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元:千佛崖

 春雨585 2018-08-26

1、广元自古为入川的重要通道,入蜀要塞,是古苴国故地,三国重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广元在蜀汉时期曾被改为汉寿县,张飞挑灯战马超、诸葛亮设计杀张郃,都发生于此。也是诸葛亮六次北出祁山伐魏的必经通道。

2、广元辖区内的三国遗址遗迹有:姜维城、钟会故垒、关索城、姜维墓、姜维祠、费祎墓、邓艾父子墓、鲍三娘墓、关羽庙、筹笔驿、明月峡、战胜坝、葭萌关、天雄关、白水关、石门关、北雄关、摩天岭、孔明碑等。





3、千佛崖位于广元市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东岸,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古蜀道——金牛古道就在崖下面通过。金牛古道又名石牛道,是二千多年前巴蜀地区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道路。

4、看着坑坑洼洼的金牛道,想象出当年古人开路的艰难与艰辛。感受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不要小看了这条坑坑洼洼的石板路,它是巴蜀与中原交流的重要孔道。可以说它是中国延用时间最长的国道。1936年修通的的川陕公路就是沿金牛道修建的。直到200910月,才将原来经过崖前的川陕公路另辟隧道从山后穿洞而过。如今在千佛崖下还可看到108国道的里程碑。


金牛古道


108国道里程碑


5、千佛崖的大云寺建于北魏晚期,初名柏堂寺。武则天当了皇帝后改称大云寺。大概全国现存的不少大云寺都是源于此吧。现存大云寺佛殿修建于清乾隆十九年。


大云寺


佛殿里的佛造像

6、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

  大云洞居于千佛崖中心位置,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尊,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据说该尊弥勒佛是武则天的化身像,并且刻了这尊弥勒佛立像和后壁龛中二圣——高宗李治、武则天。按中国传统应男左女右,而该二圣的排列是女左男右,佛龛男高女低,这体现出设计者的巧妙构思。

  千佛崖景区修建了完善的栈道步梯,可通达各龛窟参观。


嘉陵江畔千佛崖


循着步梯栈道参观


睡佛龛


牟尼阁


大佛窟


莲花洞


莲花洞


密如蜂巢的石窟








藏佛洞


题刻





大云古洞


大云古洞


韦抗窟(太子左庶子韦抗开凿)



力士金刚


金刚力士






北大佛窟





神龙窟





供养人窟


释迦多宝窟


跨越嘉陵江的高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