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检查、督促学生建好三个本

 流沙河 2018-08-27
检查、督促学生建好三个本 - 静夜思 - 静夜思的教育教学博客

 第一,错题本建立及应用
1.建立建错题本的目的
(1)阶段性、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2)在重要考试中尽可能消灭以前的错题。
(3)在不断消灭错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信。
2.何谓错题?
(1)错题是自己会做,但没有做出、或做得不全的题目。
(2)一定是在正式考试中出现的错题。
(3)虽然会做,但在远远超出考试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得分的题目,不应该算作错题,应该是难题。要注意:难题不是错题,一定要把难题从错题本中清除出去。
3.对待错题的三种态度:
(1)痛心疾首,悔过不已。答案在头脑中已经反复过了几遍,并经常回忆、总结自己在考场上为什么没有找到答案。
(2)解决错题的办法是利用老师给的答案,这才知道了该题该怎样做。
(3)无动于衷,习以为常。
显然,我们希望的是第一种态度。
4.建错题本的基本步骤
内容:
考试时间、题号、对试题的概括、考试时的出错状态(总结成出错的原因)、评析感悟等。具体地:
(1)记录“对试题的概括”目的是形成后期对试题的提醒,而且一般来讲学生总结出的内容往往是自己出错的关键之处。
(2)一定要准确记录当时的出错状态,为便于以后的回忆和有效的使用,应该自己创造出一套符号代表各类错误。
要求:
(1)考试的当天就要进行总结,建起流水帐
(2)关于答案,建议尽可能不记答案,因为你对你犯的错误应该是刻骨铭心的,答案已经在你的头脑里了。实在需要记,要记在背面或不容易一下子看到的地方,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
(3)对自己而言过难的题目,可以放到另外的“难题本”上,可以将试题的答案写在背面。
要注意:
错题本绝不是纠错本,而是告诫学生今后不犯此类错误。
5.错题本的应用
第一:在自己的记忆周期的临界点分析错题本
(1)记忆周期就是自己快忘还没有忘的时候。由于记忆周期的长短涉及的因素很多,在操作中可以自行规定时间,如7天、10天、下次考试前等。
(2)此时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点:
①明确自己对该题的态度,如:该题的难度是否适合你,是否应该花大力气去解决它,还是可以暂时放弃它。
②形成自己对该题的最佳解法,以及最佳解题途径。
第二:在重要考试前进行分类总结。
(1)分类的标准有两个:
其一:按知识内容分类
其二:按出错的原因进行分类
(2)分析答案,进一步完善自己对该题的最佳解法
6.注意事项
(1)贵在坚持
(2)必须当天及时记录,样式参见相关介绍,也可自行设计。
(3)要在考前消灭错题
(4)对错题归类,形成自己的最佳答案。
7.高考前四、五月份进一步发挥错题本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错题整理和错题本建设,考生到此时应该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错题,同时经过反复解决,很多错题已经被消灭了。此时到了充分发挥错题本功效的最后阶段,要求考生:
(1)全面过一遍错题本,标出可能还有欠缺的错题。
(2)根据各学科的不同,按照知识块、题型、能力要求将错题进行归类。如语文、英语可按题型归类;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可按知识块归类,适当补充重要知识点;数学、物理可按题型和能力要求归类。
8.归类分析要注意:
(1)分析时重点解决上述欠缺的题目,给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答案。
(2)水平不是太高的考生只需按知识块归类分析即可。
(3)此轮分析后,应该形成自己的、最有价值的错题汇总,供自主复习阶段使用。
 
第二,好题本的建立及应用
1.建好题本的作用
(1)进一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不断翻阅、重复好题本上的好题,进一步提升解题能力。
(3)好题本上的内容一般是自己未来的最佳增分点,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提高成绩。
(4)好题往往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利用好题形成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
2.好题的标准
(1)难度适合自己的水平
(2)解题后有收获、有感悟
(3)符合高考的命题思路
(4)还可包括典型试题、创新性试题等,但要注意:好题不等于难题。
3.如何建立好题本
(1)分类编排。可按按知识内容(《考试大纲》的知识体系)、高考题型进行分类。
(2)将好题的多种解法、收获感悟、和高考题的关联、多方面的变化等内容记录在好题本上。具体地:
第一,优秀试题,即:有代表性的试题;对自己有很大启发的试题;自己较难掌握的试题;解法很有意义的试题。
对每一题应给出:试题正文、评分标准、考核要点、标准解法、优秀解法、失误分析、批注总结。
对作文题,应积累自己的文集:通过认识生活,激起思想的火花;捕捉生活中有意义成分的内容;重点思考、认识当前生活的重点、热点问题;归纳、整理所见、所闻,并进行相应议论;有意识地进行各种文体的训练。要注意:文章不怕小,关键要有话可说,不是记流水帐。写什么是源,怎么写是流,导流要开源。
第二,优秀解法,即:自己认为有创意的解法;适合自己思维的解法;有典型性的解法;适合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例题给出的重要方法。
进一步总结:各种题型的典型解法;各种知识点的典型解法
第三,总结高考命题规律。考试的成败,关键要靠知识功底,但应试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从后一种意义上说,对高考出题的摸索也就并非可有可无了。找几套近年的高考试题,对题型、内容、标准答案细细分析几遍,无疑是有好处的。一则,它可指导学生的复习方向,使学生少走弯路;二则,标准答案可成为学生以后答题的蓝本,尤其是问答、史料分析等文字题。有些同学怕丢要点或不会抓要点,总是答得满页纸都是,很多解答上一大段也是得不了几分,还影响答题速度。因此,平时做题就要注意伴着标准答案的路子来,及早培养答题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能力,无疑对高考应试是极为有利。
4.如何使用好题本
(1)阶段性地定期翻阅,要养成习惯。
(2)带着欣赏的眼光看自己当时对好题的处理。
(3)将该题和高考题尽可能联系起来分析。
(4)将相关好题加以归类。
(5)适当拓展、变化,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5.注意事项
(1)好题本要随时随地地补充内容,好题的数量不要多,过犹不及,每天各科总共2~4道足矣。
(2)要经常翻阅,再一次重复解题过程,加深印象。还要随时补充、完善相关内容,如自己的新的感悟、对题目的拓展等。
(3)对重要的、典型的试题要做重点分析。
(4)利用好题本,稳定情绪,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仍然在继续提高的状态,避免松懈,至少确保成绩不下降。
 
第三,技巧本的建立及应用
技巧本要求单独设立,各科混排。具体可分三类:
1.学习方法类。如上课记笔记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反思整理的方法、比较联系的方法等等。同学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练习相关的学习方法,最后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效率最高的方法。
2.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提高类
为提高学习效率、解题效率,我们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以及我们自身的实际,使用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如:英语的完型填空比较难,解答该题型需要以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基础的。完型填空充满了辨析和推理,因此提高对词语的辨析能力、锻炼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是得分的关键。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如先从10个空的练习入手,最后再做15个,最后达到高考要求的20个空。
3.纯考试技巧类
这类技巧包括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也包括依据各学科的特点总结出的相关技巧,如选择题的快速求解方法:
数学及理科:数形结合、大胆估算、触及问题的本质、多角度思考等。
语文、英语:确认、辨析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快速阅读的能力等。
文科:迅速提炼观点的能力。
技巧本在专家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成功考生谈学习等活动中得到充实和积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去尝试、体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