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英书院 中间学派微学堂 | 温尼科特云笈 | 反移情篇二:保拉•海曼的观点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8-26







 



系列第二讲

反移情 保拉·海曼的观点  文字讲稿


In ‘On Counter-transference’ Paula Heimannbroke new ground by looking at the analyst’s affective response as a helpfultool. 

在《论反移情》中,保拉·海曼开辟了一片新领域,将分析师的情感反应看成是有帮助的工具。

 

She argued for a re-evaluation of the use ofthe analyst’s feelings within the analytic situation as a useful means forunderstanding the patient, rather than indicating disturbance in the analyst.

她提出需要对分析性场景下分析师感受的使用做进一步变革,认为那是理解病人的有用途径,而非分析师的困扰的指示剂。

 

Her thesis that, ‘The analyst’scounter-transference is not only part and parcel of the analytic relationship,but it is the patient’s creation, it is part of the patient’s personality’(Heimann, 1950, p. 83) has led to a fundamental shift in the clinical techniqueof many analysts of different traditions practising today.

她在论文中写道,“分析师的反移情不仅是分析性关系中的一部分,它还是病人的创造物,是病人人格的一部分”(海曼,1950,83页)。这给当代的许多不同流派下的分析师实践时的临床技术都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

 

Paula Heimann, making the case for usingfeelings to explore the presence or manifestation of the patient’s unconscious,builds on Freud’s radical idea that one person’s unconscious can be incommunication with another person's unconscious without their consciousknowledge. She states:

保拉·海曼使用感受去探索病人潜意识的存在或表现,这建立在弗洛伊德先锋理念之下,那就是一个人的潜意识可以与另一个人的潜意识进行沟通,而不被他们二人的意识所知晓。她提出:

 

‘Our basic assumption is that the analyst’sunconscious understands that of his patient’ (Heimann, 1950, p. 82).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分析师对病人有着潜意识的理解”(海曼,1950,82页)。

 

Not only dreams, slips of the tongue and thepatterns emerging out of free associative speech, allow the analytic coupleaccess to the unconscious of the patient. 

不仅是梦,口误或者自由联想叙述中浮现出来的模式可以令分析性配对接触到病人的潜意识。

 

The feelings and responses of the analyst toocan be monitored for aspects of the patient’s experience as the unconsciousdeep rapport between the analyst and the patient ‘comes to the surface in theform of feelings which the analyst notices in response to his patients’(Heimann, 1950, p.82).

分析师的感觉和反应也可以受到监视被用来探究病人的体验,因为分析师和病人之间潜意识的深度融洽“会随着分析师注意到自己对病人的回应而以感受的形式浮出水面”(海曼,1950,82页)







系列第二讲


反移情 保拉·海曼的观点   背景解说


上篇说到分析师对于治疗中情感联结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反移情」的概念,按照巴林特的阐释,「反移情」即是分析师对病人的移情。

 

在「反移情」概念提出的初期,精神分析界普遍认为分析师应该像一面无情感的镜子一般映射出病人的潜意识和意识状况,显然,对病人的移情干扰了这面「镜子」的客观性。因此,「反移情」被认为是分析师应该竭力避免的状态,是「分析师困扰的指示剂」,直到海拉·保曼《论反移情》的发表,对「反移情」固有的认识观念开始松动和改变。

 

她在《论反移情》中将分析师的情感反应——即反移情——看成是理解病人和对病人有帮助的工具,另一方面,保拉·海曼提醒道,虽然反移情是治疗师的一种情感体验,但却是「病人的创造物,是病人人格的一部分」,这看似矛盾,但从分析的角度,不难看出这其中隐含的核心点在于,病人始终是分析治疗的主体,而节制态度,是任何分析性治疗的基础。






反移情篇·篇二

中英书院  中间学派微课堂系列:

反移情篇·篇一:情感联结

反移情篇·篇二:保拉·海曼的观点

反移情篇·篇三:分析师的情感反应

反移情篇·篇四:专业态度

反移情篇·篇五:艾拉·夏普的观点

反移情篇·篇六:真实的感受

反移情篇·篇七:分析中的“恨”

设置篇·篇一:设置的意义

设置篇·篇二:设置的功能

历史概览·篇一:独立学派视角下的发展议题

历史概览·篇二:独立学派的假设

历史概览·篇三:独立学派的平衡观点

历史概览·篇四:独立学派的核心信念

早期独立学派·篇一:费尔贝恩的观点

早期独立学派·篇二:巴林特的基本错误假设

早期独立学派·篇三:促进养育性环境

早期独立学派·篇四:原初母性贯注

早期独立学派·篇五:治疗性退行

倾听与解释·篇一:构建一个解释

倾听与解释·篇二:虚假自体的语言

倾听与解释·篇三:容纳空间的形状(一)

倾听与解释·篇四:容纳空间的形状(二)

倾听与解释·篇五:未加思考的领悟

性欲·篇一:俄狄浦斯情节

性欲·篇二:温尼科特关于性欲的观点

性欲·篇三:生本能和死本能

性欲·篇四:案例诠释——聚焦(一)

性欲·篇五:案例诠释——聚焦(二)

性欲·篇六:案例诠释——聚焦(三)

梦和创造性·篇一:梦的功能

梦和创造性·篇二:与梦做工作(一)

梦和创造性·篇三:与梦做工作(二)

梦和创造性·篇四:梦的分享

梦和创造性·篇五:创造性与游戏

梦和创造性·篇六:游戏的意义

过渡性课题篇·篇一:过渡性客体的提出

过渡性课题篇·篇二:过渡空间

过渡性课题篇·篇三:象征的作用

过渡性课题篇·篇四:婴儿幻觉的能力

独处能力篇·篇一:独处能力的发展

独处能力篇·篇二:自我关联性

独处能力篇·篇三:独处的精神分析意义

咨询沟通篇·篇一:分析的位置

咨询沟通篇·篇二:非言语沟通(一)

咨询沟通篇·篇三:非言语沟通(二)

咨询沟通篇·篇四:错过沟通的影响

咨询沟通篇·篇五:沟通的种类

攻击性·篇一:攻击性和爱意

攻击性·篇二:驾驭攻击

攻击性·篇三:婴儿期魔法

攻击性·篇四:在攻击性中存活、发展关切能力与分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