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懒得动的吃货,颜值倒是意外的高

 alayavijnana 2018-08-27

黑足鲍Haliotis iris),来自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如果你已在餐桌上邂逅过它,想必那宽大黝黑的腹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知道吗,为了来到你面前,它们跨越赤道,至少跋涉了11000公里。为了报答这份珍贵的情谊,我们或许应该对它多一些口感之外的了解。

黑足鲍的贝壳。图片:Eddie Hardy / gastropods.com

慵懒的吃货

南太平洋的美丽岛国新西兰,是黑足鲍的故乡。和同样分布在新西兰的黄足鲍H. australis相比,黑足鲍算得上是非常懒的吃货了。

黑足鲍常在岸边取食由海流和潮汐带来的海藻,而且似乎并不挑食,它们并不怎么挪窝,海流会源源不断地带来海藻。而黄足鲍则似乎对吃要有追求一些,它们会更加积极地寻找附着在岩石上的海藻。

黑足鲍并不怎么挪窝的进食策略让我想到了这只树懒。图片:lckubo / youtube

尽管黑足鲍不怎么爱挪窝,但它们也并非在海岸边随意分布,而是存在着相对泾渭分明的界限——壳长小于70mm的幼体倾向选择中潮带的石缝或石块下的“儿童乐园”,而成体则倾向于选择低潮带的“成人世界”

这样的选择与黑足鲍对光的反应有关。当个体较小时,它们通常体现出避光性,这使得它们会寻找躲避处,避免被捕食;稍大些的个体则对光不怎么敏感。黑足鲍,也深谙蛰伏之道

野生环境下的成体黑足鲍。图片:New Zealand Marine Studies Centre

黑足鲍的成长不仅意味着它们要踏入位于低潮带的“成人世界”,也意味着它们需要担负起繁殖的重任。它们大约在4龄、壳长约60mm时达到性成熟。

夏末秋初是它们繁殖的季节。成熟的雌鲍与雄鲍排出配子,在海水中完成受精、孵化。刚刚孵化出的幼体是在水中漂浮生活的,如果它们足够幸运没有被洋流冲散,也未被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捕食者吃掉,那么大约经过三天,它们就可以发育成底栖生活的稚鲍了。它们将在浅海的岩礁质海底继续生活,并茁壮生长。

最美的鲍

黑足鲍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鲍,然而你可能觉得怎么看它们都是一副相貌平平的样子。不急,它的美丽只是藏了起来,让我们一道去好好发掘一番。

如果你跟鲍鱼打过交道,你或许知道鲍鱼身体由一个宽大的贝壳和贝壳下的躯体组成。躯体之中,肌肉质腹足占据了大部分体积,这也是我们最主要的食用部分。翻开它们宽大的腹足,我们便可以见到充满珍珠光泽的壳内面,这便是鲍鱼的珍珠层

鲍鱼的腹足。图片:geminiconnect.com

我们通常能见到的食用鲍鱼是皱纹盘鲍H. discus和杂色鲍H. diversicolor,它们珍珠层的光泽已经十分耀眼,但和黑足鲍比起来,还是逊色太多了。<戳这里复习皱纹盘鲍>

上:皱纹盘鲍的贝壳;下:杂色鲍的贝壳。图片:H. Zell / Wikimedia

黑足鲍的壳内面通常为蓝、红和绿等多种色彩交错,就如彩虹一般。它们的种本名iris在希腊语中是彩虹的意思,就是为了描述它们绚丽多彩的贝壳。

黑足鲍的贝壳。图片:H. Zell / Wikimedia

如果只以壳内面的彩虹色泽评选上最漂亮的鲍,恐怕有些难以服众。让我们继续发掘黑足鲍的美丽,不过这次恐怕要多从表面下些功夫。

黑足鲍的外壳常常呈红褐色,这是为了使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的保护色。如果将这层外衣打磨去,它们美丽的一面才会真正显露出来,经打磨后的黑足鲍壳呈现出蓝绿色的金属色泽。如果说壳内面的蓝、红和绿等交替的珍珠光泽像是彩虹的颜色,那么经过打磨的壳面,则像极了充满神秘和未知的宇宙。

经打磨的黑足鲍贝壳。图片:J J Richards

获取美丽的代价

要说最熟悉黑足鲍的,肯定要属与它们一同生活了上千年的毛利人了。毛利人不仅会食用黑足鲍的肉,还会将其壳制成工艺品。在毛利人的木雕中,常常用黑足鲍的壳做成雕像的眼睛。他们相信,这些如同星空一般绚丽的贝壳,代表着祖先在夜空中向下凝视的双眼

毛利人的雕塑。图片:JShook / wikimedia;Barni1 / pixabay

此外,一些当代的新西兰珠宝商还会利用黑足鲍的壳制作胸针、项链、耳环、手镯、护身符、手镯、吊坠、戒指等现代首饰

黑足鲍壳(左)与珍珠(右)制作的首饰。图片:mak3gifts.com.au;rebrn.com

黑足鲍美丽的贝壳赋予了它食用之外的价值,然而这种美丽,有时也意味着危险。作为鲍属中体型较大的一种鲍,它们生长并不迅速。因此,为了平衡黑足鲍的种群数量与人类利用之间的矛盾,新西兰政府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定:黑足鲍仅能采用自由潜水(不携带水下供气设备,仅以单一呼吸和屏息进行的潜水活动)的方式捕捞。

不仅如此,新西兰政府对黑足鲍的捕捞规格也做了限制:黑足鲍的可捕规格为125mm,每人每天配额只有10只。要达到这个规格,黑足鲍至少需要7、8年。

一些捕捞者会带上一小瓶氧气以备急需,如果上岸时氧气完好无损,这样的情况并不算违反相关法律。图片:Ken Bailey / californiaoutdoorsqas.com

这一规定看似严苛,但在早前,人类捕捞鲍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最早关于鲍鱼的渔业记录是公元425年的日本,一位叫做Osahi的潜水者便已利用自由潜水捕捞鲍鱼,同时记录的还有潜水作业的风险。425年9月12日,Osahi进行潜水捕捞鲍鱼,他唯一的保护措施就是绑在手腕上的绳子。这一次Osahi下潜的时间似乎有些长,船上的同伴发现事情不对,急忙将他从水下拉出,可是为时已晚。Osahi已经离开了,但他的手还保持捧着的姿势。在他手中,是一只巨大的鲍。

早期捕捞,那根绑在手腕上、同时牵在同伴手中的绳子,就是生命线。图片:cdlib.org

得益于当今便利的国际贸易,黑足鲍、大西洋胸棘鲷/长寿鱼(Hoplostethus atlanticus)、拉氏南美南极鱼/南极冰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巴西真鲳/阿根廷斑点鲳(Stromateus brasiliensis)等等,这些我们本不易企及的异域风物,现今已越来越多地在餐桌上与我们邂逅。

大西洋胸棘鲷、拉氏南美南极鱼,以及18800公里之外的巴西真鲳。图片:SeaFIC & INIDEP & Vaske Jr., T. / Fishbase

当我们与它们相遇,除了品尝那些生长地独特物候为它们积攒的风味外,那些远道而来的故事,又何尝不是一道美味呢?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4年的第239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Sundayhao


日历娘の广告时间

想拥有的好看的贝壳

不一定非得去海边挑挑拣拣~

一卷博物学家的胶带,你就能拥有

各式各样好看的贝壳

贴在本子上

复古感十足

进口材质和纸

反复粘贴不留胶

同款还有蘑菇水母胶带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