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必须要运用到真正的功德当中

 圆二书斋 2018-08-27

善必须要运用到真正的功德当中 来自囊加果园 09:45

弟子:……,我经历了很多很多事,遭遇了这些逆缘……


上师以后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个因果的规律。

 

弟子:对。

 

上师:就像我们平常喝水,现前你拥有了一杯水,你可能在喝水,但要记住,必须要不停地往里面加水,决定不要“忘了加水”时时要铭记这一点不要光想到喝水。要记住,有一天(会变化),现在你可能有一杯水,但是决定有一天你会喝完这杯水,到时候再去寻找水,就很困难了。


最佳的方式是,在喝水的同时,知道要往杯子里面加水,让杯子里的水永远不要喝完,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自己都有水喝。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样的情景之下都有水喝,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停的”往杯子里面加水

 

如今这个时代,很多很多人做什么什么事情,做到一定的时候就不顺利了,原因是什么呢?相信前面的很多事情都很顺利,但顺利的时候,他把其他什么都忘了,认为自己一辈子都是这样(顺利)!但有时候真不是这样。佛经当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宿世的善因。一旦这个善因消尽了,决定会走下坡路,很多很多人都是这样

人最大的毛病在何处呢?前面一切顺利的时候,他什么都忘记了,他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伟大的人。好像“一切都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创造的”;好像“没有什么因果循环”一般;好像“没有所谓的福报在左右着自己”一般;他认为一切都是凭借了自己的努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不通了),他们的智慧越来越在增上,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为什么会走下坡路呢?若要是光从实有的角度当中看,就是从能看见能感觉到的方面去说,应该是越来越好。但不是这样。

 

前面智慧也不是很充足,经验也不是很好,他做得很好。后面经验、智慧越来越增长的时候,诶,他做得反而更糟糕了,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前后缺了一个福报。

 

前面在从事事业的过程当中一切顺利,一切在享受过程当中。就好比像你不停的在喝杯子里的水,对,在喝水过程当中,你决定没有感觉到一丝毫之痛苦,原因是什么?渴的时候就喝水啊。但是,他没有想到“水有喝完的时候”,当时,他忘记了往杯子里面加水。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今生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宿世的善业和善因。这充分地告诫了我们,今天我们在享受这些快乐的同时,还需要更加去创造善,要多多做善,不要让这个善减下去,也不要让这个善少下去,善要越来越增上。


要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无论在世间当中从事什么样的事情,都会日日增上。但很多很多人都不是这样,往昔我也见到很多人都这样(走下坡路的)。那这样一来,我们还是要多从事一些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像你刚刚所说的(逆缘,也是宿世因缘造成的)。无论是什么事情,我们佛教都讲解是宿世的因缘造成的,前世造什么样的因,今生就会受什么样的果。无论是善果还是恶果,都来自于宿世的因。今天想改变一切,平常应该做善行要多一点,要多从事一点善行,多修修法。


今天我们说,我们信仰佛教是为了寻求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了让自己今生所有的一切做得更好、过得更好,好的,感觉更好!这就是我们当前信仰佛教的目的。

 

当然,我们不是仅仅追求今天要得到什么,在寻求生生世世获得快乐的同时,今生也在创造之中。就应该这样,应该这样。那平常要多行一些善。


弟子:捐寺庙等等那些都在做,但是这些还是做得不够。


上师:但还有一点,比如做的过程当中,为什么说,还需要多去行善。善,不仅仅是表面当中做了一件善行,善必须要运用到真正的功德当中。但这个不是凭借表面上做一两件善事,不是做个善的形象就叫善。


像历代传承祖师有这么一句话:“善不以善的标准去做;善反而会让我们遭受痛苦”,什么意思呢?就是若不知道怎么去行善,光是表面上做个善的形象,这不叫行善。当然,表面上你真的做了一些善事。

这两年我到北京遇到过一些艺人,我们都知道北京的艺人最多。平常我们在接触过程当中,很多人都会说:“我今生也是一个善人,我也捐了很多很多钱,那个地方的希望小学是我建立的;那个地方的学校我是怎么怎么做的”。挺好,非常好。我平常也在赞叹他们的行为。


但是,同时我也在给他们讲解一个道理,他们所谓的这个“善”,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为了谋取更多利益,是谋取更多利益的手段。很多艺人做一些善事,让天下所有人都要知道,这是他做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发心已经偏了。他做这件善事,就是让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个善人”,以后他在做事业的过程当中,人们会多多支持他。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以后得到更多的利益。

 

对的,对这个贫穷山区的小孩子们来说,他是做了善,已经很赞叹了。但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这不叫善。善,在于他的发心。

 

我们说,在从事一切善行的同时,还要多学习一些佛教道理,为什么呢?因为佛教所讲解的是“无私的奉献”,但这个并不能一瞬间做到。以后,我们能往这方面多发展一些意义非常广大,因为功德会更大。毕竟我们现在信与不信,总之都知道,在拥有一切条件的前提之下,还有一个无形的力量左右着我们。

 

我们先举个例子,你老公在做生意的过程当中,我相信他付出了所有的一切,包括今天晚上睡不了觉也要去工作,包括这一段时间有多么累也要去工作。所以说,他已经把所有的一切精力都运用到生意上面,这没得说的。

 

但是为何“有时候还是做得不是很好”呢?我们只能说,还有一个无形的力量左右着我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运气好与坏、福报大与小。这不是凭借“我们自己今天怎么做就怎么”的。

 

平常,你们在生活当中会遇到这样的事,今天一个大公司要招聘五个人,待遇等等多方面都很好。这时候来了千千万万个人,里面可能有智慧很高的人,或者有平常经验丰富的人,但有时候他不一定就会应聘上。有些人多方面条件也不是很好,但他就应聘上了。

 

你说凭借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你的,但为什么人家应聘上了呢?因为还要讲一个福报,他的运气好啊。也就是说,除了他自己现有的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无形的力量,就是他的福报大。这没得说的,我们不得不去信任。所以说,以后我们多去了解一些这样的道理,我想意义非常广大。


现前世间人认为,只要我做了一件善事,不管是什么,都叫做善。不是。有些善可能就是恶,原因是什么呢?你的发心本身就不清净啊,心里想的不清净,可能心里想的事比世间还更毒。我们佛教所讲解的不是形式。


比如历代高僧大德,无论是汉地还是藏地,和一个房地产的老板对比的话,从表面上做出来的贡献可能没有多少。房地产的老板多多少少在不同的城市当中建筑了那么多的房子,历代高僧大德为后一代留下的可能就是一座寺院、两座寺院,也很稀少,决定和一个房地产的老板比不上。


世俗的显现上,从社会的利益来说,一个高僧大德决定比不过一位房地产的老板,也比不过一个正在从事不同事业的老板。因为不同事业的人对社会的利益也很大,比如做包子的一个老板,今天他可以让更多人早上不需要自己做饭,都能吃上包子,但我想高僧大德,在现有眼前看得见的,也没看见哪一个人在卖包子。

 

所以说,我们佛教所提倡的是心为善,平常往这方面多去做一些挺好。这些都是理论,从某种角度来说好像很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