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韵格(3)渔歌子

 七星钓客 2018-08-28

3、渔歌子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入“黄钟宫”,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五句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此调始自唐朝诗人张志和词,最早见于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双调者始自《花间集》。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诗人用过此调。和凝词名《渔父》,徐积词名《渔父乐》。“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此词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

【定格】单调廿七字,五句四平韵。                     【例词】渔歌子  [唐]张志和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西塞山[1]前白鹭[2]飞,桃花流水[3]鳜鱼[4]肥。
   『平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青箬笠[5],绿蓑衣[6],斜风细雨不须归[7]。

词谱中『』表示宜对仗或对偶;字外加括号者为“本仄可平”,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词句注释】[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

[2]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鳜(guì)鱼:江南又称桂鱼,有些地区称“花鲫鱼”,体侧扁,性凶猛,生活在淡水中,肉质鲜美,十分可口。

[5]箬笠(ruò lì):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为雨具,又称斗笠。箬是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

[6]蓑(suō)衣: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像衣服一样能披在身上用以遮风挡雨的雨具。

[7]归:在文中是指回家,字面解释为回。

【别格】单调廿七字,五句四平韵。                    【例词】渔歌子  [唐]张志和

中平中仄仄平(韵),中仄平平仄仄(韵)。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平仄仄,仄平(韵)』,中仄平平仄仄(韵)。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注】1、别格《渔歌子》的主韵律统一是“仄仄平”单平入韵,句号结尾(定格是“仄平平”双平入韵)。2、第一、四句统一是双平促韵,虽然入韵,但以逗号结尾。

3、常用体主要问题:促韵的第一、四句句型不统一,是单/双平混合入韵,没有标准体整齐划一。

【双调】双调五十字,前后片各六句、四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例词】渔歌子 贰首 [唐]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  九疑山,三湘水[2],芦花时节秋风起。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1]初罢。    |  水云间,山月里,棹水穿云游戏。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  鼓青琴,倾绿蚁[3],扁舟自得逍遥志。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  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

【词句注释】[1]纶:较粗之丝线,常指钓丝。

[2]九疑湘水:传说二妃于舜崩后溯潇水寻之,不获,哭死湘水间,洒泪而成斑竹。

[3]绿蚁:酒面绿泡,亦代指酒。亦作“渌()蚁”,酒的别称。渌,同“”。

渔歌子  [五代宋初]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日月。

词义注释:霅水:水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的一条河流。霅(zhá),形容水流激荡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