约两点十五分左右在给另一好友的微信中提到“救命、抢救”,随后失联,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其好友在觉察到事情不正常以后,于三点四十分左右第一次联系滴滴平台,并报警,中间多次与滴滴平台联系,滴滴平台的回复一直很礼貌,但是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五点四十分左右,滴滴平台来电,告知已和司机联系,司机表示赵姓女孩儿没有上车。 昨天下午,家属联系了乐清龙之野救援队,六点多报警。 今天上午六点多,救援队接到警方电话,说嫌疑人找到了,带来指认现场。 但是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强奸案已经发生了,23岁的姑娘也已经香消玉殒。 一起已经再也无法回头。 2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强奸杀人案? 下面你们听我慢慢道来。 3 这个顺风车司机已经不是第一次想要作案了。 这次事故发生后,前几天曾经搭乘过这辆车的林女士讲了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 前天发生的事情,林女士当天就立马把相关情况投诉到滴滴平台。 当时平台的回复是要调查,但是截至温州乐清赵姓女孩受害案发生,林女士都没有收到相关的反馈和处理结果,通过林女士的表述来看,甚至没有再回访过她。 发生在林女士身上的事情可以说已经是涉嫌犯罪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滴滴平台的反映之淡定,不得不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乐清赵姓女孩儿被害案发生以后,林女士方才接到了滴滴平台给她的电话,说已派人到乐清想见她,这次速度倒是挺快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估计滴滴公司应该还想给林女士来一笔丰厚的“封口费”。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滴滴平台在接到林女士投诉后立即采取措施,譬如在调查清楚之前暂停该司机的接客资格,那么,这场悲剧真的就不会发生了。 我想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而是一个屡屡出事的平台起码应该尽到的职责。 4 再说说赵姓女孩儿上车以后滴滴平台的处理方式。 3点半左右,该女孩儿的朋友向滴滴平台求救。 滴滴平台回复建议及时报警,并称会反馈相关部门,大概1个小时以后会予以回复。 女孩儿的好友说已经报警了,但是警方要求提供司机车牌号,如果平台不给车牌号的话,警方那边也没有办法。 4点40分,女孩儿的好友再次问平台要司机的联系方式或者车牌号。 滴滴的回复依然是涉及到拥护隐私,会在小时内回复。 女孩儿的好友几乎要崩溃了,说:我三点四十联系你,你说一个小时,我四点四十联系你,你还说一个小时! 平台回复:这边帮您加急处理,您也是消消气的。 人命关天的大事儿,消消气? 这样淡定的回复,除了把人气炸,好像并没有什么消气的作用。 女孩儿的好友试图替滴滴平台想办法:那么让派出所联系你们,电话有吗,可以直接联系吗? 滴滴平台不接招,依然淡定的说:上级人员会给您电话联系的,您保持手机畅通。 面对一个人命关天的求助者,并且还是一个前不久刚遭遇过类似投诉的滴滴顺风车司机,滴滴平台这样的应对可以说是失败到无以复加!!! 保护隐私当然重要,但是积极采取措施保护乘客难道不是更加重要吗?是,滴滴平台可能不方便提供司机的电话给女孩儿的朋友,但是主动和警方联系提供给警方难道不是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这个办法,滴滴平台想不到就算了,女孩儿的朋友提出来以后,滴滴平台置若罔闻又是几个意思? 滴滴公司,你们就是这样保护你们的客户的吗? 5 这个事件中,难辞其咎的,除了滴滴,还有警方。 女孩的好友报警,警方说没有车牌号和司机电话没有办法。 女孩的好友问滴滴平台要司机车牌号和电话,滴滴公司又不给。 于是,女孩儿心急如焚的亲友夹在其中,无能为力到绝望。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由,滴滴平台是保护个人隐私,警方是没有电话号码和车牌号没有办法,但是这借口太烂,都不足以成为他们免责的理由。 对于滴滴公司来说,客人使用你们的服务,正在遭遇不法侵害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时候,你们却毫无作为,主动和警方联系,提供电话号码车牌号难道不是你们的义务吗? 对于警方来说,难道接警后,第一时间应该做的不是致电滴滴公司查实此事吗?电话号码和车牌号,当事人家属找着方便还是你们找着方便,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真的都不明白吗? 女孩具体遇害的时间,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假如警方和滴滴公司积极配合,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是不是也有一定可能性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呢? 6 5月10日,空姐遇害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但是很明显的是,滴滴公司明显还没能从中吸取到足够的教训,到底是处罚太轻了,还是处罚太轻了呢? 这次,又是一个年轻的生命。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
|
来自: 昵称20102515 > 《现实、思考、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