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劼人笔下的天回镇,是这样的

 lxz0202 2018-08-25



出成都北门梁家巷,走川陕公路,行程约10公里的地方,那里有个一场镇,名叫“天回镇”。提起天回镇就话长了,往远的说,那是天宝十五年间(756年)的事情,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来到此镇。时隔不久,得到平叛结束的消息,便就此打道返回长安朝廷,于是人们以“天子返回朝廷”之意,将该场镇取名为天回镇。往近的说,当代文学大师李劼人,曾以这个场镇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为题材,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书中演绎了邓幺姑、罗歪嘴等天回镇上普通民众的故事。由此可见,天回镇就是这样一个既有历史典故记载,又有文学作品描写的场镇。

很多年以前,我专门到天回镇去了一两次,并拍摄了一些照片。从所拍照片来看,天回镇的确少了些商业气息,但它更归于自然朴实,更像是古镇,只不过它是没有得到官方认可的古镇罢了。

天回镇过去可是个赶集的大场镇,分上、下街。这个地方就是上街的场口。很久很久以前,9路公交车从市区梁家巷始发,全程十几公里,花2毛2分钱的车票,就可乘坐到这儿,然后车子又从个坝子调转头往回开。现在场口已经被封闭起来,公交车也改道而行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镇上见得最多就是鸡公车、架架车,还有老黄牛拉的板板车。而今,路边停靠了许多电动三轮车,现在人们出入场镇的交通工具就是以这种“火三轮”为主。

面对老人身后的那条路不远处,是天回镇过去的菜市坝。菜市坝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天回镇赶场的重要场所,打麻将的地方正是进出来往的要道,赶场天必定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拍摄照片时,从当地居民那里得知,菜市坝前几年拆迁到别处,现在里面建起了商品住宅楼,不过菜市坝口却面貌依旧。  上世纪60年代,这个巷口右手边有一家卖醪糟粉子荷包蛋的馆子。馆子也卖面食,素面8分钱一碗;杂酱面一毛二一碗。

时不时还能在镇上见到有老农肩挑担子来到街上卖菜,天回镇附近农民拿到这里来卖的菜,一般都是现从自家地里摘下来的,相当新鲜,当然这样的情景是越来越少见了。

天回镇小学旁边的这家牛肉馆子有点年头了,是一家地道的清真馆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落户这里,虽然不属于“中华老字号”,而且店面破旧不堪,连一块招牌都没有,但粉蒸牛肉和羊肉汤货真价实,味美可口,生意一直很火。

每天上午11时以前来才能吃到,来晚一步,只好明天请早。 其中有一次中午本来是打算在此用餐的,孰料才晌午12时左右,店内的东西已经全部卖光,馆子里的师傅、伙计把店堂收拾规整,下班看起报纸来了。等到另一次专为能够吃上粉蒸牛肉和喝上羊肉汤,特地赶早才了了这个愿。

像这样的粉蒸牛肉,多少年来都保持在一元钱一碗。

笼屉里的粉蒸牛肉和铝锅中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即便在镇上很远的地方都看闻到。

粉蒸牛肉还未出笼,一位穿红色上衣食客已经迫不及待地靠近灶头了。

牛肉馆一直保持着古朴的风格,碗是那土巴碗,桌是那老式的八仙方桌,凳也是那长条的凳,还有那昏暗的灯火,它仍旧那么丁点儿亮。

粉蒸牛肉酥软化渣,可谓老少咸宜。

“天回镇粮油食品公司”是原来的“天回镇粮站”。整个天回镇所辖区域内的居民粮票和号票发放,以及买米、面等其他粮食等要到这里进行。同时这里也是当地农村上缴公粮的所在地。现在已不见当年扬鞭催马送公粮的繁忙景象,甚至显得十分的冷清了。

豆腐和豆花是天回镇的特色。

镇上有数家豆花面馆,各有各的高招,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进行选择。

何氏豆腐总店的豆腐宴是天回镇乃至成都市的一绝。以豆腐烹饪出来的品种花样那才是:和尚敲木鱼——多多多。

天回镇上街51号劳保用品店,过去是一家弹棉花的作坊,当年每每走到这里,就能听到“当当当 咣…, 当当当 咣…”,有力的声响,仿佛弹出的是一曲曲节奏感极强的音乐旋律,是那样的悦耳。现在这里经营一些胶鞋、手套之类的劳保用品,制作和销售棉絮依然是保留项目,但过去的手工技术被机械化代替了。

天回镇下街25号的这家肉铺子,是街上的老店之一,在物资紧缺的年代,每天一大早就能看见这里排起长长的人群队伍。

绿色墙面的这个供销社,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都是天回镇上最大的百货商店,有条小河从商店旁边缓缓淌过,往小河的上游走不了多远,是镇上人所说的海滨堰。

在成都,有镇就必有茶馆,如果没有茶馆,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天回镇也不列外。

群英茶园是天回镇的显著标志和重要特征,也是最能反映当地民俗民风的场所之一。

镇上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平日里,清晨大家就会聚集到这里,几乎天天如此,已是约定俗成的习惯。

天回上街48号老理发店。简易的,便宜的,也是舒适的。

巷道当头是一所小学,过去叫“成都市金牛区第五中心小学”,不知什么时候改成“成都市天回小学”的。六十年代那阵,当地的公社农民、场镇居民、企业职工的子女,以及天回镇附近几个部队大院的子弟,都就读于这所小学。

学校大门校牌左侧的院内曾经有一个天回镇的一个酱园作坊,坝子当中放满了酱缸,在学校教室里,随时都能够闻到股股酱味。

天回镇上街一条僻静的小巷。镇上的居民都叫它“扒扒街”,什么意思呢,谁也讲不出来。

小巷的一端与镇外农田相连,走出去就能看见一条铁路通向远方。 顺着铁路往北走,可以到“三五三”,穿越铁路走田间小道往南行,可以到“九三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天回镇虽是小镇,但各类机构一应俱全,从门上悬挂的牌子就可见一斑。

六十年代初,成都市第36中学就在天回镇的镇上,这幢红砖房是当年的教学楼。

六十年代中期,三十六中学重建新校,原来的校址改为成都市物资中专学校。


当年在天回镇这座小镇上能有两所市级中学,这种现象在成都市是较为少有的。

七十年代,“物资校”撤销,学校的地盘改为“红拖厂”(成都红旗拖拉机厂)的家属区,校舍作为该厂的子弟校,而继续使用。岁月留痕,当年校舍尚存,物是人非,这些红瓦红墙的建筑见证了天回镇的发展与变迁。“物资校”撤销,学校的地盘改为“红拖厂”(成都红旗拖拉机厂)的家属区,校舍作为该厂的子弟校,而继续使用。岁月留痕,当年校舍尚存,物是人非,这些红瓦红墙的建筑见证了天回镇的发展与变迁。

紫藤花掩映着学校教室破朽的木窗,此情此景给人多少带来一些苍凉之感。

“红拖厂”当年在家属区里修建的灯光球场。

“红拖厂”——这个曾经的国有大型企业,90年代已被改革的浪潮淹没,灯光球场也已废弃多年,不再使用。



天府文化  成都记忆


征稿启事


行脚成都,打捞成都人的记忆

或掌故,或考证

或影像记录

赐稿请递

20801640@qq.com


赐稿请注明原创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