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说中元节之日鬼门关大开,你知道中元节的历史吗?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8-08-26

中元节 ,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传说中元节这一天鬼门关大开,地府的亡灵来阳间走亲戚~~;那么你知道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元节的历史。

鬼这个字,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一直是带有很强的封建迷信色彩的,但是我们如果把他当作一种文化来理解的话,其实他是与中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有很多的内涵的。

话说人总是要生老病死的,但是在古代,人们的文化水平和认知程度跟我们现代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有很多事情在当时是没有办法解释的。比如做梦;梦到高山流水,万家灯火,穿梭过去未来...醒来之后,感觉梦境太真实了,人们就认为是自己的精神离开了肉体去游离四方。所以人们就认为,人应该分两部分来组成,精神与肉体。魂为思想,魄为体魄,这就有了魂魄的思想。有的时候梦见了已逝的亲人,像活着一样与自己交谈,也就是托梦。古人就觉么着,人虽然死了,但是魂还存于天地之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魂,就是最初鬼的概念。

那么既然自己的祖先“还在”,那他过得怎么样?是否吃饱穿暖?能不能保佑一下子子孙孙那?于是就有了祭祀。也就有了烧纸、扫墓等仪式,表达一下思念之情。那为什么选在清明、中元、重阳、除夕这种日子呢?这就要从更早说起了;古人很早以前吃饱饭的时候就总结出一个思想,万物皆由阴阳组成;人有温度属阳,鬼冷冰冰属阴。而古人所推算出来的节气,七月阴气初生,十一月最盛,而三月后开始消沉。中国祭祖节日基本都在这个时间段,七月和三月对应的就是中元节和清明节。而七月阴气初始之时,接祖先英灵回家,三月阴气消沉,送祖先鬼魂“回家”。

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后发展为道教,对后世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道教称掌管人类存亡的天、地、水三大要素分别归天官、地官、水官所管制。而三位大神的生日便是上元,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中元七月十五,地官赦罪。下元十月十五,水官救灾。这就是道教中的三元节。道教的这种说法有衍生了很多习俗,如路边烧纸,给亡灵引路。放河灯,为鬼魂照明。道教更一步完善了中元节。而后来佛教的孟兰盆节也在差不多的日子做着差不多的事,渐渐的孟兰盆节就和中元节合体了,到此一个成熟完整的中元节就此诞生。

中元节在中华文化中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比如今天家长还是会提醒你,今天是鬼节,晚上别出门。最后奉劝大家一句,今晚最好不要出门,如果你不听劝非要出门,你会不可思议的发现今晚的街头~~~~

跟平常没啥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