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时间】第0899期:肝包膜下及后腹膜结核瘤

 影像吧 2018-08-28


肝包膜下及后腹膜结核瘤

【病史摘要】

女,23岁。上腹部不适3个月。无肝炎病史,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正常。胸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外周血白细胞8×109/L。






【影像表现】

CT平扫(图A)示肝左外叶及包膜下见一卵圆形低密度影,突向肝外生长,边界清楚。增强动脉 期、门脉期(图B、图C)病灶边缘轻度强化,内部可见坏死区,相邻肝左叶部分实质呈片状低密度改变,边缘模糊,延迟期(图D)见环样强化。局部肝包膜增厚,肝周间隙见少量积液。下腔静脉右前方亦见一类圆形结节影(图E为平扫、图F为增强),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影,边缘环状强化,相邻肠系膜血管受压,向前内稍移位。

【影像征象分析】

本例特点如下:两个病灶,肝左外叶及包膜下结节和腹膜后结节,伴坏死区及钙化,轻中度血供,均有环状延迟强化,可以用“一元论”解释,并提示非肿瘤性病灶可能性大。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变需鉴别诊断。

1.转移瘤典型者有“牛眼征”“靶征”,多发,常可发现原发灶。考虑到该患者年轻,病灶坏死、钙化明显,基本可除外转移。

2.炎性假瘤多位于肝实质内,肝包膜下及腹膜后少见,形态多不规则,且多无明显坏死及钙化征象,典型者多呈分隔状、内缘棘状突起状或中心核心样强化。本例虽无上述典型强化形态,但静脉期、延迟期环状延迟强化,符合炎性病变表现,故不能完全排除非典型部位的炎性肉芽肿。

3.结核肝内结核较少见,肝包膜下及后腹膜结核更少见。但本例病灶形态特点却可用结核球来解释,即坏死、钙化、肝左叶受累、肝包膜增厚伴少量积液。

4.多发脓肿肝脓肿形成后多数有明显的境界和较厚的壁,脓肿外周可有明显的水肿带,可形成典型的“靶征”,增强后脓肿壁中度强化并延迟强化,少有钙化。肝包膜下及腹膜后脓肿也以厚壁和周围炎性渗出为特点,一般少有钙化。临床有高热、血象显著升高等特征表现。本例不支持典型脓肿的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肝包膜下、左外叶及后腹膜多发病灶,考虑感染性病变①结核;②炎性假瘤。

【最后诊断】

手术所见:肝左叶包膜下见灰黄色类圆形结节影,边界清楚,质韧,相邻左叶明显受压。后腹膜见一枚类似性质结节。

病理:镜检见结核结节,由类上皮细胞及朗格汉斯巨细胞构成,并可见大片干酪样坏死组织。病理诊断为肝包膜下及腹膜后结核瘤。

【讨论及误诊分析】

由于肝具有丰富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强大的再生修复能力,胆汁又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肝血流丰富且含有大量脂肪酸,结核杆菌一般不易积聚生长,只有当功能免疫力减低时才可能发生肝结核病。故肝结核属少见病。肝结核好发于青壮年,多数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全身症状可有低热、盗汗、右季肋部不适。常伴肺结核史。肝结核一般分为浆膜型、实质型、混合型。浆膜型病理上指肝包膜发生粟粒性结核灶或包膜增生肥厚。感染途径:①血行播散至肝;②消化道结核经门脉系统入肝;③少数腹腔结核经淋巴系统播散至肝;④横膈有通道,肺结核可经通道蔓延至肝。

浆膜型肝结核多为肝包膜区单发病灶,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肝包膜增厚,局限性的梭形或聚集的多个结节样低密度灶,结核愈合期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环形、多环状强化,病灶中央为囊变或坏死密度减低区。邻近组织改变有,病灶邻近肝包膜增厚,常伴壁腹膜增厚及膈肌的增厚,可在腹壁或腹腔里形成包块。病灶外周可见少量渗出性液体密度。腹腔及后腹膜淋巴结可轻度肿大。由于肝浆膜型结核周围肝组织淤胆水样变性,血流慢,强化延时,故在延迟期上壁有增厚、病灶有缩小的感觉。

本例病灶基本符合上述特点,正确诊断的关键在于术前的诊断思路中要能想到此少见病。另外,CT和MRI可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CT显示钙化敏感,MRI可反映干酪坏死灶,表现为T1WI、T2WI 均呈等低信号,而其他病灶在T2WI上大多为高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