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钾血症 中西分解

 负鹏载舟 2018-08-26

                低钾血症

疾病名称(英文)

hypokalemia

拚音

DIJIAXUEZHENG

别名

中医:痿证,腹胀,心悸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代谢及营养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低钾血症指机体总体K+过少,或总体K+正常,而K+在细胞内外的重新分布使血清K+浓度<3.5mmol/L时引起的综合征候群。缺钾时则心肌兴奋性增高,引起心律失常。临床上以软瘫、口渴、多尿、心悸等症状为主。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按病因可分缺钾性低钾血症、稀释性低钾血症和转移性低钾血症三类。一、缺钾性低钾血症常见病因有以下两组。(1)摄入不足:由于厌食、禁食、补液中缺钾。(2)失钾过多:①胃肠失钾,因呕吐腹泻。胃肠减压、肠胆胰瘘,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治疗或各种倾泻剂治疗均可引起失钾。肠壁丛毛腺瘤、胰岛舒血管肠肽瘤(VIPOMA,又称胰霍乱)、胃泌素瘤、类癌瘤、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瘤(或癌)等肿瘤所致的慢性腹泻。由于空回肠肠液中含K+为6.2-7.3mmol/L,肠肠液为21mmol/L,腹泻时粪便中K+可上升至50-60mmol/L,因而会引起失钾,②尿路失钾:长期采用失钾性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汞剂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等常导致低钾血症。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盂肾炎、失钾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管性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或混合型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尤其是肾上腺皮质癌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者低钾血症更明显,也可见于异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或长期糖类与盐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此外,当静脉注射的补液中含钠盐或钙盐过多常促使肾排钾。③透析失钾与放出大量腹水而失钾。二、稀释性低钾血症由于入水量过多或补给不含钾或少钾的生理盐水、葡萄糖水、葡萄糖盐水、乳酸钠、碳酸氢钠等溶液使血浆钾稀释发生本症。三、转移性低钾血症由于大量K+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而引起,见于:①K+随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葡萄糖注入静脉或进食糖类等饮食后血钾常下降,特别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注射胰岛素后,高渗性昏迷恢复期常出现低钾血症。②低钾血症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时K+从血浆及细胞外液进入肌细胞与肝细胞而血钾暂时下降,有时可降至2mmol/L以下,发作后即恢复。③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恢复期,代谢性碱中毒时K+进入细胞内。④其他如剧烈运动后休息期。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1.摄入不足 长期禁食或无钾饮食才会引起低钾血症,一般不易发生。如果合并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肌肉组织减少。体内K+储备明显减少时容易诱发。 2.丢失过多: (1) 经消化道丢失:肠液中含K+约30mmol/L,长期严重腹泻使K+大量排出而致低钾血症。 (2)经肾丢失:肾小管功能障碍,使K+从尿中丢失。 ①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时,碳酸氢根排泄增多,K+随之从尿中丢失。 ②盐皮质激素过多:主要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柯兴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以及肾动脉狭窄或肾素瘤等疾病所致的高肾素状态。③利尿剂:长期使用排K+利尿剂(包括髓襻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而未补K+者。 ④肾小管腔内阴离子排泄过多:大剂量青霉素类药物用于治疗酮症酸中毒时,肾小管腔内阴离子增多,宜于K+的分泌,使K+从尿中排出增多。 3.钾转移到细胞内 多见于周期性麻痹。

中医病机

1.脾胃虚弱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气血津液乏源,肌肉筋脉失养,而致瘦证。气血两亏,心失所养,故心悸怔忡。 2.肝肾亏虚 病久体虚,或房劳过度,伤及肝肾,肾精肝血亏虚,筋脉失其营养濡润;进而成痿。肾水不能上济心火,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心悸。

病理

严重而致死的病例,可呈"缺钾性心肌炎",其心肌有局限性坏死,肌纤维断裂和间质内单核与淋巴细胞浸润。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脾胃虚弱:
证候:肢体痿软无力,腹胀呕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筋脉失荣,故见肢体痿软无力。脾不健运,故腹胀呕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脉细,皆由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所致。
(2)肝肾亏虚:
证候:起病较缓,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并有眩晕耳鸣遗精遗尿、或月经不调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亏虚,精气不能濡养筋骨经脉,故渐而成痿证。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精髓不足,腰脊失养,故腰脊酸软。眩晕、耳鸣则为肝肾精血亏虚,不能上承之故。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膀胱失约而遗尿,肾虚不能藏精,则见遗精。肝肾亏虚,冲任失调,故见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3)邪毒冲心:
证候:发病急骤,肢体痿软无力,心悸气促,胸闷腹胀,唇绀舌紫,面色晦暗,脉弦细而数。
证候分析:以上各型均可引起肢体痿软无力及邪毒冲心。气血两亏,心失所养;或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均可导致心悸气促,胸闷腹胀,唇绀舌紫,面色晦暗。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K+测定、以及心电图的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一)肌肉无力及瘫痪:一般首先影响下肢,表现为下肢无力,站立不稳。随低K+的加重,逐渐出现躯干,上肢无力,直至影响呼吸肌,甚者出现呼吸衰竭。无力呈对称性,伴肢体麻木、肌肉压痛,有时可出现手足搐搦等。但各种感觉正常。胃肠道可表现为腹胀、便秘,严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二)心律失常: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甚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三)横纹肌肉裂解症:正常肌肉收缩时横纹肌可释放K+,使局部血管扩张以适应能量需要。严重缺K+时,上述功能障碍,可出现横纹肌裂解,使肌球蛋白从肾徘出,甚者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肾功能障碍:
1.多尿 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尿渗透压低。
2.代谢性酸中毒 肾脏NH3+产生增加,排酸增加, HCO3-重吸收增加而致。
3.慢性肾功能减退 可因慢性间质性肾炎所致。

体检

 

电诊断

心电图: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双向,并出现U波,QT时间延长,严重时出现P波增高,QRS波增宽。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血清K+浓度<3.5mmo/L

尿

尿K+、CI-测定:对于判定病因常有帮助。尿K+<15mmol/L一般提示肾外失钾;尿K+>20mmol/L多提示经肾失钾;尿Cl>15mmol/L一般由利尿剂所致。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预防失钾非常重要。如有厌食、禁食、呕吐、腹泻、胃肠减压、补液、利尿、糖或盐皮质激素治疗,胰岛素治疗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糖尿病昏迷、透析疗法等治疗时,必须注意调节钾代谢,适当补充K+,常可免于发生本症。对于轻症,一般口服钾盐或含钾果汁(如橘子水)即可调节;但严重急症必须静脉滴注稀释钾盐溶液,一般以KCl为首选,尤其有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者必须采用KCl。对有急性麻痹发作、心律紊乱、洋地黄中毒、强利尿剂引起的缺钾、透析失钾、大量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或用胰岛索治疗中引起的本症,宜从速静脉滴注治疗,但绝不可推注,以免高钾血症引起心脏骤停。补钾盐的量及速度视失钾及缺钾程度而定。一般每L溶液中可稀释KCl20-40mmol/L(1.5-3.0g),每小时滴注以不超过1g为宜。超过20mmol/L 者必须用心电图监护,以防止高钾血症发生。补液浓度大高常引起静脉管炎。局部疼痛,管壁水肿增厚,以后可发生闭塞,必须注意。第一日补钾量的3-10g,以后递减,病情好转能口服者可改为口服钾盐。由于K+主要在细胞内,血钾每降低1mmol/L,体内失钾可达100-200mmol/L,故不可能于一二日内补足,一般须连续补一周左右,方可使细胞失钾恢复。此外,病因治疗尤为重要,根除病因方可免于再度失钾。

中医治疗

1.辩证分型治疗
(1)脾胃虚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党参,白术、山药扁豆莲肉均为健脾益气之品;茯苓、苡仁健脾渗湿;砂仁陈皮和胃理气。若畏寒肢冷,可酌加附子、干以温脾阳。
(2)肝肾亏虚: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虎潜丸加减,方中虎骨牛膝强壮筋骨(虎骨已不用,可用牛骨代替)锁阳温肾 益精;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黄柏知母熟地板滋阴清热。
(3)邪毒冲心:
治法:解毒泻浊,养心安神。
方药:在各型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急服犀角散解毒泻浊(犀角已不用,可用水牛角代替),加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朱砂龙齿重镇安神定悸。
2.饮食补钾 下面为含钾较高的食物(含钾量mg/100g):黄豆(1810),海带(1503),青豆(1780),黑豆(1759),豇豆(1520),绿豆(1298),豆腐皮(1306),干蘑菇(4660),香菇(1960),莲子(2057),干紫菜(3503),西瓜子(834),葵花子(815)。

中药

(1)参苓白术散: 6g,每日二次,用于脾胃虚寒型。
(2)健步虎潜丸:每次1丸,每日三次,用于肝肾亏虚型。
(3)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每次1丸,每日三次,用于邪毒冲心者。

针灸

1.体针: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阳溪;下肢取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湿热型加阴陵泉、脾俞,单针不灸,用泻法;肝肾阴亏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针用补法。
2.耳针:取脾、胃、上肢、下肢等,针刺或籽压。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钾(Potassium)是一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蜡状,可用小刀切割,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极度活泼(比钠还活泼)。是ⅠA族的元素之一,属于碱金属。钾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钾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研究历史

钾盐以硝石(硝酸钾,KNO3),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

钾石盐

H2O),还有草木灰(碳酸钾,K2CO3)的形式已经被认知了几个世纪。它们被用于火药,燃料和肥皂的制造。[1] 把含钾物质还原为元素挫败了早期的化学家,而且钾被Antoine Lavoisier分类为“泥土”。由于钾的活动性很强,难以用常用的还原剂(如碳)从钾的化合物将金属钾还原出来。之后在1807年,汉弗莱·戴维电解熔融氢氧化钾发现有金属小球形成,这就是钾。他注意到当把钾扔到水里时,钾会在水面上游动,并燃烧发出美丽的紫色的火焰。钾的名称来源于拉丁文Kalium,原意是“碱”。[2] 拉丁文名称从阿拉伯文Qali借来的。 中国科学家在命名此元素时,因其活泼性在当时已知的金属中居首位,故用“金”字旁加上表示首位的“甲”字而造出“钾”这个字。

物理性质

钾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理化性质和钠非常相似。钾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

钾表面常常为蓝紫色

钾的密度0.862g/cm3293K),熔点336K(63℃),沸点1043K(770℃)。

钾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磁性,质量分数77.2%的钾和22.8%的钠形成的钾钠合金熔点只有12℃,是核反应堆导热剂。钾单质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硬度也低,能够溶于汞和液态氨,溶于液氨形成蓝色溶液。

已发现的钾的同位素共有28种,包括从32K至55K,其中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只有39K、40K和41K,其他同位素都是由人工制造。40K有放射性,是岩石和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本底的重要来源之一。[1]

钾离子能使火焰呈紫色,可用焰色反应火焰光度计检测。

化学性质

钾的化学性质比钠还要活泼,仅比活动性差。暴露在空气中,表面迅速覆

钾与水反应

盖一层氧化钾碳酸钾,使它失去金属光泽(表面显蓝紫色),因此金属钾应保存在液体石蜡氩气中以防止氧化。钾在空气中加热就会燃烧,它在有限量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钾;在过量氧气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钾超氧化钾的混合物。金属钾溶于液氨生成深蓝色液体,可导电,实验证明其中含氨合电子,钾的液氨溶液久置或在铁的催化下会分解为氢气和氨基钾。钾的液氨溶液与氧气作用,生成超氧化钾,臭氧作用,生成橘红色的臭氧化钾

钾与水剧烈反应,甚至在冰上也能着火,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时放出的热量能使金属钾熔化,并引起钾和氢气燃烧。

钾与都能化合,可与低元醇反应放出氢气。

钾还能与汞形成钾汞齐:K + Hg = K[Hg]。它是平和的还原剂,与水反应不剧烈。钾和汞作用时会发生强烈的放热反应。

钾燃烧

钾的常见氧化态为+1,但是也可以形成-1价的化合物,即碱化物,如KH。

在高中化学范畴认为钾盐均溶于水,但实际上高氯酸钾酒石酸氢钾六氯铂酸钾、钴亚硝酸钠钾、四苯硼酸钾等溶解度均较小。[1]

化合物

氧化钾

氧化钾化学式K2O,分子量94.2,密度2.32g/cm3。易潮解,易溶于水。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钾,并放出大量热。在空气流中加热能被氧化成过氧化钾或超氧化钾,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为碳酸钾。

过氧化钾

过氧化钾,黄色无定形块状物,易潮解。加热分解,遇水放出氧气,遇酸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钾能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是强氧化剂。可由氢氧化钾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得。

超氧化钾

超氧化钾是一种一级氧化剂,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第I族金属过氧化物。遇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等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遇水或水蒸汽产生大量热量,同样可能发生爆炸。吸湿性极强,与水激烈反应生成氧及可被进一步分解的碱性过氧化物溶液。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钾,白色粉末或片状固体。具强碱性及腐蚀性,中等毒性。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甘油。当溶解于水、醇或用酸处理时产生大量热量。0.1mol/L溶液的pH为13.5。相对密度2.044。熔点380℃(无水)。

含量分布

地壳

钾的化合物早就被人类利用,由于钾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所以钾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人们古代就知道草木灰中存在着钾草碱(即碳酸钾),可用作洗涤剂。硝酸钾也被用作黑火药的成分之一。钾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7%,占第七位。 可用来提取钾盐的矿物有钾盐矿(KCl)、光卤石(KCl·MgCl2·6H2O)、杂卤石(2CaSO4·K2SO4·2H2O )。 分布极广的天然硅酸盐矿物中也含有钾,如钾长石K[AlSi3O8]。在云母、钾长石等硅酸盐中都富含钾。[1]

海洋

在海水中以钾离子的形式存在,含量约为0.38g/kg。[3] 钾在海水中含量比钠离子少的原因是由于被土壤和植物吸收多。在动植物体内也含有钾。除了氧、氢、氯、钠、镁、硫、钙之外 ,钾在海水中的含量最高。

人体

正常人体内约含钾175克,其中98%的钾以钾离子的形式贮存于细胞液内;血清中含钾3.5~5.5mmol/L。钾是细胞内最主要的阳离子之一。

制备方法

生产金属钠用的是电解法,但在生产金属钾中却不能用此法,因为钾太容易溶解在熔化的KCl中,无法分

离收集。金属钾的生产方法采用金属钠与氯化钾在高温下的反应:Na+KCl=K↑+NaCl。钾的沸点比钠低,不断地将钾的蒸气分离出去,就能使反应持续进行。用真空蒸馏法可将钾的纯度提高为99.99%。由于钾比钠贵, 在一般情况下都用钠代替钾,钾盐的用途就比较少,但由于钾盐的吸湿性弱于钠盐,所以分析化学中常用钾盐做标准试剂。[1]

主要用途

人体

钾可以调节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预防中风,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在摄入高钠而导致高血压时,钾具有降血压作用。

·             参与糖、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糖原合成时,需要钾与之一同进入细胞,糖原分解时,钾又从细胞内释出。蛋白质合成时每克氮约需钾3mmol,分解时,则释出钾。ATP形成时亦需要钾。

·             参与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所以能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酸中毒时,由于肾脏排钾量减少,以及钾从细胞内向外移,所以血钾往往同时升高,碱中毒时,情况相反。

·             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             维持心肌功能:心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主要动力之一是由于钾离子的细胞内、外转移。

人体钾缺乏可引起心跳不规律和加速、心电图异常、肌肉衰弱和烦躁,最后导致心跳停止。一般而言,身体健康的人,会自动将多余的钾排出体外。但肾病患者则要特别留意,避免摄取过量的钾。

在乳制品、水果、蔬菜、瘦肉、内脏、香蕉、葡萄干中都含有丰富的钾

人体缺钾的主要症状是:心跳过速且心率不齐,肌肉无力、麻木、易怒、恶心、呕吐、腹泻、低血压、精神错乱、以及心理冷淡。

植物

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和氮、磷的情况一样,缺钾症状首先出现于老叶。钾素供应不足时,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干扰,光合作用受抑制,而呼吸作用加强。因此,缺钾时植株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果实品质下降,着色不良。瓜、果、番茄等对钾肥的需求主要是在果实迅速膨大期。

钾肥一般是在基肥、冲施、追施、喷施和无图营养栽培时施入,果实膨大前期冲施、追施或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溶液。氯化钾不能用于瓜类和烟叶。

钾不足时,植株茎秆柔弱,易倒伏,抗寒性和抗旱性均差;叶片变黄,逐渐坏死。由于钾能移动到嫩叶,缺钾开始在较老的叶,后来发展到植株基部,也有叶缘枯焦,叶子弯卷或皱缩。

·             促进酶的活化。 生物体中有60多种酶需要钾离子作为活化剂。

·             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首先K+能保持叶绿体内类囊体膜的正常结构,缺K+时类囊体膜结构松散,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同时又能促进类囊体膜上质子梯度的形成和光合磷酸化作用

·             有利于植物正常的呼吸作用,改善能量代谢。

·             增强植株体内物质的合成和转运。比如,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增强蛋白质与核蛋白的合成;促进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             增强植物的抗性。

1.              增强抗冻性、抗旱、抗盐的能力;

2.              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试验表明,增施适量的钾肥,能有效地减少水稻的胡麻叶斑病、稻瘟病、纹枯病等;麦类的白粉病、赤霉病及小麦的锈病等等。

3.              减少水稻受还原性物质的危害。[1]

储存方法

金属钾很活泼,需隔绝空气和水储存。一般把钾、钠储存在煤油和液体石蜡中。

金属钾常常浸没于煤油或石蜡油中

储存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与酸、氧化剂分开存放。

贮存和使用都要注意安全,由金属钾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灭,而要用碳酸钠干粉。钾也对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