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说八道弄翻了《易经》之感叹

 善同德 2018-08-28
胡说八道弄翻了《易经》之感叹

          胡说八道弄翻了《易经》之感叹
六十四卦胡说完了,掩卷沉思,感叹《易经》简短的文字包含无穷的哲理,以此之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以此之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因此《易经》被誉为中国的《圣经》,其内涵具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广大涵盖。由此衍生出了各个门类对《易经》的应用。 
    《易经》与道教:《易经》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为“三玄之一”。(三玄即周易(易经),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真经)。
《易经》与儒家:《易经》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
《易经》与中医:《易经》的阴阳平衡,内外协调被中医广泛挖掘,相生相克,养与治(七分养三分治)、潜移默化等等,都是中医所崇尚的理论。
《易经》与文字:中国文字首先是结构讲求平衡对称,其次是音、意合用,象形、会意、形声使人们认识理解起来变的容易。这些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其理论依据。将汉字演变为书法艺术就是局部与整体的一种协调美。
《易经》与数术: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这个演变充分反应了古人的数学理论。
《易经》与天文:《尚书正义》云:四时节气,弦望晦朔,不得先天时,不得后天时。四时、时各九十日有余;分为八节,各四十五日有余也。节气者,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四时分之,均分为十二月,则月各得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以初为节气,半为中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也。计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强半也。以月初为朔,月尽为晦,当月之中曰月望,故以月半为望。望去晦朔皆不满十五日也。又半此望去晦朔之数,名之日弦。弦者言其月光正半如弓弦也。晦者,月尽无月,言其暗也。朔者,苏也,言月死而更苏也。此段文字足以看出古人以运动变化而推演出一年的各个时段,类似的推演还有很多,不赘述。
《易经》与风水:所谓风水就是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种赏心的内在感受,一种悦目的感观视觉,这里面就包含着地形、地势、地貌、视野、日照、水源等诸多因素的搭配,在《易经》中就是属于相生相克、阴阳协调的学问。
《易经》与预测:所谓的预测其实是在了解其内在规律及性质后,对其发展方向的必然性以及受当时外界因素影响,而会发生变化的各种可能性的判断。当你不知道、不了解时,智慧者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对其方向就有了大致的判断,这时的你就会认为神奇,不可思议,于是将你无法明白、解释的现象冠之于测算。
《易经》与测字:现今的公司取名,孩子取名等都是利用了《易经》的阴阳平衡,相生相克与中国汉字的基本含意以及引申意义相结合而选择其美好吉祥的含意的组合。单独的测字则是根据字的各个部位的含意以及整体含意,再结合所在环境等因素相互联系,利用心理学加模糊概念的一种游戏。这中间离不开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把握,看似预测,其实就是一种事物按规律发展必然的可能性。
……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审人之善恶,察事之幽明,易理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总之在完全理解了《易经》的内涵之后,从运动的主题入手,以量变促成质变,以微观展现宏观,以主体带动次体,阴阳平衡,刚柔相济,从哲学、美学、艺术的角度去审视、去营造,那么一切都会达到完美、和谐,这就是《易经》的总体原则。也是几千年来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易经》一直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始!变易、不易、简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