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磁二元论和一元论的历史简要

 物理网文 2018-08-27

 电磁一元论的历史比较短,H.C.Oersted先生在1820721日发表了《关于磁针上电碰撞效应的实验》,1864J.C.Maxwell先生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为确立电磁一元论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1892H.A.Lorentz先生发表了《Maxwell电磁学理论及其对运动物体的应用》一文,创立了电子论的基础。J.J.Thomson先生在1892 年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证实了Lorentz先生的电子假说。1927G.E.Uhlenbeck先生和S.Goudsmit先生发现了电子自旋,随即磁本质被诠释为电子自旋。1928P.A.M.Dirac先生创立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同年W.Heisenberg先生以1927Heithler先生和London先生提出的电子波交换作用能为出发点创建局域电子自发磁化理论模型。1936F.Bloch先生开创了自旋波理论。1951C.Herring等人提出了无规近似方法,创立了RPA理论。1973T.Moriga等提出了比RPA理论更进一步的自洽的重整化的SCR理论。至此, 电磁一元论取得了绝对优势的统治地位。

 

 

电磁二元论要比电磁一元论源远流长。早在1780C.A.Coulomb先生就断言电与磁是完全不同的实体,并在1787年的《论电和磁》的论文中发表了静磁作用和静电作用两个形式相同的数学定律。 而电磁二元论关于磁荷模型历来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第一种是磁单极子(北磁子或南磁子)模型,由Coulomb先生于1787年正式提出来。但是,由于这种模型不能解答为何一个条形磁棒不论碎成多少段,每一段均还能保持南北两极,便被他抛弃了,转而选择了磁偶极子模型。1843W.E.Weber先生发表《单极感应和磁流体存在假说》一文。1931Dirac 先生提出了磁单极子的量子假说。1974年以来发展起来的M理论, 再次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性。19825月,Blas Cabrera先生宣布他用20cm直径的超导线圈和超导量子干涉仪组成的磁强针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磁单极子的事例。这一事件促使IBM实验小组,神户大学实验小组,Tokyo,BolognaKamioka等实验小组做了大量相同和相似的观测实验,最终一概否定了Cabrera等人的实验结果。

 

第二种则是磁偶极子(磁双极子或最小磁针)模型,也是由Coulomb先生于1787年提出。尤其是1961B.DeaverW.Fairbank 这两位先生在纯锡管状样品的冻结磁通的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化的磁通量──即磁通量子Φ0。促使笔者认为Φ0正是磁偶极子模型的基元,我们称它为“磁子”——即最小磁针或最小磁荷,并认为只有建立在这种最小磁偶极子基础上的一切相关的唯象的或量子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磁-电学理论。实验上确认的量子化的磁通量Φ0的存在性,宣告了电磁二元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同时,也宣判了磁单极子假想模型的死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70617d010007fi.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