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护士都在错误执行?这些抗菌药注意用药频率

 妃子笑1025 2018-08-25

案例


又到月底检查,各科护士长轮番上阵,上班的护士各显神通,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一护士长一反常态,到病房直接询问患者:今日输了什么药?多少瓶?都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开始输的液?多久打完的?


患者如实回答:今日输了四瓶液体,分别是两瓶消炎药,一瓶止痛药,一瓶活血药。九点输的液,十二点半就输完了,今日输液输得好,正好赶上午饭。


问完后,护士长来到治疗室翻看了输液卡,Bid的抗菌药签字时间分别为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当班护士涉嫌输液卡执行时间作假,使用抗菌药不规范,予以扣绩效分两分。


那么到底抗菌药Bid该怎样执行才正确?


在丁香园论坛上也有一篇这样的帖子《抗生素一日两次到底怎么执行?》帖主认为是间隔 12小时执行。其实不然。


抗菌药物可分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和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一般只有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才需要注意抗菌药物使用的间隔时间。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其用药目标是使血浆峰浓度/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缩写,指最小抑菌浓度)大于等于10-12.5或AUC(药时曲线下面积)/MIC大于等于125,集中日剂量一次给药,尽量减少给药次数,达到满意杀菌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


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原则一般应按每日分次给药,当T>MIC%(即超过 MIC90 浓度维持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率)达到 40% 以上时,可显示满意的杀菌效果。  


由此可得,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疗效与给药方法直接相关。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短暂,仅约 30 min,药物经 7 个半衰期就消失殆尽,青霉素对多数敏感细菌的有效血浆浓度可维持 5 h。


另在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给药剂量的 75% 由肾脏排出。青霉素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隔 6 h 给药一次,以保持有效的血浆浓度,同时保持持续接触和杀灭细菌的时间。


而其它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应综合具体药品半衰期、抗生素后效应,MIC、MBC(最低杀菌浓度)、AUC、首剂现象等参数权衡决定给药方案。


虽然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大部分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给药间隔都在 6-8 h 之间,小部分为间隔12 h。


当然具体操作最好看说明书,说明书上要求间隔多久用药就间隔多久用药是最理想的。


那哪些是时间依赖性抗菌素呢?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主要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

它 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头孢西丁、头孢美唑、氨曲南以及--培南)、红霉素、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林可、克林霉素等),糖肽类药物(万古、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临床上患者总以各种奇葩理由拒绝一日输液两次该怎么办?


其实患者生病住院都希望药物是灵丹妙药,用上就能好起来。


如果患者拒绝一日输液两次,可以告知患者间隔时间没有达到药物等于浪费了,达不到治疗效果,解释以后大部分的患者还是愿意接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