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1895-1953)、高劍父(1879-1951)、方人定 (1901-1975)、鮑少游 (1892-1985) 雞鳴鐸振,竹石同盟 一九三八年十月,广州沦陷,简又文筑于香江九龙塘施他佛道之寓所「寅圃」,遂成南下避兵文人相聚之所。「寅圃」之雅叙,于战火纷飞中,以诗文书画相砥砺,既遣思乡之怀,亦激扬抗敌之志。本幅简氏自署签「寅圃合作画上下景。廿七、十二、十四。」,点出聚会之时地。与会者徐悲鸿,甫自桂抵港,筹办假冯平山图书馆举办之展览,并谋赴星洲之行;高剑父、方人定师生,皆在穗陷敌后避兵濠江,时往来港澳两地;鲍少游则早在港设帐授徒;陆丹林为简氏挚交,时于此地合办杂志;湖南女画家赵含英为黄宾虹弟子,通词章书画,亦抗战期间来港。 画幅上,悲鸿写雄鸡为全画之起端,姿态昂扬,仰首引吭,体态丰满,神完气足,剑父补嶙峋巨石,坚稳如盘,鲍少游于石丛间轻缀新篁,雄鸡屹立石上,具一鸣天下白之慨。写毕,「日将西匿」,惟座上诸友「兴犹未阑」,遂添纸增补另幅,悲鸿复大笔挥洒,琅玕数管,挺秀峭拔,立地而生,方人定补母鸡,回首仰视,与雄鸡相峙互应,两纸并合为通景,纵出诸家合笔,全画仍气息贯通,细节互生呼应,于「风雨如晦」局势中,呈「鸡鸣铎振,竹石同盟」之志。陆丹林、赵含英题跋,简氏复再自书以补成。日后付装池,并亲署签,足见珍赏之甚! 張大千 四時花卉 大千曾谓:青藤花卉,逸韵过白阳,石涛、八大,莫不专之。本幅即师法徐渭,取四时花木合为一卷,构图以花卉顺时序排列,春桃娇红、夏荷翠绿、秋菊嫩黄、水仙迎雪,皆布置井然,间有杂花蔬果,穿插其中,惟高低起伏,摇曳生姿,互起呼应,季节区隔,秩序自生,切合物情、物态、物理之自然法则。写毕,赋七絶一首,起端「唤起徐卿试与论」,自满之情,溢于言表,足与徐青藤共论之! 家即近古稀,仍屡屡写此,如一九六七年写有两本,分赠高岭梅等友好。即使移居台北后,仍毋舍此题材,皆取大尺幅画纸创作,如本幅笔墨恣放老辣,恰见精神。翌年,再写另本,可见四时花事,常年长开乃其创作不辍之选题。 張大千 春山瑞雪、行書七絶 春山瑞雪、行书七絶〉,原名〈灊霍峨眉〉,写于一九六七年,乃画家自巴西八德园写寄台北之义弟张目寒,致贺其六十八岁寿诞。画中取泼墨泼彩法,以淡墨打底,上覆大青绿,并泼洒白粉,色墨交融积迭,随笔顺势带之,形峰峦绵延起伏之状,巅顶处,皑皑亮白,如春雪随风飘迎,流转轻盈,带出一片祥瑞之气。画面迹近抽象,除偶点殷红、略钩皴线,以状疏林间植、山体轮廓外,几无实体描划,惟大开大阖,气势雄浑,直如「辟浑沌手」,在画境中别开天地。 另配尺幅相同之书法,以大字行书写七律一首,笔下如龙蛇疾走,墨彩灿然,句中内容「灊霍峨眉」,点出大千与目寒之籍贯,一为安徽一为四川;「白头相对」即指岁近古稀之兄弟二人;「收京复国」则不无感喟时局,对前景具期许之意。 画毕,大千致张目寒信中,提及写赠本幅,谓画中雪景之法,中外古今所无,自感得意之色,溢于纸上。复赋七絶一首,书于另纸,盖画境抽象,不宜长题,免「防画面也」。 「寒弟,……兄为弟写灊霍峨眉,横看极得意,为创意之作,雪景古今中外无此画法,袛可与弟言之,亦不求外人知之也。……题灊霍峨眉一截句不能书之画上,防画面也,另纸书,可装一对,画寄到,运费请弟付之,约美金四十也。……十二月四日。爰。虹娣同此」 这一年,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公司不仅保持了传统板块中的优势地位,同时在拍卖门类方面也勇于创新和尝试。得力于广大藏家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实现了稳中求胜,众多活跃的资深藏家直接参与竞拍,保证了成交率,同时也出现了不小的惊喜。不少主题与特色专场竞争激烈,成交远超预期,新买家积极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信心,促成了更多的中档价位作品的成交。特别是古代书画作为纪伯伦的优势项目,许多重要稀缺的作品大都是领域中最资深的藏家直接参与。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大量新鲜血液注入,不断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活力。 拍卖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拍品的品质,如果依靠拍卖形式的创新,忽视提升拍品的品质,恐怕不会有质的改变与成交的希望。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卖或者参加拍卖推荐会请即与纪伯伦国际(深圳)拍卖公司吴总监(qiw948)联络,洽谈市场趋势与托售事宜 |
|
来自: 昵称590112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