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诊疗方法

 百草先生雏羽 2018-08-2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饱胀、嗳气、隐痛、早饱、烧心、厌食等,属中医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中医诊疗讲究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现阐述如下。

1、中虚不运,健脾为纲

脾胃中虚,运化失职,胃缓无力,排空缓慢,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关键。脾之与胃,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纳一化,相互制约,协调互用。“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二者共同完成后天水谷精微的受纳、运化和滋养肌肉的功能。若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运化无力,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不能荣肌厚胃,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胃缓无力,“下管约不利”,排空缓慢,常见胃脘痞满,食后加重,纳食减少,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脉虚细或濡细诸证。治宣健脾为纲,理气消痞。可使用具有健脾行气功效的摩罗丹。

2、滞而不行,疏肝为要

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壅滞不行。而滞之所成,不外乎“气滞、湿阻、食积、火郁、血瘀”。因脾胃气运常赖肝木疏泄,若肝失条达,则脾胃纳化失常,导致木郁土壅,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等。证见:痞满胀痛,时作时止,常因情志不畅或饱食而发作,嗳气纳减,肠鸣便溏,舌苔薄腻,脉弦等。治宜疏肝消痞,行气导滞,投经验方舒肝和胃汤化裁。治疗时应以健脾行气、化瘀止痛的药物为主,如中成药摩罗丹。

3、寒热错杂,和胃降逆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绵长,若迁延失治,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清浊相混,终致胃热脾寒。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胃中寒热夹杂,无以适从,导致胃肠蠕动逆乱,不降反逆,而见胃脘闷胀,心中懊恼,嘈杂不舒,饥时脘痛,饭后饱胀,口苦口粘,纳减,大便不爽,舌苔薄腻,脉搏弦滑,治宜协调寒热,和胃降逆,以摩罗丹方可治疗。

4、涩滞谷道,滋阴润下

年迈阴亏,或久病气阴两虚,食道、胃、肠津液枯少,胃络失养,饮食水谷难以腐熟运化。即所谓“釜中乏水,则难以为炊”。而胃液枯涸,谷道涩滞,水谷不润,难以下行,则“无水舟停”,“不通则痛”。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痞满不舒,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烦热干呕,纳减便结,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数等证。

以上是中医的角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观点。在治疗上因对症治疗,合理用药,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治疗功能性疾病的优势,调节胃肠道功能,改善胃内环境,促进胃肠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