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滞瘀腹疼案

 循天园 2018-08-28

 李某,女,38岁,2017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述不善言谈,常因小事易郁怒。近一个月来发现上腹有一较硬肿块,触之疼痛。五天前曾发烧,尿色红,经治疗热退,尿变淡黄,前天心前区突发剧痛,难以忍受,疼时向脊背放射,约1小时疼痛缓解,如此发作,1日3次,缓解后全身不适,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大便溏,每日1次,今日来诊途中,疼痛复作,较前2天发作为重,疼时呕吐黄色酸水。脉沉弦无力,舌质红、苔薄白而腻。体温36.1,痛苦面容,两眼窝轻度下陷。腹部平软,肝下界在右肋下三横指处可触及,质较硬。剑突下突起,边界不清,拒按,脐右上方有一边界不清之包块,固定,压疼明显,肠鸣音存在。

 诊断:(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型)腹痛。

 治则:舒肝活瘀,理血行气。

 方药:当归12g,白芍15g,五灵脂10g,制郁金10g,焦山楂20g,鸡内金10g,青皮10g,香附12g,藿香10g,广木香3g,半夏10g,厚朴10g,川楝子10g,砂仁10g。3剂。每剂3煎,分3次服,早中晚饭前各服1次。

 二诊:上药连服3剂疼止,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但大便仍溏,每日1次,治疗以原方去当归、青皮、川楝子。加谷芽12g,茯苓12g,陈皮10g。连服9剂,全身症状和腹部肿块消失,触及无疼感,食欲增加,大便正常,追访2个月未见复发。

 患者素有情志不畅,而致肝气郁结,未得到彻底治疗,延续数月不愈,则为肝血瘀滞,造成肝大而为积,当归、白芍活血以行血中之滞,并可畅行血脉之生机,川楝子、五灵脂、郁金以调肝脾活瘀止疼,使瘀散血通,肿消;青皮、川朴、木香、香附以行气理血而止疼,使气行、血活、瘀通、结散而肿块消。焦山楂、鸡内金、谷芽化积滞,健脾胃,助疏肝理气之力。茯苓、藿香、半夏、砂仁化湿浊以启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