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百万的清乾隆漆器——剔红

 江湖无岁 2020-03-16

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价值百万的清乾隆漆器——剔红

清乾隆 剔红“圣制千叟宴诗”书式盒

中国嘉德成交价: RMB 2,016,000

年代: 清乾隆

尺寸: 21×14×9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御用书籍的装帧和包装处处体现著皇权至上的设计主旨。乾隆时期,艺术工匠们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创新,巧妙地利用各种色彩、装潢材料和工艺技术,创造了富于庙堂特色的装帧装潢风格,将中国古典装帧艺术推向了璀璨的巅峰。 此书式盒由宫廷造办处制作,天盖地式。通体髹红漆,盒面雕海水江崖云龙纹,两龙之间,作长方形框,嵌染牙“圣制千叟宴诗”七字隶书。雕工精到,双龙造型生动,雄健有力,展现皇家威仪气象。盒身四壁分别雕菊花、玉兰和牡丹、梅花和南天竹、石榴花折枝花卉,构图典雅,寓意:花开富贵,吉庆长寿。比较一件北京故宫藏缂丝“御笔题养正图诗”的包装,制式和工艺相类似,收录于《盛世文治—清宫典籍文化》,紫禁城出版社,页183。 剔红“圣制千叟宴诗”盒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圣制”而非平日所见的“御制”。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制。语出《史记·礼书》:“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又见《汉书·效祀志下》:“违俗复古,循圣制,定天位,如礼便。”结合剔红工艺技法推断,此盒应为存放乾隆《御制千叟宴诗》而专用。今《御制千叟宴诗》芳踪难觅,甚为可惜! 据史料记载,清朝共举行“千叟宴”四次:第一次在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康熙皇帝花甲大庆时举行。这次宴飨,尚无“千叟宴”之名,应称之为“老人宴”,它充分体现了康熙尊老敬老的思想,以及以此进行社会教化的目的。第二次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康熙皇帝亲政六十载时举办,康熙皇帝即席作《千叟宴诗》,群臣奉和,“千叟宴”因此得名。第三次是在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于干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乾隆为此次盛典饶有兴致地赋诗:“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追思侍陛髫垂日,讶至当轩手赐年。君酢臣酬九重会,天恩国庆万春延。祖孙两举千叟宴,史策饶他莫并肩。”其志满意得之情跃然纸上。 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布立皇十五子嘉亲王为皇太子,第二年传位的同时,他又传下谕旨:“朕归政后,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刻太上皇之宝,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篆刻作为太上皇帝册,用彰熙朝盛瑞。”陶醉在盛世的歌功颂德声中的乾隆想到康熙六十一年举办的“千叟宴”,祖父举办“千叟宴”时69岁,而自己已经85岁了,是名副其实的“老叟”了,因此,十月二十六日,降谕旨:乾隆五十年乙巳,恭照皇祖千叟宴举行盛典,迄今已逾十年,……明岁丙辰,纪元周甲,躬举授受上仪,尤属旷古所未有。……著于明年正月初吉,再举千叟宴盛典。 嘉庆元年(公元1796)正月初四日,“千叟宴”在宁寿宫皇极殿举行。此时,乾隆已是86岁的老人,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其中最长者是106岁的熊国沛和100岁的邱成龙。这一天,嘉庆亲奉父亲端御东朝,率领3056名银须白发的耄耆老人三呼万岁,为太上皇帝乾隆祝寿。太平盛世景象,为万古之未有。 据清鄂尔泰、张廷玉等编《国朝宫史》第521页载:乾隆年间修订《御制千叟宴诗》一部,卷首为御制诗,次为内廷诸臣恭和诗一首,卷一收录大学士马齐、御史张令璜等人诗70首,卷二至卷四不列名,每卷320首,曰“千叟宴诗”。此部诗集由清高宗弘历等撰,武英殿刊刻。另据《清史稿》卷五百二十六载:“嘉庆元年,算遣使贺太上皇帝归政,贡方物。使臣在宁寿宫入千叟宴,赐圣制千叟宴诗。”此文献记载,可与以上实物一一对应。 华美精巧的漆器是历代贵族选用的包装材料。漆器本身具有胎薄体轻,防腐抗酸,坚固耐用,不易变形,历久如新的特征,因此漆器作为包装贯穿始终,清代使用更为频繁。此件漆盒为内务府造办处优良工匠制成,具有驱虫避秽的作用,有护书之功效。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第193页,图145; 《盛世文治—清宫典籍文化》,紫禁城出版社,第183页。 剔红“圣制千叟宴诗”书式盒赏析 故宫博物院 宫廷部 /?张荣 剔红即雕红漆,是中国古代传统漆器工艺中最主要的品种。唐代即有此工艺,明清时期在皇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雕漆工艺得到空前的发展,凡皇家典章用品、陈设品、宗教用品、生活用品、文房用品等无不齐备。书式盒便是盛装皇家典籍、书画的文房用品。 ?书式盒,天盖地式,平底。通体髹红漆,盒面锦纹之上雕刻双龙、流云及海水江崖纹,盒正中题签处嵌染牙“圣制千叟宴诗”,字体右下角处有挖痕,应有二字,现已无法看出。盒四壁锦纹之上雕刻菊花等四季折枝花。盒底髹黑漆。该盒面与四壁漆的颜色不一,估计与保存条件有关。此盒无款,从漆的颜色、雕工及云龙纹的特点分析,应是清中期的制品。遗憾的是书中的“千叟宴诗”与其分家了。 千叟宴是清代历史上极具特色的“宴会”,为彰显太平盛世,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和尊敬,分别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六十一年(1722)和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六十一年(1796)举办过四次。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为此盛举曾撰写诗文,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还保存有康熙诗文—内府刻本4卷,乾隆诗文—乾隆五十年和六十一年武英殿刻本34卷。此漆盒应是存放乾隆诗文之物。

价值百万的清乾隆漆器——剔红

清乾隆 剔红八吉祥番莲纹宝辇三层套盒

中国嘉德成交价: RMB 1,380,000

年代: 清乾隆

尺寸: 31.8 cm(12.5 in)wide. H:29.2 cm(11.5 in)high.

套盒以木为胎,上髹朱漆,长方形盒作四轮辇形。盒分上下两层,上层之上为盖,盖上下分作围栏及廊檐。盖上另置五件小盒,中间为大,四周作随形以环绕。五件小盒,顶面均作横线锦文,边缘处作回纹,侧边则作龟背锦文。中间大盒上饰五只蝙蝠,围绕中间莲花飞行,是为“五蝠捧寿”纹饰。四件小盒则分饰八吉祥,即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八吉祥在佛教理念中,由八种识智感悟所现,具有吉祥、祝福之意,亦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围栏和廊檐作高低不平的如意形,内嵌缠枝莲花。两层长方形盒,边缘处均饰回纹,四面开光,开光外作锦地,开光内则为双层雕刻之番莲纹。套盒有四轮,辋表面刻连续回纹,设八辐,由中心等距向外延伸,与辋连接处作如意形。毂及轴处,以双层菊瓣纹为底,上置鎏金轴头。通观此套盒,运用到了多组吉祥图案如蝠寿、八吉祥、番莲纹,符合清代宫廷所要求之“图比有意,意必吉祥”。而此类套盒,纹饰大致相似,但在比较公私收藏及市场所见之后,顶部小盒正面作八吉祥纹饰的仅此一例,其余的则均为落花流水纹饰,详见下文。博物馆藏品中,亦可见此类套盒。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例,形制均与此拍品相同,尺寸均略小,其整体纹饰的设计亦大致相同,除了顶面盖盒未作八吉祥纹饰,而是以落花流水纹饰代替。(陈慧霞编,《和光剔彩—故宫藏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年2月,P154;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故宫藏雕漆选萃》,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1年12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一例,可见于(《故宫博物院藏雕漆》,北京,1985年,图版361),其顶盖纹饰亦作落花流水。1935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曾展出一例,现藏于英国伦敦白金汉宫(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Royal Academy of Arts,London,1935,cat. no. 2334)。拍卖市场之上亦有数例可见,时间较为相近的两例则为苏富比香港,2016年4月6日,图录号3012,和佳士得纽约,2017年3月17日,图录号1112。如之间所述,这两件拍品顶面盖盒的纹饰,亦作落花流水。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参阅]1. Royal Academy of Arts,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Royal Academy of Arts,London,1935,cat. 2334.2.国立故宫博物院编,《故宫藏雕漆选萃》,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1年12月;3.陈慧霞,《和光剔彩—故宫藏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年2月。[出版]Michael Hughes LLC,《An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Chinese,Korean and Ryukyuan Lacquer》,纽约,2006,pp. 77-78.

价值百万的清乾隆漆器——剔红

清乾隆 剔红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纹四条屏一组

中国嘉德成交价: HKD 5,635,000

年代: 清乾隆

尺寸: 167×50.5×5 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著录: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家具(下)》,朱家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2年,第206页,图178<br>《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下)》,胡德生、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354-355页,图380、第699页,图801

来源:原为美国哥伦布博物馆库藏美国哥伦布博物馆 Columbus Museum哥伦布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是美国著名的哥伦布实业家布拉德利(W.C. Bradley)先生家人捐赠给哥伦布市的,坐落于威顿区的心脏地带。建馆之初,博物馆收集来自全世界各国文化的重要文物,期望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期间也收集到了不少有关中国的宫廷文物。但总监爱德华·斯威夫特(Edward Swift)先生随后订立了一系列宏大的目标,做出了一些经营策略上的转变,慢慢开始专注于收藏美国艺术。他们收藏的门类极广,包括油画、版画、雕塑、装置艺术等。为了能够建立起更多更完整的美国艺术收藏系列,博物馆开始调整部分库存,私下转让出一部分早期收集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物藏品,换回资金以用于美国艺术的收藏。目前的哥伦布博物馆已经扩展蜕变成为一个令人惊叹的建筑物和世界级的设施。结合原有布拉德利的家,博物馆现占地8万9千平方尺,包括互动儿童画廊,一个300个座位的礼堂和一个可举行特别活动的中庭,游客还可以享受布拉德利奥姆斯特德花园。博物馆旨在教育和启发各类型的展览和节目,以配合其口号:“永远在变,永远免费”。剔红工艺成熟于宋元,发展于明清,若论工巧技精和严谨细腻当属乾隆剔红。乾隆皇帝对于雕漆格外青睐,此时雕漆生产全面恢复。并且不断创新,工艺精湛,式样繁多,形成了精巧华丽、严谨细腻的时代特征。乾隆皇帝曾对此评价到“别出新样无穷尽”,真是恰如其分!此组剔红四条屏体量较大,髹漆厚重,刀法精细。边框均以折枝牡丹为饰,开光内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卉图为主题,以天、地两式锦纹为地,分别雕琢牡丹、扶桑、芙蓉、梅花纹饰,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辅以驳古枝干,嶙峋山石,葱葱野草,簇簇灌木不等。四季花卉摇曳其中,枝丫舒展,争芳吐艶,可谓曲尽生动,颇具别致。四季花卉为清早期漆艺之常用题材,乾隆时期继续沿用此题材于剔红四条屏上,可见其遵古之意;细细赏看此组屏,又叹其遵古不泥古,锐意更始之新。乾隆时期剔红工艺高超精湛,层次分明,表现人物花卉的生动和质感已不是难事。四条屏的四季花卉雕琢得丝丝入扣,栩栩如生,留白到位,仿佛一幅拥有生命力的花卉图卷,颇有恽寿平之笔意。挂屏始于明代,因集各种名贵材质、工艺于一身,以其精妙华美著称当世,故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曾赞:“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雍干两朝宫廷生活奢华,此类华美之品甚得皇室喜爱,成为明清宫廷重要的装饰物品。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均有陈设。清代乾隆时期,宫廷所作挂屏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宫廷手工艺人殚精竭虑,在挂屏的制作上,以造型浑厚稳重、装饰富丽繁缛、工艺技术精湛而著称。乾隆年间,为解决造办处内雕漆工匠缺乏之难,由造办处提出造型、内容形式等相关要求,或由造办处“漆”作和其他“作”承接雕漆之活,或由苏州织造、两淮盐政等官府机构奉旨承造。(造办处能力有限,多数雕漆都由苏州制作)。其相关制作都深受当时统治者审美情趣影响,清宫档案中就记载着雍正和乾隆对呈进的漆器提出“式样俗气”、“工艺粗糙”、“胎子太蠢”、“漆木不好”等不满意见,要求工匠注意“精致”、“典雅”和“灵巧”,甚至下令将已经作好的漆器重新改作,对于活计好的则加赏银两。乃至当时许多漆器都为避免反工,“先画样呈览”,经过皇帝批复允许后再作。对于清代的剔红家具,其风格和室内装修还有很大关系,均按照“地步”打造家具。此组剔红四条屏的大小尺寸也并非随意而为之,定是依据已设好墙体面积、室内环境等因素订制而成,以达协调统一的效果。此四条屏工艺繁复,装饰华丽,从其装饰技法、用材以及纹饰等诸多面来看,具有典型的乾隆宫廷风格,属乾隆时期难得的宫廷装饰艺术珍品。如此大件亦能珍存至今实属不易,如今现世,得后人共赏,岂非此器之幸,亦是今人之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汤鹏铁画四季花卉图四扇挂屏,屏心镶铁制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与本品创作题材相近,可作印证。另有北京紫禁城长春宫东梢间陈设有四季花卉屏风一组,可资比较。本品构图爽朗,工艺精湛,细密繁复,极尽其妙,不愧为稀有的宫廷艺术精品。清代剔红家具存世珍稀,为藏家斩获之幸也!

价值百万的清乾隆漆器——剔红

清乾隆 剔红双龙春寿桃形宝盒

中国嘉德成交价: RMB 2,070,000

年代: 清乾隆

尺寸: 宽 38 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著录: 参阅:《和光剔采—故宫藏漆》页97、136,图87、137,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年。<br>《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之<清代漆器>》图版67,香港商务印书局。2006年。<br>Sotheby’s, Hong Kong, 11 Apr. 2008, Lot 2866.<br>Christie's, London, 7th June 1985, lot 417.<br>Christie's, New York, 4th February 1982, lot 509.

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尤其乾隆朝,由于国力强盛和乾隆帝的积极推动,清代漆器制作到达一个鼎盛时期,此类雕漆宝盒即为其中代表。史载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年左右,宫廷密集制作了各式雕漆宝盒,做工严谨,细巧工整,开创出华丽精巧的典型风格,影响深远。本宝盒尺寸硕大,整体采桃形式样,造型别致吉祥,气势十足。盒内髹黑漆,盒外饰以繁缛华丽的剔红加彩工艺。盖面以一周卷草纹围出桃形开光,中心为明清时期流行的春寿图,正面楷书春字端正俊秀,字中圆形开光内,南极仙翁正凝神端坐于松下。双龙于春字两侧张牙舞爪,体形健硕,神采飞扬。字下的聚宝盆满盛各式珍宝,光芒四射。各式卷云纹飘散外围,以轻巧之姿烘托吉祥气氛。盖壁及盒外壁均满饰桃实纹,繁密的花叶间硕果累累,令人垂涎欲滴。整器做工不厌其烦,春字、桃实上均以工整细巧的纹样密布,或回纹、或万字纹,或各式几何纹,刻工一丝不苟,尽显乾隆朝的华美风尚,非能工巧匠不能为。该盒盒面纹样及装饰风格皆与台北故宫藏“清 乾隆剔彩春寿宝盒”相似,此图案完全承袭嘉靖朝,乾隆朝将之命名为“春寿宝盒”。“春”字带“万寿长春”的祈愿,“宝”字则代表聚宝盆上的宝物,包括金钱、锭、珠宝、珊瑚、珍珠等珍贵物品。因“春”字具有一年复始、万物更新之意,故可象征长寿和新生,为明清时期经典装饰,甚为皇家宝爱,百年不衰。从馆藏品看,装饰此图案的宝盒多为圆形,本品取桃形入盒,不仅造型精巧、风格别具,更为万寿长春的主题再添一份烘托。香港苏富比2008年春季拍卖会宫廷专场第2866号拍品,其造型、纹样皆与本盒相同,并最终以156.75万港币成交。同类品还见有伦敦佳士得1985年春季拍卖会第417号拍品、纽约佳士得1982年春季拍卖会第509号拍品。另外,两岸故宫博物院也珍藏有桃形漆盒,题材均以长寿题材为主,仅具体纹样略有差异,或寿星,或八仙中的张果老,风格与本盒大同小异。

价值百万的清乾隆漆器——剔红

清乾隆 剔红五龙图葵瓣式盒

中国嘉德成交价: RMB 1,380,000

年代: 清乾隆

尺寸: D:35.5 cm (14 in)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盒木胎,上髹朱漆,作八瓣葵式。顶面及上下侧面均作开光,开光外围剔刻的缠枝莲纹饰。顶面开光内,作海水纹地,上有五龙图,其中一龙占据中间位置,其余四龙将其环绕。上下侧面开光内作锦地,并作各式博物图共计十六幅。底髹黑漆,底心朱漆写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盒漆色偏橘红,带有乾隆朝漆器的典型特征。海水纹的雕刻,每一条波浪一刀成形,线条流畅自然,层次感极强。而对于龙的刻画,亦达到了乾隆朝最高的水平,其五官清晰,不怒自威;身姿环绕,且每条龙之间相互呼应。乾隆一朝,偏爱以龙为主题,其中给漆器中可见三龙、五龙、六龙及九龙。

价值百万的清乾隆漆器——剔红

清乾隆 剔红仙山宝盒

中国嘉德成交价: HKD 1,180,000

年代: 清乾隆

尺寸: 14.5 x 14.5 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著录: 参阅:《和光剔彩:故宫藏漆》,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年,第126页,图119

剔红工艺据考始于唐代,成熟于宋元,发展于明清,若论工巧技精和严谨细腻当属乾隆剔红。乾隆皇帝对于雕漆格外青睐,专设造办处承办皇家御用雕漆。此时雕漆生产全面恢复。并且不断创新,工艺精湛,式样繁多,形成了精巧华丽、严谨细腻的时代特征。本品即为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御用之物,为剔红之臻品。盖盒为四方倭角形,子母口,平底无足,盒内及盒底髹黑漆。盒侧满工作连续锦纹,边角均以绳纹为隔断,分为四层,颇具匠心。盒面四角以如意云头装饰,周边均以绳纹为开光,外为锦地,开光内左侧山石嶙峋,云雾缭绕,右侧亭台楼阁,苍树伫立。纵观画面,只见一老者坐于前景松树下,眺望远方无尽高耸的山峰与飘渺的云气,仙气缭绕,颇具一番清雅之感。侍童随老者身后,拄着高杖,回首眺望,似在与远处的两位同伴呼应。远处一人担着花篮,另一人跟随其后,正款款走来。天地水均以不同锦地满铺,层次分明,工细艺精。盖内楷书“仙山宝盒”,外底落“大清乾隆年制”款,皆为阴刻填金,字体工整,隽永大气。整体工艺讲究,一丝不苟,是乾隆时期宫廷剔红漆器的重要实例。类似宝盒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造型为圆形,但创作主题相同,纹饰近似,盖内同落“仙山宝盒”款,可论较相玩。本品造型规矩,端庄大方,稳重典雅,雕工娴熟,刀工细腻,运刀如笔,创造了乾隆雕漆独有的艺术风格。如此精美绝伦之清宫御用物品。保留至今实属不易,诚可典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