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就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的纹样。 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 清乾隆 剔紅錦地團花紋冊頁式蓋盒 《大清乾隆御製》款尺寸:16.5 公分,6 1/2 英寸 乾隆帝嗜古好奇,艺匠为迎合其心意, 更精进技艺, 尝试各式材质模仿其他物料,故多种像生瓷及漆器应运而生,以瓷质仿金、石木材,或以漆器模仿书册,本品即属后者,以精雕檀香模仿书册侧面,团花纹饰则取织绣品之意。 剔红册页式盖盒有数例可参考,本品盒面刻「大清乾隆御制」款,显示本品为清高宗专用,极为独特。 清乾隆 剔彩春壽寶盒 《大清乾隆年製》、《春壽寶盒》款尺寸:38 公分,15 英寸 本盒精工巧制,纹饰布局严谨,实属乾隆剔彩工艺巅峰时期之品。如此重器,迭施漆层,复加细工雕琢,展示漆层色彩,配合纹饰设计,巧思尽见。本盒雕刻花瓣、祥云、寿老形像栩栩如生,衣袍飘逸,衬托锦纹地,华美臻丽,纹饰布局精密,层次交替,角度多变,瑰丽明艳,彰显艺匠巧夺天工之高超雕漆技艺。 据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载,乾隆八年十一月,刻字作:「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春寿盒四件(雕漆),传旨:将盒底下并排刻『春寿宝盒』四字。钦此。于本月二十七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春寿盒四件俱刻得『春寿宝盒』四字,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进讫。」 相近乾隆年制春寿盒,共约十八件,唯本品侧面雕刻寿字纹,甚为独特,并无他例记载。 明永樂 剔紅花卉紋盞托 《大明永樂年製》款尺寸:21.4 公分 雕漆之技,并非创于明代,而乃始于南宋,初盛于元朝。元代漆器及瓷器,粗旷顿挫,入明之后,渐精渐细,刀隐痕,花浑润。 永乐朝钦定中国工艺臻品为御用,开创典雅精巧风格,登峰造极,前所未有。朝廷接管瓷器及漆器作坊,严控生产,力求尽善,以工艺臻品彰显大明威望,定宫廷御作之特质。漆器制于朝廷,监控严谨,要求缜密,慎守秘技,成品由宫廷分配监管,当中情况,应与瓷器相若。 永乐帝屡赐日本幕府贵重漆器,根据重要明代文献,永乐1403至1407年间,朝廷共赐日本足利幕府203件剔红漆器,其中重器58件,赐于永乐元年。 雕漆技艺费工耗时,髹漆厚度相当,方可始雕,故成品常需数年之久。如上工序,仅永乐元年一载断难完工。建文(1399-1402年)一朝甚短,时势欠稳,亦不可成,且惠帝曾有诏谕,除必要外,终制他品。与本盏托成对之作例,出自抱一斋雅藏 ,近售于香港苏富比,综上可断,当属洪武一朝所制。 2018年,是纪伯伦国际成立的第九个年头,布局未来,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进步的艺术品拍卖业,纪伯伦始终坚持诚信、专业的经营理念,并且不断寻求正规化、企业化的发展方向,力图把纪伯伦国际拍卖行打造成国际艺术品交易的一流平台。 同时,2018年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进军亚洲香港的第四个年头,经过各届拍卖会的成功举办,既表明纪伯伦国际拍卖行已跻身并稳居香港拍卖市场阵营,也将推动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2018年纪伯伦在大陆拿到拍卖牌照,成立纪伯伦拍卖集团深圳分公司,也将是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整合资源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买家构成 纪伯伦国际拍卖集团经过多年的诚信经营,积累了大批国内外买家,遍及涵盖各行业。买家构成主要有欧美及亚洲地区的商界人才,收藏大家,职场精英,各银行大客户,各企业商会成员,海外侨胞商会,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会员、私人会所会员等等。 拍卖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拍品的品质,如果依靠拍卖形式的创新,忽视提升拍品的品质,恐怕不会有质的改变与成交的希望。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卖或者参加拍卖推荐会请即与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公司吴生(qiw948)联络,洽谈市场趋势与托售事宜 征集范围 1、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2、精品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3、翡翠玉器:高古玉、和田玉、翡翠等玉器精品,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4、杂项文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绣品、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邮票钱币等。 5、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佳。 |
|
来自: 昵称590112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